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250109)
摘要:按国际惯例,18周岁以下均属于儿科治疗范围,而按我国儿科学教科书定义,治疗范围是14周岁以下儿童。从出生到儿童期结束,是儿童机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时期,特别容易患各种疾病。儿童患病大多为以下几种:如感冒,发热,腹泻,咳嗽等。适当了解一些用药方法,症状轻时在家里用药治疗。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本文只提供儿童期家庭治疗的一些方法,仅供家长参考,选择。
关键词:儿童常见病;合理用药;家庭护理;
一、儿童生理病理特点
儿童与成年人在生理、病理方面有很大差别,儿童的各种器官及生理功能处于生长发育、逐渐成熟时期,由于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婴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对药物的反应性和耐受性等方面与成人比有明显差别,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药物解毒的酶系统、代谢系统均未发育成熟,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药效学特点对于儿童来说都异于成人。儿童新陈代谢旺盛,代谢产物排泄快,对水、电解质调节能力差,对药物的敏感性高于成人。而且儿童多有病情较急、变化快的特点,用药更需及时确切。
二、儿童常见疾病及对策
2.1感冒
常由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内感染,并常伴有头痛、发热、鼻塞、喉痛及全身疼痛等症状。首先要通过化验确定感染的病菌类型对因治疗,并根据感冒体征对症治疗。如果是一般的伤风感冒,用些抗病毒的药就可以,如:大青叶合剂、双黄连、银黄冲剂、病毒灵(吗啉胍)、板蓝根冲剂、金刚烷胺、抗病毒口服液、抗感解毒冲剂等。只要不合并细菌感染,就不要用抗菌素。
2.2咳嗽
首先要弄清情况,如有无痰液、痰量多少、黏不黏。更重要的还要查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合理使用止咳药与化痰药。咳嗽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作用,儿童呼吸道较窄,发炎时黏膜肿胀,分泌物较多,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因此在呼吸道感染时应多使用祛痰药,少用镇咳药,因为使用镇咳药后不利于痰液排出,可能会加重感染。因此,对于小儿咳嗽,只要不是过于频繁、剧烈的咳嗽,切莫盲目止咳,过早使用止咳药。
2.3 发热
一般健康人的体温约为37℃,高于37℃则为发热,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薄弱,因此,孩子一有病就发热。发热可能由于感冒、扁桃体发炎、麻疹、肺炎、脑膜炎、局部感染、药物反应、风湿热等多种病因引起。发热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体征,滥用退热药很容易造成假象,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小儿发热时应查明原因,再作对症治疗或病因治疗。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且退热药副作用大,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 ℃,一般不需要用退热药,在治疗中密切观察就行。当然,小儿体温过高,如达39℃或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且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这种情况下,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可用退热药,如安乃近、氨基比林、布洛芬等,中药新血丹、紫血丹等降温都不错。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澡、冰袋镇头等。
2.4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
维生素A、D缺乏,钙、铁、锌缺乏较常见。应经检验查明缺乏类型及原因,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补充,切不可不经诊断滥补。
2.5胃肠道疾病
呕吐、便秘、腹泻等是儿童常见病。儿童便秘应先调整饮食,可吃些蜂蜜、水果、蔬菜等等,在十分必要的时候才使用缓泻剂。儿童腹泻发病率较高,治疗时也应该先调整饮食,控制感染,补充液体。一般不主张使用止泻药,因为使用止泻药后虽然腹泻可以得到缓解,但是可以加重肠道毒素吸收甚至发生全身中毒现象。消化道感染常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可使用二代头孢菌素如西力欣等。
2.6皮肤疾病常见的有皮炎、湿疹、药疹等。
应查明原因,切断过敏源,并给以外用膏剂治疗,必要时适当口服脱敏药。如非甾类乳膏治疗小儿湿疹;盐酸西替利嗪治疗两岁以上室内或室外儿童过敏患者。因儿童角质层薄,药物吸收好,儿童在使用外用药时应避免大面积大剂量长期使用。
三、滥用药物及不良后果
擅自滥用药物及一些错误服药方法常会使药效降低或药物过量,造成儿童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滥用补药会使孩子出现肥胖或性早熟等不良反应,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终身残疾。
3.1滥用抗生素现象
抗生素滥用造成的后果较严重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及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如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18岁以下儿童用喹诺酮类药容易造成蓄积而损害肾功能,也可影响软骨发育引起关节病变,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强力霉素可影响小儿骨骼正常生长,且易沉淀在牙组织中导致牙釉质发育不良;新生儿应用红霉素会增高肥厚性胃幽门狭窄的发病率;小儿大剂量用磺胺药易致中毒或消化道出血,即使严格掌握剂量也可产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眩晕,较为敏感的小儿还会诱发药物疹、药物热及腹痛,严重者可出现过敏及呼吸困难,同时磺胺药在尿液中的溶解度较低,特别是在酸性尿液中能生成一种溶解度更低的物质结晶析出,而出现尿液有结晶、排尿困难以及血尿。研究还表明:该药还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大肠杆菌合成维生素B族,使小儿出现食欲不振、口角炎、神经炎等;青霉素可致严重的过敏性休克;抗生素滥用引起鹅口疮及真菌性肠炎且较难用药物控制。
3.2随意加大药量药物
剂量越大对人体毒性也越大,如有些退烧药对儿童的呼吸中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意增加退烧药量引起儿童虚脱、休克。
3.3儿童使用成人药物
首先剂量难以把握,有些非儿童专用药物剂型,家长无法计算准确用药量而影响药效。更重要的是小儿与成人不仅是体重不一样,更有诸多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并非成人剂量适当减少即可,有的药就属于禁用和慎用之列,尤其是小儿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未建立,药物代谢产生不良反应,重者可致残甚至丧命。如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用于成人治疗感冒发烧,3岁以内小儿禁止服用,因其对小儿的肝肾脏有害。另外成人剂型一般不适合儿童服用。
四、儿童用药原则
儿童用药应慎重选择,不可滥用,必须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药物种类不宜过多,可用可不用尽量不用,用一种能解决的就不要用两种,合并应用几种药物时应注意避免由于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毒副反应或药效相抵消的问题;用口服剂能解决的就不要打针,肌内注射能解决的就不要用静脉滴注,能局部用药不主张全身用药,能用普通抗菌素就不要用高级的特殊抗菌素;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严格按时用药,严格把握剂量;尽量选用儿童专用剂型药品,如:糖浆剂,干糖浆,果味型片剂、冲剂、滴剂、口服液;儿童服药最好用白开水送服,糖水服药不利于治病。
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①辨明病情,有的放矢。②选药慎重,把握剂量。
只有正确合理使用药物,才能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医药工作者更应该关注儿童用药,把握用药原则,使药物为儿童健康服务,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牡维平,林敏,李立红﹒儿童用药咨询360例分析[0-中国基层医药,2010年,
[2]蒋泽先﹒儿童常见病大讲堂[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作者简介:孙 喆(2003- ),女,山东协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1-03;
王立鑫(2003- ),女,山东协和学院英语专业21-01;
朱晓雨(2001- ),女,山东协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