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

郭磊

安徽省临泉县第九中学 安徽 阜阳 236400

摘  要:初中数学是初中学科逻辑性强,难点和重点较多的学科。因其学科特点的特殊性,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单纯的进行知识的灌输致使初中生很容易因为畏难情绪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依照转变教学方式的要求,情境教学法被引入到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来。在具体的应用中,教师应当积极地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把握情境教学法的原理和基本原则,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示错教学、创疑教学、趣味故事教学等形式来灵活的转变教学模式,以助于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景教学;原理;原则;策略

一、引言

教学情境的提出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国外的教育史上,早在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即提出过情境教学。在国内,我国古代的“意境说”可以说是情境教学法的源头,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谈的也是这个理念。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于情境教学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新课改的热潮里情境教学法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引入情境,助于学生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令学生形象的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一线数学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应做出深入的探讨。

二、情境教学的原理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初中部分的学习,可以分析出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那种单纯的知识性的传授,非常重视过程性目标,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发展,重视数学解题过程的科学性的指导,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通过教与学达到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好准备,也为终身教育夯实基础 。

1.概念

情境教学具体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预设性地引入一些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形象感强的直观性情境,使学生可以产生置身其中的心理感受,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能力。

2.理论依据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展开。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而言,学习应当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将旧知与新知联系起来,也就是设计具体的情境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建构起来,这才有助于完成对新知识体系的建构;以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新知识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学生固有思维的一种冲击,则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活跃度,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然的探求新知……情境教学的实践在数年的教学实践中充分证明了理论基架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三、情境创设的原则

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根本目的就是针对高中数学难点多,较难掌握的特点,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旧知与新知有机的结合起来,较好的掌握和应用新知识但是课堂情境的设置要遵循教学原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切记盲目设置,所以有以下几项原则需要把握

1.启发性原则。创设情境时要加强提问和引导环节,尽量使得新知识是学生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所得,便于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转变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形式,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因此,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和教学情境的结合,自然的将学生带入问题的思考情境中。如在教学“统计”的知识点时,可以预设没有统计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引导学生重视新知识的学习,探求新知的积极意义,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适用性原则。教学情境创设要考虑到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程度,难度设置上遵循就近发展区的要求,略高于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问题的设置和情境的设计要考虑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得学生可以唤起数学实践的意识有助于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3.梯度性原则。唯物辩证法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由不知到知的思维过程,那么,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则是由具体到个别、由简单到复杂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属于认知的一种,就必然这一规律的指导下进行。因此,在教学活动的预设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智力发育水平,掌握学生现有的认知经验,适度的设置新知识学习的梯度框架,由易到难的进行问题设置,注意难易的衔接。既要满足学习能力一般的同学的学习接受能力,也要满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求知欲。

4.灵活性原则。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将与知识点相关的情境有机的渗透到课堂内容里来。这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可能会出现超出预设性的情况发生,那么,这就需要教师能灵活的转变情境,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灵活的控制好课堂教学。

四、情境创设的策略

情景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而非是家校强迫性的枯燥学习。将学习数学作为一种快乐的事情,那么就需要教师根据学情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数学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

1.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

初中数学的逻辑性很强,难度较大,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容易削弱。那么,教师要抓住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个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设计时要利用生活因素,让初中生形成数学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如在学习概率的时候,可以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汽车车牌号码两个数字重复的几率、手机号码的最后一位为8的几率……让学生们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理解和消化新知识

2.利用游戏实验创设情境

游戏教学法是教学方式上一直比较认可的,高中生虽然身心相对成熟,但是游戏是每个人的兴趣所在和天性所在。在数学课堂中加入游戏的环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有利。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以提高,课堂气氛会活跃起来随之学生的思维得以调动。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适当利用游戏创设情境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统计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将学生按照座位小组,按顺序分别投掷硬币的同时做好数据的记录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投入,在游戏中做到了将知识快乐的理解和学习。这种将趣味性渗透到教学情境中的设计正是新课标的要求。

3.运用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初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学时很难给学生讲解清晰,那么,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PPT课件或者是动态的图画,将抽象的知识立体化,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放大难点和细节,借助多媒体通过图像的形声、声光的动态感知,让学生可以多角度的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多媒体的情境创设常应用于函数教学和立体几何的复杂图形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提问设疑创设质疑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状态,将数学问题与一定的情境融合在一起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诱发思考,这是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利用课堂导入的时间精心设置一些与新知识有关的悬念、冲突矛盾,其中需要包含着种种实际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学生的第一感觉是我可以理解但是解决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这种设疑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利于学生主动的学习新知,寻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很巧妙的将学生新知的兴趣调动了起来。

5.示错创设情境

初中数学的概念多、知识点多且复杂,若学生很容对概念造成模糊性的判断或者是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那么,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就会反复出现类似的错误。面对这样的教学反馈问题,教师应该及时的创设错题情境,将学生常出现的问题或者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归纳整理,以出示错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剖析错题原因,强调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重要性,便于学生好高骛远、急于解题的心理,踏实求知,方得真知。

6.运用名人故事创设情境

虽然初中生看似已经长大,但是在思想上还是比较稚嫩,他们怀有理想、梦想,充满对未来生活无限的美好憧憬,崇拜英雄。在此时,若将教学情境穿插一些名人故事,尤其是励志故事或者数学家的故事,定会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在心理和情感上具有积极的向上作用。比如享有“数学王子”之称的高斯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小学刚入学时,思考老师布置的题目“1+2+3……+100”的得数是多少。高斯的答案是5050,但是老师不相信高斯会算出正确答案,但是小小的高斯坚定自己的答案的准确性,最终得到了老师的尊重。这种坚持真理、自信的品质有助于唤醒高中生的学习自信心,也利于诱发初中生探求新知、克服难题的勇气。

五、结语

实践证实,适当的将情境教学法引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科学合理的选择。情境教学模式的引导下,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时俱进;学生也可以在学习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体悟到了数学学习的奥妙,也领略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可以说,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在寻求教与学结合的最佳契合状态上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朱琴.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02):203-204.

[2]周秀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4):36-37.

[3]王静.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J].学周刊,2016,No.279(03):192-193.

地址: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九中学

电话:15375586866

邮编:23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