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喉癌患者中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喉癌患者中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评价

韩升华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在喉癌患者中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1月在本院耳鼻咽喉科接受治疗的的60例住院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得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可改善喉癌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护理干预;喉癌;生活质量;效果

前言:喉癌属于临床较常见恶性肿瘤类型,此疾病发生与多因素有关,如长期摄入有害气体、酗酒、吸烟等,严重威胁到人们机体健康及生存质量[1]。现阶段中,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手术切除术作为主要干预手段,可有效抑制病情发展,但手术治疗对患者机体所造成的创伤比较大,且术后易存在一系列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需积极向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以此来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2-3]。本试验以分析认知行为护理在此类患者围术期中的干预意义为目的,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1月在本院耳鼻咽喉科接受治疗的的60例住院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36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61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37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72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无差异,P值>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从手术治疗前3d开始,每间隔一天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直到患者建立起合理思维、行为,负面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为止。具体内容为:(1)认知行为纠正:多和患者沟通交流,引导其说出自己对于疾病真实看法和感受,从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出发,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其对自身治疗目标、不良反应、病情变化等知识有一个确切的了解,密切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对其不当的认知行为予以纠正,鼓励其通过网络、社交软件等非语言沟通突降多与人进行交流,以增强其自信心,积极主动改善自身生活质量;(2)生活、行为护理:护理人员严格遵照医嘱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同时安排好患者的日常起居,以逐步养成其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不断对患者输入积极乐观的信息,鼓励患者主动践行各项护理内容,培养其自我护理的意识及能力,以不断减少其心理顾虑,肯定自身价值。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x±s)分]

组别

SDS

SA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30)

57.57±6.18

31.24±4.11

58.16±5.66

41.09±3.16

对照组(30)

58.06±5.23

39.96±5.33

58.24±5.52

50.86±5.35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情绪角色

躯体角色

对照组

30

76.70±6.01

76.75±5.04

72.11±4.45

73.63±4.22

观察组

30

82.14±2.76

83.18±2.23

80.60±2.28

81.50±2.15

t值

-

5.065

7.197

10.399

10.180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2.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护理满意度组间对比(±s,分)

分组

n

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

30

98.22±1.16

对照组

30

92.06±1.14

t值

5.639

p值

0.020

3讨论

喉癌作为仅次于肺癌的呼吸道恶性肿瘤疾病,近年来此疾病发生率呈逐渐递增势态发展,因疾病的发病部位与治疗方式较为特殊,且患者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再加上自我形象发生改变,易引发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情绪,不利于疾病治疗的同时,还会影响到患者康复信心及康复效果,故而积极提供高质量护理干预,及时纠正患者不良认知,对改善其不良心理及预后质量起着积极意义

[4]。认知行为属于谈话类干预手段,将目标导向及系统化程序作为主要干预手段,目的是为了对患者情绪、认知及行为问题进行改善,属于一种心理干预技术,将其运用在喉癌患者治疗中,通过对其认知行为进行干预,增加患者在护理服务中的参与度,利于其主动展开自我护理,继而实现改善生活质量目的[5-6]

综上所述,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可改善喉癌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王珊,尤慧华,成园园.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在喉癌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2):1649-1652.

[2]范改萍,赵宏彩.认知行为干预对喉癌病人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16):2910-2912.

[3]王磊,王雪瑞,张春明, 等.认知行为疗法在喉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9,33(22):3945-3948.

[4]程茜,徐敏,冯威, 等.认知行为治疗对喉癌病人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5,(23):2301-2303.

[5]徐虹.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喉癌患者护理中的成效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9):105+130.

[6]邱艳华,陈英,邓敬群等. 认知行为疗法在喉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20,36(21):3385-3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