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荔枝沟初级中学,海南 三亚 572022
摘要:初中微课程开发与应用是初中教学升级的重要内容,微课程能够跨越时空限制,将初中课堂延展出去。特别是在当前的疫情背景下,微课程的优势非常显著,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很多初中管理人员以及学者们就提升初中微课程质量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精品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需要涉及两个方面,分别是课程的内容质量以及相关设备的升级完善。对此,打造利用精品录课室对于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有着积极的意义。不过, 就目前而言,在打造精品录课室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在明确精品录课室对于微课程开发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依据微课程开发的原则,对精品录课室的使用进行研究,并对微课程录制完成后,如何对其进行教学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精品录课室;初中;微课程
引言: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加入到了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队伍中,教师们也在学校的带领下努力学习有关于微课程开发的相关知识,并且一些中学也制作了很多内容品质较高的微课程视频。但是,微课程的整体质量不单单与课程内容有关,也与录制设备、后期制作等也有着密切的关联。一些学校在进行微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录课设备的限制,导致虽然课程内容优秀,但是无法完整的通过微课程视频传递过来,学生在观看时存在听不清楚或看不清楚的问题。对此,一些学校开始尝试建立精品录课室,来专门进行微课程的开发及录制。在精品录课室环境下,微课程开发质量大幅度上升。在初中微课开发的过程中,如何保持理性,科学地利用精品录课室环境,非常值得研究。
一、基于精品录课室环境开发微课程的必要性
(一)精品录课室为微课程的开发提供技术和环境支持
在微课程录制过程中,对于录制设备、收音设备、灯光布景等均有着一定的要求。精品录课室配置多台1080P高清摄像机,教师会带有领夹降噪收音器,在精品录课室还会设有几台收音麦,收录声音效果更好,同时,还有一台70寸以上的触控屏幕。在观摩室中会设有录播管理设备,包括视频服务器、录播主机、云台控制器等。云台控制器会与录播教室内的高清摄像机进行连接,对于教师进行固定范围跟拍。在进行微课程视频录制时,主要将录制镜头固定,使教师和多媒体屏幕同框,进行自动录制。教师的上课内容,会分别通过摄像机和采音设备会经过混合器输入到录播主机,并通过云技术同步上传到云盘进行保存,录播视频管理服务器会拾取云盘内容,并完成归类。
(二)精品录课室帮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首先,品录课室环境下初中微课程开发与应用能够对初中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很多学者认为微课程本身就具有开放式课堂教学的作用。其次,微课程能够突破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通过精品录课室进行微课程的制作不仅仅对本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实现优秀课程资源的共享。依据教育部发布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的实施工作办法》中对于学校录制精品课并以微课形式进行共享,有着明确的要求和指导。由于并不是每一所中学都具备建设精品录课室的能力,因此通过精品录课室完成高质量微课的录制后,以微课程的形式建立符合学校学情的资源库,有助于优秀教学资源的流动。微课程的核心在于共享,在精品录课室环境下,能够开发出更高质量的微课程,在统一的技术要求下,输入到平台中,师生方便接触到优秀的资源,提高的资源的可利用性,使得微课程的优势进一步发挥。
二、初中微课程开发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形成的,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认为学习是一项自主活动,虽然学习往往需要他人的帮助,但是在建构的过程中学习者自身的能动性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1]。在初中微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学情完成微课程开发,并进行意义建构,进而有效提高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的过程教师需要依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优化自己的教学观念,要将学生视为主体者而不是单纯的接受者。所以,在进行微课程开发时,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微课程需满足学生能自主学习,设置学习任务。微课程的设计需能引导学生寻找和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微课程开发的主体性原则。
(二)过程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就是在微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保障教学的完整有序。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认为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师将学习成果告知给学生并不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作用[2]。微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进行规划,提高微课程的应用效果。对于学生而言,微课程的学习过程与课堂学习有一定区别,一些学生对于微课程学习缺乏专注力,一旦教师不注重过程性原则,学生更加不可能完全地进行微课程学习。在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时也发现,有着明确学习计划的微课程开发活动,效果更为显著,而那些没有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规划的微课程开发活动往往会不了了之。在过程性原则中,应该注意以下内容:首先,教师在进行微课程开发之前要做好针对学生的学习计划安排,这样才能避免半途而废;其次,教师在微课程设计时,要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科课程标准,并关注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微课程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使得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有始有终。
