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登高”题材诗词的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浅谈高中语文“登高”题材诗词的教学策略

吴照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  330038

摘要:本文语文教材中“登高”诗词的基础上,结合同类题材的诗歌作品进行分析,从理论上总结出“登高”题材诗词的表达系统,再以此参照,在“登高”类诗词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感知古人情感,从而引起共鸣。

关键词:诗词教学;登高;教学策略

一、概述

  1. 登高材诗词的界定

“登高”诗词中国诗词宝库中绽放光彩关于“登高”诗词的界定需要把握三点:

一是题目中就点明“登高”,通常是山、登楼、登台等几种方式体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二是诗词句中点出“登高”。如白居易《九日寄行简》“下邦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

三是诗词内容隐含了 “登高”。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全篇除首句“登临送目”外,没有“登高”字眼,但词中的景物确实是“登高”所见。

  1. 登高题材诗词的发展

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中,中国古代的登高文学已经萌芽。到秦汉时期,完整的登高诗已经出现。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汉末魏晋时期,登高文学进一步发展,登高诗发展至成熟。南北朝至隋代,登高文学的主题思想进一步深化,登高诗的艺术形式不断更新、完善。尤其是到了唐宋时期的登高类诗词在《全唐诗》、《全宋词》中占据了相当大的规模,“登高”类的诗词从内容到情感都到达了巅峰。

二、“登高”题材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登高”类诗词在诗词教学中比重很大,对其教学策略,教师们各抒己见。仅杜甫《登高》一诗,收录于知网的教学案例和设计等记录就有几十篇之多。笔者通过查阅教学视频、走访听课等形式,对一些教师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总结,发现有关“登高”题材的诗词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教学的内容不集中,仅限于针对某首具体的诗词进行单篇分析,未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笔者从曾任教的中学了解到,24名语文教师在高中4 首典型“登高”题材诗词的教学中,没有人注意到该类题材诗词的内在联系以及系统地总结归纳。

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诗词鉴赏基本理论的渗透不够深入。如:在杜甫《登高》中,教师引导学生从“风”、“猿啸”等景物描写入手,去体会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悲伤,这种教学法实际运用了“意象分析”的诗词鉴赏方法,但教师也只是在教学中简单地渗透了基本理论,理论不深,使得学生们无法在具体的诗词鉴赏中灵活运用。

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以应对考试为主要目标,侧重于诗词分析,而忽视情感感悟和审美体验。如:通过引导学生炼字炼句,赏析“哀”、“独”、“恨”等字和“猿啸哀”、“鸟飞回”等典型景物,结合起来去分析杜甫此诗的感情,正好对应了高考考纲诗词鉴赏中的考点,在课堂教学中只训练学生应试能力,使得“工具性”与“人文性”分离,忽视了语文人文性的特点。

三、“登高”题材诗词的多元解读

1.诗词多元解读的文本基础

诗歌刚刚产生时一些特定题材或特定意象往往传达出比较单一的情感,但在诗歌发展中,因诗人经历、审美不同,作品也因此具有作者强烈的个性色彩,一些常见题材或意象被用于表达多种不同的情感如怀古题材中“项羽自刎于乌江,杜牧《题乌江亭》表达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胜败兵家常事,江东子弟回家休养生息还有可能会东山再起;王安石则在《叠题乌江亭》指出项羽兵败已是大势已定,江东才俊未必会再为他卖命助他称霸。可以看出杜王二人的观点截然相反。

2.“诗无达诂”的批评基础

古人云:“《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所以,读者受其自身的审美兴趣、审美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即使他们对于同一文本,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充满个性色彩的阅读体验,甚至会产生巨大争议。如对《红楼梦》主题的解读, 鲁迅先生就得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的结论,并列举了“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等多种解读。

四、古诗词中“登高”题材的表意体系

1.乐观自信的泰山心境

从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一览众山小”中可以看出古人登高俯瞰时对自身的高度认可。这类诗词以杜甫《望岳》为代表,一般表现出自信、昂扬向上的“泰山”心境,振奋人心。

2.思乡怀人的游子情结

古人常在佳节登高,往往会想到远在故乡的亲人,倍感孤独,遂产生大量思乡怀人的诗篇。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李白《黄鹤楼闻笛》分别为登高怀人、思乡的代表作品。

3.壮志难酬的英雄叹惋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指出文人登高时会不由自主地仰观宇宙,俯视大地,文人墨客往往会从联想到古今志士的遭遇,衍生出壮志难酬的悲伤以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代表,他们登高之际人生低谷,在强烈对比中,有志难伸、报国无门的伤感之情油然而生。

五、“登高”题材诗词的教学策略

1.晓之以理——渗透诗词鉴赏理论,奠定学生诗词理论基础

(1)知人论世,走进登高者及其时代

“知人论世” 是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要法则,想要深入探求诗歌内涵,就要对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进行全面的考察。

(2)意象分析,理清登高者所见与所感的关系

刘勰指出“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应注重“意象分析”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典型的意象入手,分析意象与情感的内在关系,进而把握诗词的主旨

(3)以意逆志,揣摩登高者的内心感受

孟子提出“以意逆志通过分析诗词遥想作者的真实生活来揣摩他们的内心感受。在诗词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诗为进入作者情感世界,遥想诗人之所想实现与诗人心灵的契合。

2动之以情一拟登高情境,培养学生诗学感受能力

(1)因声求气,涵咏诗韵

如杜甫《登高》,其沉郁顿挫的诗风和忧国忧民的感情之间的密切联系难以把握,教师可通过试读划分节奏、品读把握韵律、美读进入诗境来因“声”求“气”, 涵咏诗韵。

(2)登高临远,模拟情境

在语文诗歌教学中,也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对学生进行体验式教学。因笔者任教的县城地势平缓,但教学楼较高,因此在讲授杜甫《登高》诗时,只能带领学生登楼,让学生站在楼顶,感受不一样的风景,使学生能通过真实体验,感受诗人登高时的内心情感,与诗人达到心灵上的契合。

参考文献

1.钟峠:诗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09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04论文类

3.邱晓:唐代诗歌研究,2011.06

4.裴登峰:古典诗词中的登高主题及创作缘由,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12

5.秦万学、辛海侠:论古诗词中的登高愁怀,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 09

6.王锐:自然与人格的契合,物镜与心境的交融,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

7.张敬涛:怀乡诗常见意象分析,考试周刊,2011.04

8.焦银生:杜甫《登高》探究教学,文学教育(上),2012. 04

9.张秀芳:诗歌教学初探——杜甫《登高》诗教学设计,新课程(上),2011.01

10.陈煌:《登高》的教学设想,语文教学研究,2012. 10

11.闫西雷:于开阔处见凄然一杜甫晚年“登高”诗浅析,中学语文,2008. 05

12.姜晓红:唐诗中的登高意象初探,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 02

13.荆帅帅:论稼轩登高词,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14.孙晨:唐代登高诗的情感价值探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03

15.王岩:古典诗歌中登高诗的承传关系与心理因素,学术交流,2008. 4

16.李彩霞:黯然独自登高千古寂寞情怀,鄂州大学学报,2013.01

17.刘红霞:唐诗三百首中登高意象的分类及意蕴阐释,南师大文学院报,2012.05

18.钱艳英:《登高》教学课例与分析,中小学教育研究,2009. 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