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那诺中心小学 653305
摘要: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散落在不同学段之中,如何聚焦知识本质,挖掘知识大精髓,在教学中构建和呈现清晰的知识脉络,促进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为学生打造展示自我个性、智慧和激情的高效课堂。通过教学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数学中生发出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化策略;有效落实
一、从基础模型出发找不同
模型意识的主要表现是"知道数学模型可以用来解决一类问题,是数学应用的基本途径;能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问题都与数学有关,有意识地用数学的概念与方法予以解释"。在"数量关系"内容中,提到要认识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中除保持了已有的"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的乘法模式之外,还增加了"总量=分量+分量"的加法模型,而除法、减法可由它们转换而来。例如,在"总量与分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进行了如下设计。首先,设计合适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分类,聚焦其中用加法解决的一类问题开展研究,经历数量关系的抽象过程,并形成模型;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加法模型去解释用减法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模型的概括性;最后,让学生关联生活,寻找生活中的例子,感受模型的普适性。
再以"路程=速度×时间"为例,如果要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模型意识,就需要关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鼓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比较两位运动员谁跑得快;第二,在具体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一般性"地讨论如何刻画"快慢",让学生体会到"快慢"与路程、时间有关,是由这两个量决定的,通常用单位时间中的路程刻画;第三,鼓励学生讲有关速度以及"路程=速度×时间"的故事。
二、在模型建构中感相同
数学的教学过程就是建立模型的过程。小学阶段数学模型课程和以往的课程任务是相同的,是在创造情景,使学生经过创模型型并运用模型解题的阶段,体会模型的价值,发展模型意识。
1、创设真实情境,帮助孩子初步建立模型
引入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际例子,并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经验进行"模型"解决问题,以此使得学生的模型意识得到不断增强。我在教学《间隔排列》时,设计了自主探索环节,给出孩子们熟悉的场景并提问:男、女生排队做游戏可能有哪几种队形?男、女生人数可能相同吗?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自主讨论、探究发现:如果一个隔一个的排列人数可能相同,引出"一一间隔排列",举例生活中常见的植树、摆花、彩旗、栅栏等现象,发现间隔排列存在的规律并加以验证。教学时我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某一类问题存在的共同规律,继续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初步建立模型。这些模型能够引导学生处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使其深切感受到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提高其认识现实社会世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运用有效的策略,帮助孩子理解模型结构
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最重要的是策略要有效,要适合学生,要切合实际。我在教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时,一开始就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究0.5+0.7结果的活动,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探究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经验,自己尝试计算,探究得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搜集学生资源展示交流时,我分了三个层次引导孩子们有序思考。第一层次:展示两种口算的方式。①用小数转化成大整数的方法。零点五角是五角,0.7角是七角,5角再加七号声一角,也就是1.元。②将小数转化成分数来运算。0.5就是十分之五,0.7是十分之七,那十分之五和十分之七合起来,就是1.。第二层次:展示画图的方式,可以是方块图,也可以是数轴图。③一部分是0.5,另一部分是0.7,合起来是1份,满十进一,10份就是1元,还剩份是角,所以是1.元。第三层次:展示竖式计算的方式。④把元和元对齐,角和角对齐,再分别加起来。5加7是1,1角就是1.元。通过在各个阶段的对比展示可以交流发现:元和元对齐,角和角也对齐了,把相同单位的元数对齐后,数位也对齐了;从低位算起;遇到低位满十时则往前一位进一,而如果进行减后不减则向高位退一当十。这就和我们早已熟悉的整数加减法运算方式相同,从他们所掌握的旧模式入手,逐步建立小数加减法运算的新模式,发现新、旧模型之间的联系,形成模型意识,让加减计算模型结构更加完整。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模型的过程,引发学生的有序思考,就是使已建构的模型不断丰富的过程,层层深入,加深理解。
数学课程归根到底是以数学为思维方式的教学,在小学阶段数学模型意识贯穿始终,老师教学时首先要在现实情景中探索实际问题,数学模型是以现实生活为原型,通过概括出来的数学定理、公式等的数学结构,而建立该数学结构的一个程序就是数学模型,当然很容易发现,在数学模型中,基本都已实际生活的问题为原型的,在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总的过程就是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数学思维、数学知识表达出来的过程。数学模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数学模型中,数学工具作为辅助工具出现,在数学模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合测量活动丰富学生的"量感"体验
在"量感"能力的培养上同样也是如此,围绕"量感"教学的相关内容,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积累必要的经验。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多样化的测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思考量,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践的形式,最终形成自己对于量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千克与克"的时候,为了要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物体的重量。结合情境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准备用来承重的电子秤。然后再准备一些大米。接着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先思考,如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做到又快又准地称米。在引导学生完成思考后,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教师作为裁判,组织整个活动的开始。教师给出具体的重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给出的重量,开始称大米,达到教师的要求便可停下。教师在学生称重的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计时器来计算每一组实际运用的时间。最后再对比各个小组所用到的时间,然后选出最优的小组。针对最优的小组教师,还可以让该小组分享自己的感言,分析自己小组在比赛过程当中是运用何种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到准确的重量。以比赛的形式组织学生结合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量感"。
结语:
小学数学数学化教学中应该立足与教材内容,针对于学生的特点,设计和开展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打造让学生如沐春风的情感教学风格,让学生的情感源泉流动在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形成稳定的数学学习信念、情感、情绪和态度,彰显小学数学数学化教学之美。
参考文献:
[1] 黄明琴.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 华夏教师,2022(9):70-72.
[2] 李奕辛.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2(24):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