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延迟退休可行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渐进式延迟退休可行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罗佳,王明慧,邵晓华,高伟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南昌 330063

摘要: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我国也一直在试图寻求通过延迟退休来解决其带来的劳动力,养老金和就业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的人口年龄结构及人口抚养比的分析,以人力资本理论及人口机会窗口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最后融入社会各界的观点来研究渐进式延迟退休的利弊并总结出其可行性。

关键词:延迟退休;人口老龄化;可行性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发生显著变化,人均寿命大幅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形成,现行退休年龄偏低的情况已与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延迟退休成了一个必然趋势。

就业结构性失衡。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错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社保基金缺口问题显露。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养老基金将会成为我国财政的一笔大支出,短期毫无影响,但长期将会成为国家负担。

1.2相关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收支平衡金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学者们从劳动力就业、养老金等各个维度出发对延迟退休进行分析。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张箴薇、宋德玲(2023)认为延迟退休对整体就业率及年轻劳动力就业率的影响均为正,其中,对年轻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延迟退休会通过影响消费以及就业密度等中介机制促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增加更多的岗位需求,产生就业创造效应[1]。田影、马海涛(2023)通过实证分析,认为退休年龄延迟能够通过降低社保缴费率进而增加就业率[2]

从养老金的角度来看,刘万(2020)研究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对抑制养老金收支缺口规模扩大效果显著,在中短期每年的收支缺口会减少并逐渐实现结余;延迟退休方案可以从提高退休年龄和缴费比例两方面进行,但缴费比例提高会对居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提高退休年龄成为首选[3]。曹阳等(2019)研究发现:预期寿命增加1岁带来的养老金缺口需要延迟退休0.67年弥补[4]

二、数据分析

2.1人口年龄结构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江苏省人口结构发生较大转变。

第一,老年人口数量多、增速快。老龄化最突出的特征是老年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多。一般来说,国际上更多地以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的情况来判断地区或国家的老龄化程度,预警的关键节点为比例10%或15%。在2012年,江苏省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就超过10%,老龄化特征显著。这主要社会中人口年龄结构发生重要转变、青年劳动力比例降低、老年人口数量爬升,并深刻影响着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发展趋向。

第二,劳动力人口数量显著减少。近些年,计划生育产生的负外部性不断深刻影响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江苏省的适龄劳动人口情况不容乐观。与2012年相比,江苏省14岁以下人口所占比重减少了1.51%,15至59岁人口所占比重减少了9.57%,可以看出,无论是作为现存劳动力主力的人口还是未来劳动力人口都呈现下降趋势,就业人口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在未来,新生劳动力供给减少,而大量的适龄劳动人口将进入老年阶段,将产生极大的养老压力。

2012-2021年江苏省各年龄段人口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2022)

2.2人口抚养比

人口抚养比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非劳动力人口的增加(包括少儿和老年人口),可以衡量劳动人口负担的轻重。如图表所示,十年来,江苏省的人口抚养比总数产生了跃升变化。2012年至2021年,总抚养比表现出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向,由32.7%增加至46.5%,年均增速1.38%。具体来看,2011年至2021年,老年抚养比与总抚养比的发展趋势、增速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而少儿抚养比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总体变化不大,但2020-2021年,少年抚养比呈下降趋势。从总体来看,老年抚养比的变动幅度要大于少儿抚养比的变动幅度,并在2017年这个重要的时间拐点,老年抚养比超过少年抚养比,且在2020年增速有了更加显著增加,这说明老年抚养比对总抚养比的影响处于主要地位,也意味着在未来,人均抚养老人的数量增加、压力加大。

2012-2021年江苏省人口抚养比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2022)

三、结论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人口老龄化也逐渐呈现出老年人绝对量和比重增长迅速、劳动人口数减少和代际抚养负担加重、未富先老、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和养老服务滞后等特点。但由于当前我国退休政策发展较为滞后,且存在退休年龄偏低、男女差异较大和缺乏弹性等问题,针对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和退休政策存在较大调整空间,合理进行退休制度改革,有助于解放生产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退休政策具有较大调整空间使得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成为了解决生产力不足的答案,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尽管不能改变未来经济增长趋势,但能显著提高其绝对值和延缓衰落时间点。但由于存在社会产出和劳动者人均福利的目标冲突,亟需出台相应的配套性政策使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尽快落地。

参考文献

[1].张箴薇,宋德玲.延迟退休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J].税务与经济,2023,(02):82-90.

[2].田影,马海涛.社保缴费率、退休年龄延迟与就业: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J].地方财政研究,2023,(01):12-26+59.

[3].刘万.延迟退休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收支影响的净效应估计——基于2025年起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假设[J].保险研究,2020,(03):105-127.

[4].曹阳,徐升,黄冠.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与养老金财政负担[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06):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