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振兴路小学 221000
摘要: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阅读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教材架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策略。通过对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概念、构成因素、影响因素以及培养策略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培养策略
引言:小学数学阅读是指学生对数学相关的课文、题目等阅读理解的能力。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将从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构成、影响因素以及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构成要素
学数学阅读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基础知识。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如数字概念、算术运算、几何图形等,才能理解数学相关的文章和题目。
2.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理解文章中的数学概念和定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3.数学思维能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如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才能深入理解数学相关的文章和题目,并能运用这些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4.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正确、清晰地表达数学概念和定理,使别人能够理解。
二、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其对数学相关文章和题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影响其对数学相关文章和题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能力越强,理解和应用能力越强。
3.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其对数学相关文章和题目的深入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影响其对数学相关文章和题目的阅读积极性和深度。
三、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精选阅读资源,激发阅读兴趣
通过精选阅读资源,激发阅读兴趣,以及通过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方式,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除了教学中的课本内容之外,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也需要培养。而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最好的方法是通过精选阅读资源,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阅读材料应该是具有趣味性的,例如《数学童话故事》等书籍,这些书籍以童话的形式讲述数学知识,既能够让小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还可以引导小学生通过阅读数学题目,积累解题经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另外,还可以通过阅读数学实例,帮助小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例如,通过阅读数学实例,小学生可以了解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计算购物时的找零问题等,这样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除了阅读材料方面,还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方式,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通过玩数学游戏,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进行数学实验,小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组织阅读活动,提升阅读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组织阅读活动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在组织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或是与数学有关的科普读物、数学题解、数学史等,通过朗读、讲解、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的阅读,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分析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例如,在阅读数学题解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把握解题思路,并引导他们在解题过程中运用相关数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数学素养。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明明吃一包薯片,第一天他吃了8片,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吃了2片。请问,明明这两天一共吃了多少片薯片?”许多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第一时间就动笔列式解答为8+2=10(片)。出现这样的错误,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阅读题目所致,只看到了8和2这两个数字,就着急地将它们加起来。又如,有些题目中要求“画一画、填一填再进行列式计算”,但学生常常不仔细阅读题目就动笔列式计算,根本没有画一画和填一填。这些都说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没有形成良好的读题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读题意识。如面对题目时,要求学生先完整地阅读一遍题目,明确题目类型;再读时,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罗列在草稿纸上,并明确题目最后的问题;阅读第三遍时,就要仔细分析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明确解题思路。这样在面对上述题目时,学生就会明白:明明第二天吃的不是2片薯片,而是8+2=10(片)薯片;那么,明明两天一共吃薯片的数量是8+10=18(片)。在反复的阅读中,学生就能更加准确地理解题意,解答时自然也就不容易出错了。加强学生的读题意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拓展阅读外延,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拓展阅读外延,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之一。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学习计算和公式的应用,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拓展阅读外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阅读外延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数学思维和数学阅读能力。因此,拓展阅读外延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拓展数学学科的阅读外延,学生可以采用阅读与数学相关的材料,如数学故事、数学名著、数学科普读物等,这些阅读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概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数学竞赛和游戏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对于数学的参与兴趣非常高,他们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科的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思维和阅读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数学阅读,加强引导,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进行讨论和分享,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数学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最后,整个班级要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班级可以开展数学阅读俱乐部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数学阅读,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在家中进行阅读,增强课堂学习的延伸性。
结束语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构成要素包括数学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影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阅读习惯和兴趣。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包括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等。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促进其数学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同军. 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 启迪与智慧(中),2021,(12):33-34.
[2]曾新元. 小学低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 考试周刊,2021,(85):86-88.
[3]王苏. “陌生化”策略下小学数学阅读教学[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09):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