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摘要: 文物保护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综合性工程,不仅关系到国家文化传承,更承载着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在文物保护管理中如何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可行的教育策略不仅能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还能使其认识到文物保护事业与国家文化认同、社会价值观的深刻关联,从而激发更多的社会参与和支持。
关键词:文物保护,管理,思政教育
文物保护作为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不仅仅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对国家认同和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在这一背景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文物保护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明确思政工作计划、专业课程设置、主题教育活动、法治观念强化、正面典型宣传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文物保护管理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
文物保护不仅是一项技术挑战,更是涉及国家文化传承和社会价值观引导的重要任务。文物作为历史、文化和智慧的象征,对于国家形象和社会认同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在文物保护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为了引导工作人员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物保护的社会责任,更是为了在实践中培养他们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以及法治意识。
在这一过程中,思政教育要将文物保护视为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使工作人员认识到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对国家文脉传承和社会精神建设的积极贡献。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则成为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通过思政教育,工作人员能更全面地认识文物的价值,并理解其对国家认同和文化自信心的重要贡献,当然也体现了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思政教育的综合融入还能够提升个体工作人员的修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如可通过正面典型的宣传,激发工作人员对文物保护事业的激情,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更积极地担负社会责任,为文物保护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二、文物保护管理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具体策略
1、制定明确的思政工作计划
思政工作计划是在文物保护管理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计划应明确思政工作的核心内容,包括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关键要素。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既要涵盖专业知识的提升,也要注重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培养。在实施层面,可以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定期开展思政活动、设立专业课程等方式,确保思政工作贯穿文物保护的方方面面,引导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仅注重技术层面的操作,更能够从思想上认同并践行文物保护的社会责任。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包括宣传册、网站、社交媒体等,向工作人员和公众传递文物保护的思政理念。强调文物保护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对国家文化认同和社会价值的承诺。通过宣传,使工作人员和公众认识到文物保护事业的重要性,激发其参与的热情。
2、设置专业课程,并融入思政教育
在文物保护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是为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专业人才而采取的重要途径。通过巧妙设计相关课程,学生在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亦可培养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观念。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取得深厚的学科功底,更在心灵层面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理念。
通过深入的思政教育,学生将不仅仅把文物保护视为技术性任务,更能认识到文物背后承载的国家文化传承和社会核心价值。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使其更深刻地理解文物保护的社会意义。同时,培养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观念,有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将这些观念贯彻到日常工作中,为文物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样的教育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更是为他们将来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为社会输送具有正确价值观念的人才,为文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因此,文物保护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文物保护主题教育活动,我们能够深入挖掘文物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引导公众更全面地理解和参与文物保护,同时激发对文化传承的自信心。展览、讲座、文化活动等多样形式的活动为此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首先,文物保护展览是一种生动而直观的方式,能够通过展示精美的文物实物,将观众带入历史的长河。例如,举办一场特定历史时期的文物展览,通过珍贵的文物展示,向公众呈现当时社会风貌,传递文化的丰富内涵。观众在欣赏展品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文物对于历史的承载和传承。
其次,专业人士的讲座活动是深化公众对文物保护理念的理解的重要途径。邀请文物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分享文物保护的经验和知识,帮助公众建立正确的文物保护观念。通过直接与专业人士的交流互动,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对文化传承的自信心。
此外,文化活动的参与也是促进公众文化自信心的有效途径。举办以文物保护为主题的文化节、庙会等活动,通过民俗展演、传统工艺制作等形式,拉近公众与文化传承的距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例如,举办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体验活动,让公众亲身参与,体验文物传承的乐趣,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心。
文物保护主题教育活动,既促进了文物保护理念的传播,又为公众增强文化自信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进而促使公众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文物保护,为推动文化传承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4、不断强化法治观念
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强化法治观念是确保文物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系统的法治教育,工作人员能够深入了解相关法规,从而形成牢固的法治观念。这种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传达法规条文,更是引导工作人员将法治理念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法律意识,使其在文物保护的全过程中具备严格的法规遵循和执行能力。法治观念的强化旨在规范文物保护的行为,确保每一步操作都在法定的框架内进行。工作人员需明确文物保护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以确保其行为合法性和规范性。通过法治教育,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法规变化,提高法律遵从度,减少违法风险。此外,法治观念的强化也有助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遵循法规的行为,使得文物保护决策更具有可预测性,公众对于文物保护的信任度也随之提高。这有助于建立一个法治化的文物保护管理体系,为整个文物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可见,通过法治教育强化法治观念,不仅有助于确保文物保护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更能提升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推动文物保护事业迈向更加健康、透明、有序的发展轨道。这样的法治教育是文物保护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建设法治化的文物保护管理体系具重要意义。
5、抓好宣传正面典型工作
通过宣传正面的文物保护典型事迹,激发工作人员对文化遗产的热爱与敬畏,弘扬传统美德。这不仅加强了责任感与使命感,更引导工作人员在文物保护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尤其以身边的典型为榜样,能更好地促使工作人员共同构筑文物保护的坚实堡垒,为中华文明传承发光发热。
结论
在文物保护管理中深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有效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水平,更能引领其国家文化认同与社会价值观。实践证明,唯有通过思政教育,文物保护工作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文明传承添砖加瓦。总的来说,文物保护管理中的思政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引导,更是一项全面培养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工程。只有通过这样的教育引导,文物保护事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文化传承和社会价值观的塑造。
参考文献:
1、段艺专.对加强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文物世界》2012年2期
2、郭则瑞. 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价值探析[J]. 南方论刊,2018(0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