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第二小学 538021
摘要: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关键课程,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教材中包含大量具有启迪性、哲思性的内容。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逐步得到了落实,小学生处在身体成长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习状态、学习质量受到情绪变化的影响比较大,在语文课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可以丰富语文教学手段,实现小学教育的创新,促进小学语文学科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从深挖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制定分层教学体系等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展开了探讨,旨在为促进小学教育的多元化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在素质教育、核心素养教育要求下,小学教育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积极创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实现基础教育的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念。如何实现语文阅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促进小学教育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小学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生处在身体和心理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自我管理能力薄弱、对周围事物认知不清晰的特点[1]。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教育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质、学科素养为教学重点,在语文阅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可以实现多学科融合教学的目的,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可以促进小学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此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实现了大幅提升,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可以明显提高教学的完整性。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文章中本身就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实现二者的融合既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又能提高语文课堂丰富度,创新教学手段,引发学生产生思考,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和外部环境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健康、成熟的心理,为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深挖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核心素养教育、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中得到了有效实施,教材编排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以理论基础知识为主的教学结构,教材内容更加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小学语文教材中语言故事、散文、记叙文等文章中都包含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为实现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教师首先要了解新课改的要求和素质教育需求,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教材内容,挖掘语文阅读素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2]。与此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联系和沟通,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能力、思想状态,为构建与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学习需要相符的综合教学体系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解《将相和》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可以挖掘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让学生对比分析蔺相如、廉颇的人物特征和心理特点,通过蔺相如对待秦王和对待大将廉颇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不畏强权,以家国大事为重的思想。在阅读完文章之后,根据文章情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能够应用的良好品德,如蔺相如的团结他人,面对秦王的勇敢无畏,以及廉颇的知错就改。文章中也涉及了“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成语和典故,让学生在掌握、了解和学会应用这些词语的同时要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背后的故事内容,以此实现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构建语文智慧课堂,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小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利用构建信息化语文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沉浸式阅读体验。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明显提高语文课堂的丰富度,拓宽学生视野[3]。在具体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视频、动画、音频内容,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方面理解和感悟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根据语文教学内容也能搜索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频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以《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为例,在课前导入阶段,教师首先可以播放有关圆明园的影视资料和图片,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画面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以理论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首先激发学生想要阅读文章内容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再展开阅读,实现文字阅读和视频观看的有效结合。再拓展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如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圆明园是谁修建的?让学生结合问题产生思考,让学生明确历史、了解历史的同时,树立强烈的爱国意识,培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操。
(三)制定分层教学体系
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导致最终的学习质量不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面对全体学生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的教学方法会降低语文教学的效率。为此,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基本学情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案。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以加强学生基础知识为主,帮助此类学生建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对于综合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难度,制定符合此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课外阅读任务,以激发此类学生的学习潜力,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生尚未建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对周围事物认知不清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完善思想,加强对事物的全面认知。在提高学生语文基本素养,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郑惠梅.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08):187-189.
[2]张子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探析[J].华东纸业,2021,51(03):40-43.
[3]张昌生.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