(三)情境性原则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认为创设情境是学习最为重要的方式,在微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活动的真实场景,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提高学生观看微课程视频的兴趣,从而保证初中微课程开发的有效性[3]。如果教师能够依照情境性原则来进行微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环境中。学生在学习时自身的主动性越强,对于新知识的掌握就越有利。教师设计的微课程通过创设情境,能够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程的内容,并且在特定的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进一步激发,进而使得学生能够以热情的态度完成学习。
(四)交互性原则
交互性原则是指在微课程开发中学生要与学生以及视频观看者进行有效互动,学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也属于交流活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与他人进行学习分享,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是平等的协作者[4]。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容,精心进行微课程的设计,在进行微课开发的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设计交流与互动活动,促使学生产生同伴讨论的动机,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学生之间相互协作,通过互动、交流、讨论等形式的发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微课程内容,进而使得自身的学习理解可以更加深入,这对于学生学习思维的发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精品录课室环境下初中微课程的开发过程
(一)录制前的准备工作
在使用精品录课室进行微课程录制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具体包括微课程内容的设计、录制现场的布置、与录制人员的交流等。教师在使用精品录课室时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教学设计,录制设备和环境是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设计目的的工具。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需要明确选题,提炼重点与难点,明确教学内容。其次,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置微课程的时长,微课程不等同于微课,微课程一般控制在10至20分钟内。最后,要根据课程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在准备录制时,教师需要与录播室的同事确定好教学内容,并提前布置好录制环境的光线、准备好摄像机位置,因为不同的微课程内容老师上课的重点不同,因此需要录制人员根据教师此次微课程录制的具体内容,进行设备的调整。
(二)现场录制
在进行微课程的现场录制时,精品录课室非常适合一些理论讲解类的课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学生是否要参与进来。如果,需要学生参与录制那么就需要对现场收音设备进行调整,沟通好是否需要有摄像头拍摄学生。在录课时,最为重要的是光线和声音,要进行光源的调整,并且在录课室中要通过设备进行监控调整,避免以后的微课视频过曝或者过暗。在现场录制时,需要注意教师声音与收音麦的距离,避免出现教师声音过大或者过小影响课程录制的效果。如果教师的上课内容需要进行PPT展示环节,就需要录课室的工作人员进行画面的切换,通常情况下采用自动录播或后期制作的模式就可以及时调整画面。另外,在教师授课时也需要根据教师的授课内容来进行景别的变化,选择是否使用远景、近景以及特写镜头。在录制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如果教师出现失误,可以不必从头开始,只需要在继续进行录制,经过后期处理掉失误处即可。
(三)后期编辑
后期编辑是一些学校在进行微课录制时容易忽视的步骤,在经过现场录制之后的教学视频,最好是在经过后期的编制之后再进行使用。教师可以观看自己的视频,来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标注,并进行重录和补录。在剪辑的部分,可以将教师的一些过场步骤进行剪辑处理,使得课程内容更加紧凑。在声音和画面的处理上,也需要进行音轨的突出和降噪,使得教师的声音更加清晰。可以说,后期编制在微课的制作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学校加以重视。
四、精品录课室环境下初中微课程的应用实践策略
(一)注重微课程创新,增强微课程教育功能的效能
要想发挥微课程对于中学教育的作用,就需要进行微课程的创新,以此来增加微课程的教育效能。对此,可以引入微课程“课程化”的概念。所谓课程化是对学校微课程形式的创新,将微课程也纳入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体系当,以此来实现微课程促进中学生培养创新的教育活动过程。对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选择适合的微课程,合理编制微课程内容,制定微课程大纲,根据微课程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微课程必须密切联系学科,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的基础上,发挥其积极的教育功能,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其次,合理的运行机制是保障。建立学校重视且教师和学生能互动的良性运行的活动课程机制,把微课程的学习参与度纳入学生评价系统,保障学生参加微课程的积极性。最后,建立合理的适合微课程发展的评价机制。由于微课程具有灵活性,新颖性,多样性,实践性等特点,因此微课程的评价也不能单一,必须采用多元化的微课程评价体系,将微课程与线上、线下的教学有机联系起来,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二)协调第一课堂与微课程的关系,实现微课程教学的辅助功能
