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天津 300162
摘要:职业教育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理论和实践上的挑战。这是因为当前社会对技能的需求呈现多元化、技术多元化、场景丰富化的特点,而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往往难以满足这种需求。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刻认知技能型社会构建的重点内涵。技能型社会的构建不仅仅是关注技术的发展,还要注重培养人们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能力。这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等。为了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厘清其驱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价值逻辑。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们具备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技能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质量;驱动技能型;社会建设;创新
1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驱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现实审视
1.1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性矛盾
技能型社会建设要求借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促进全民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稳步共进。然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面临着理性考量与现实契合的平衡性问题,这阻碍了职业教育的进展。平衡性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矛盾。首先是工具理性维度与价值理性之间的矛盾。职业教育需要服务于技能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也要关注全民可持续发展。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冲突,需要在平衡中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其次,职业教育存在教育共性和典型个性的矛盾。教育共性是指职业教育的普遍性需求,而典型个性则是指特定行业的专业需求。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如何确定这两者的优先顺序也是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些平衡性问题,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权衡教育任务的价值理性考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赋能。这意味着需要在教育的价值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之间进行博弈,以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为了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国家政府及教育部门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双高计划”和促进产教融合等。这些措施为技能型社会建设开辟了道路,但由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短,相关政策部署的落实滞后,无法有效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
1.2技术供给和市场诉求的匹配性冲突
首先,为了确保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明确岗位需求与职业就业的差异。这意味着职业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市场的需求,设立与市场需求对接的岗位教育,以满足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这种“职业权责制式”的教育模式可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紧跟市场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其次,目前职业教育技术供给能力面临着市场对接的“瓶颈”。这主要表现在技能类型与生产需求之间的错位。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实际技能的人才,但是目前一些职业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不一致。因此,我们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并将这些需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提高教育的实用性和适应性。第三,产教融合横向沟通渠道单调,产业动力不足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另一个因素。职业教育应该与产业密切结合,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实践经验和与企业合作的机会。然而,目前的产教融合渠道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加强产业动力,鼓励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建立更多的合作关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驱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路径设计
2.1开辟“适应”路径:集约管理、一专多能、并轨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技能型社会的建设,本文提出了几个关键点,旨在推动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打造精准人才输送通道。首先,通过将技能教育链延伸至不同身份与年龄节点,可以促使职业教育具有技术人才资源优势,为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适应性人才。职业院校可以引进智慧技术,如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打造精准人才输送通道,提高技术人才匹配效率。其次,要发展一专多能人才培育模式,优化技术供给结构。以职业院校为主体,结合1+X证书制度、产教融合制度,培养既具专业技术又具其他能力的综合型技术人才。调整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结构,实现中心技能与辅助技能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最后,要打造并轨发展格局,拓展教学成果。教育部门应深化产教融合模式,推广产业学院建设。一方面,通过产业学院推进技术专业共建,提高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另一方面,与产业共同设定技术培养目标,协同制定技术人才培育方案,实现政校行企多主体协同育人。
2.2加强“分流”建设:舆论引导、弹性循环、主体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普职分流成为推动人才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实现普职分流的目标,需要通过舆论引导,加强制度引领,聚集教育资源,建立企业资源共享数据库,构建多模式融合的“生态圈”,全面深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驱动技能型社会构建有效赋能。首先,舆论引导是推动普职分流的重要手段。通过舆论的引导,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普职分流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推动普职分流实践的开展。舆论的力量可以引导人们的观念转变,让更多的人愿意选择职业教育,为分流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其次,加强制度引领是实现普职分流的关键。完善分流人才就业体系建设,打破“行动壁垒”,可以为分流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制度引领可以提供政策保障,为分流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三,聚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各类教育资源,设置弹性教学循环机制,提升分流人员技术水平。通过聚集各类教育资源,可以让分流人员接受更为全面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设置弹性教学循环机制,可以让分流人员在学习和工作之间实现平衡,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第四,设立企业资源共享数据库,促使技术人才资源融入“市场—院校”的弹性循环路径中,保障技术人员供给。企业资源共享数据库的建立可以让技术人才资源更好地与市场和院校对接,实现供需的匹配。通过技术人才的循环路径,可以保障技术人员的供给,满足社会的需求。
2.3构建“共力”机制:宏观统筹、供需协调、书证融通
在职业院校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是获得学分和职业等级证书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们的学习态度都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教师们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只有教师们的努力和专业知识能够引导学生们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才能使他们获得相应的学分和职业等级证书。其次,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他们应该主动与教师互动,提出问题,解决疑惑。学生们还应该主动参加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此外,学生们还应该主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只有学生们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主动的学习能力,才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获得相应的学分和职业等级证书。
3结论
总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技能型社会建设息息相关。只有通过深刻认知技能型社会的内涵,厘清发展驱动的价值逻辑,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困厄,并构筑具体的发展路径,才能为职业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1]齐珍,孙长远.职业教育基本矛盾的内涵探源、关系表征与优化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20(18):17-20.
[12]王玉龙,郑亚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诊断与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3):58-63.
[13]吉喆.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策略研究——基于系统优化理论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09):31-35.
[14]郑硕,杜德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课堂革命”的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0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