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幼儿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张高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0三团幼儿园,新疆  831304

摘要:幼儿园幼儿在学习生活中与其他同伴产生矛盾几率较高,因其年龄小,思想幼稚,因此容易出现告状行为。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这一行为时要科学处理,避免因处理不当导致幼儿心理情绪出现问题。本文中研究了幼儿园幼儿告状行为指导策略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指导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告状行为;指导策略

幼儿园幼儿思维能力、独立性较差,无法对周围发生事情完整全面评价,也不能对自身遇到问题进行应对处理,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心中的权威,所以在幼儿遇到问题或挫折时便会出现频繁的告状行为。幼儿园幼儿告状次数较频繁,耗费了教师大量时间精力解决,因此说对幼儿告状行为指导策略展开深入探究十分关键,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及幼儿园综合水平的提升。
1教师在幼儿告状行为指导策略的现状

在幼儿出现告状行为事件之后,幼儿教师通常会采用强调规则性策略、平衡性策略或是尊重幼儿型策略来进行解决。强调规则性策略是指教师在幼儿出现告状行为之后,通过幼儿园规章制度的讲解,对幼儿规则应试进行培养。尊重幼儿策略是指在对其告状行为问题进行解决时,教师需对事实真相先行进行了解,之后结合幼儿告状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告状事件。确保每一位幼儿的身心发展都能得到尊重。平衡性策略是指在解决告状行为时找到平衡点,既尊重其告状行为,要培养其规范意识。
2教师在幼儿告状行为指导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教师是否对幼儿告状行为重视,会对其处理方式造成直接影响。若处理方式不当,会影响到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导致幼儿园教学质量水平无法得到提升。
2.2应对告状行为的方法不当

幼儿告状行为可以分为求助型、求赏型、检举型、试探型和陈述型告状几种。针对不同类型的告状教师采取的处理方式也要有所区别,同时要做到公平公正。目前很多教师在处理学生告状时会采取不理睬的方式,且部分教师处理态度恶劣,在双方都有错时对于调皮孩子往往会处罚更重。
2.3应对情绪状态不佳

幼儿园教师工作内容繁多,加之部分家长对于幼儿教师工作不理解,导致其背负着沉重心理压力,心生不满情绪,而这会对其应对幼儿告状情绪造成直接影响。如果教师情绪不佳时,处理问题的态度就会比较消极,且选择方式不够恰当。
3教师在幼儿告状行为指导策略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教师年龄较小,经验不足,所以在对幼儿告状行为进行处理时无法找到关键,也无法科学选择处理方式。部分教师对于幼儿告状行为认知不正确,所以在告状行为处理方式上也会存在不合理之处;大多数教师虽然能积极的对幼儿告状行为进行处理,但依然有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告状行为处理时存在消极情绪。此外,幼儿园中幼儿告状事件发生频率较高,所以教师对此感到厌倦,这也会对其告状行为、方式造成直接影响。
4启示和建议

想要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就必须要对教师解决告状行为的水平进行提升。首先,教师要对幼儿告状行为有正确的认知,对幼儿之所以产生告状行为的原因进行明确,不惧怕幼儿告状。二是教师应从积极层面进行思考,明白告状行为是幼儿亲社会的一种体现,同时在处理过程中要尽量的减少直面应对,适时做到淡化处理,避免因处理告状行为过多反而导致幼儿告状行为出现增加趋势。而淡化处理方式会使幼儿告状几率减少。其次,教师要对幼儿告状性质准确的进行判断,明确幼儿是出于何种目的告状,找出告状事件背后动机在此基础之上科学处理。如针对检举型告状行为,幼儿出自于对其他幼儿不当行为进行检举的目的告状,而这也代表了幼儿园幼儿现阶段已经形成一定规则意识,这时教师需对幼儿这一行为正确进行对待,明确这一行为中蕴含的教育价值,而不是仅仅只是将幼儿的告状作为对课堂纪律扰乱的不良行为。又如一些幼儿告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保护,其在与同伴玩耍时受到不公平待遇,自身能力较弱无法解决,为了对自身权益进行保护所以会选择向教师告状,这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幼儿引导和帮助,以免对其幼小心灵造成不良影响。此外,教师还要加强对幼儿的社会教育,帮助幼儿对以自我为中心思想意识进行改变,引导幼儿学会自主解决问题。幼儿园儿童多为独生子女,所以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这一意识对于幼儿来讲是正常的,幼儿无法对他人行为、思想进行理解,会将同伴一些举措当做侵犯自我的行为。所以便会出现告状的行为。随着年龄增长,此种思想意识会逐渐减弱,但为了对中小班幼儿告状行为进行减少,教师应给予其更多引导以及一些帮助。可通过移情训练方法引导幼儿在看待问题时能站在不同角,并交给幼儿简单区分同伴是否有意打扰自身的方法,这样幼儿能有效减少自身告状行为。幼儿园教师工作繁忙,幼儿告状行为增加,会对其工作压力加大,甚至会导致正常教学被影响,所以教师应教会幼儿独立解决自身与同伴存在问题。如在遇到同伴抢玩具时,避免再次争抢,要尝试着与其共同分享。又如在发现同伴将玩具偷藏起时不要告状,而是应告知其此种行为不合理,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共有的。也可借助多媒体将幼儿处理同伴矛盾的相关视频展现出来,以此来引导幼儿,使其能具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在遇到问题时依赖教师解决的心理。最后,教师要对自身存在的负面情绪进行克服,积极投入到幼儿引导中。一些幼儿之所以告状是通过自我表现来吸引教师注意,若教师未有效处理,或是在处理过程中带有负面情绪,就会导致幼儿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所以教师需对自身厌烦等负面情绪进行克服,将幼儿告状作为教育契机,认真倾听幼儿的告状,并找到幼儿之所以告状的原因,有效处理告状事件。

5结束语

总之,幼儿园幼儿频繁出现告状行为是有原因的,所以教师需细致分析幼儿告状行为的具体类型和背后原因,在此基础上科学选择解决对策,同时要加强对幼儿独立性的锻炼,使其能独立解决一些问题,不再依赖于教师,减少告状行为出现的频率。

参考文献

[1]江顺利.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J].读与写,2018,15(13):225.

[2]孔京东.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3(10):79-80,81.

[3]罗婕妤.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J].中外交流,2019,26(47):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