微课程所能体现出来的教育功能可以对第一课堂进行有效的补充,一些学校在开发微课程的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了深受学生喜爱,并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但是,在时间安排上并没有做好与第一课堂的协调,结果导致一些学生因为时间原因而无法观看微课程视频,影响了微课程的教育实践。对此,协调好微课程与第一课堂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够结合微课程的辅助教学功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微课程的功能。
(三)利用微课程开展符合学情的线上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当前的疫情背景下,学校教学转入线上教学时,根据学情实际和国家课程标准所预先开发的校本微课程可作为线上教学资源供教师进行选择,微课程资源要能符合本校学生个性特点,且具有本校特色。选择进行线上教学的微课程视频应该具有严谨性、实效性、规范性,能体现素质教育导向,能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突出教学的重难点。选择作为线上教学的微课程应该配套满足学生个性特点的微课程视频、教学设计、学习任务、作业练习、课件等必要的微课程资源,使所开展的线上教学能让学生实现预习、复习,满足学生线上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需求。
(四)学生利用微课程进行课前、课后自主学习
教师可利用已开发的微课程供学生进行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学生在线上或线下的课前、课后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将微课程生成二维码,供学生在线上或线下自主选择学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课前,学生可自主选择微课程进行预习;课后,对于课中不明白的内容,学生可通过微课程进行复习,达到巩固课中学习内容的效果。
(五)剪辑的已开发的校本微课程辅助线下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在实际线下教学中,所开发的微课程视频可通过剪辑,截取需要的精华片段,进行辅助教学,复习线上教学的核心内容,并辅助线下教学的开展,例如,可以选择微课程的导入部分或总结部分作为线下教学的有效补充,利用剪辑的校本微课程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
(六)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多学科校本微课程精品资源库
各学科针对学生实际开发符合学情的微课程,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微课程资源库,方便优质校本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可利用已有的校本微课程资源,观看优秀教师的微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也可以利用微课程资源辅助课堂教学,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学生可利用微课程资源,选择性地进行线上课程学习,为学生进行课前、课后学习提供适合实际的学习素材。
总结:微课程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与全新教学理念相契合的产物。学校如果能够有效地开展微课课程的开发,并能积极应用,对于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制作微课程,内容和设备环境同样重要,只有课程内容、设备环境同时达到最优,才能够呈现出更好的课程效果。对此,借助学校的精品录课室来进行微课的制作,成为很多学校的首选。精品录课室的设备环境更为完善,能够为微课的制作提高设备保障,不过在利用精品录课室时教师依旧需要明确微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并在使用录课室时分别在录课准备、课程录制、后期编辑方面做好相应工作。在通过精品录课室完成微课录制之后,还需要对录制好的微课进行有效的利用,一方面要做好微课程的创新工作,另一方要将微课程与学校的第一课堂进行结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中学了解如何在精品录课室的条件下进行微课的开发,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精品微,用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张雪黎,罗怡珑,肖亿甫.音频式自媒体品牌课:微课开发新选择——以北大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为例[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34(02):58-62.
[2]李晨光,陶昱辰.乡土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以《西藏社会发展探秘》为例[J].西藏教育,2022(02):33-36.
[3]鲍邢杰.“色谱法”系列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策略[J].广州化工,2022,50(05):202-203.
[4]范晨晨,许婕,陶佳,程凤.中小学教师微课资源设计与开发的调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2(01):23-28.
[5]郭宝祥.掌握微课开发规律,实现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J].人民教育,2022(01):79.
[6]田洋. 职业院校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21,(02):9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精品录课室环境下初中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H20201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