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平乡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054500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起,2023年2月止。根据护理措施分组,甲组和乙组各44例。甲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干预,乙组接受常规护理。患者出院后开展随访观察效果,记录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等,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对预后进行评定。结果:甲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均短于乙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乙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甲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均优于乙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预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确保其预后,建议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延续性护理;并发症
有临床学者[1]提出,将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可取得满意效果,提高疗效及缩短患者预后恢复时间。本院围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整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8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起,2023年2月止。根据护理措施分组,甲组和乙组各44例。甲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1-66岁,平均(43.35±1.54)岁;乙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22-66岁,平均(43.39±1.55)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1.2 方法
甲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成立护理路径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均接受护理路径相关培训工作,经考核后投入护理工作。小组成员对患者身心状态及认知进行评估,对于存在负性心理情况及时开展交流,说明疾病形成原因,结合其负性心理特点实施心理疏导工作,缓解其负性心理。将手术治疗过程及目的对患者进行说明,提高其认知。术前引导患者接受相关检查工作,陪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患者不同阶段及实际情况拟定护理工作,并逐步进行完善,通过提高患者身心状态确保手术顺利实施。(2)术后延续性护理。患者返回病房之后,进一步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态,结合其实际情况对其实施延续性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良好的病房环境,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及空气湿度,确保光照充足及通风,加强消毒工作;对患者切口进行护理,定时清洁切口周围皮肤卫生,规避感染风险。引导患者取舒适体位,头部偏向一侧可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调整为半卧位,鼓励患者开展早期活动积极指导,在条件允许下陪同其开展下床活动,逐步恢复胃肠道功能。饮食方面结合营养情况指定干预计划,术后前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富含营养、维生素,保持清淡及低脂,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乙组接受常规护理,结合医嘱及患者情况实施护理。
1.3 研究指标
患者出院后开展随访观察效果,记录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等,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对预后进行评定。
生活质量评分:参照SF-36量表,分值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2]。
心理健康评分:参照SCL-90量表,分值450分,分值越低心里越健康[3]。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4.0,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对比
甲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均短于乙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对比(±s)
组别 | 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h) | 住院时间(d) | 首次下床时间(d) |
甲组(n=44) | 17.24±3.32 | 5.14±1.58 | 3.12±0.54 |
乙组(n=44) | 25.23±3.54 | 7.21±1.56 | 4.75±1.11 |
t | 10.920 | 6.184 | 8.759 |
P | 0.000 | 0.000 | 0.000 |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乙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 腹腔出血 | 气腹 | 切口感染 | 总发生率 |
甲组(n=44) | 0(0.00) | 1(2.27) | 0(0.00) | 1(2.27) |
乙组(n=44) | 2(4.55) | 3(6.82) | 3(6.82) | 8(18.18) |
x2 | 6.065 | |||
P | 0.014 |
2.3 护理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甲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均优于乙组(P<0.05)。见表3:
表3:护理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对比(±s,分)
组别 | 生活质量评分 | 心理健康评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甲组(n=44) | 53.39±5.55 | 89.63±2.42 | 121.35±10.47 | 41.17±4.25 |
乙组(n=44) | 53.46±5.27 | 71.56±2.55 | 121.20±10.48 | 65.59±4.75 |
t | 0.061 | 34.095 | 0.067 | 25.414 |
P | 0.476 | 0.000 | 0.473 | 0.000 |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肝胆外科常用术式,主要针对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等疾病实施治疗。该术式虽然属于微创,但考虑部分患者对于疾病及术式认知程度较低,且术后伴随短时间内生理功能改变,需要辅以相应护理工作以改善其预后,促使其尽快恢复。临床护理路径及延续性护理均是近年来临床针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的干预措施,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并确保其预后。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根据某种疾病或手术制定相应护理内容的治疗护理模式,指定标准化护理工作及流程,确保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及科学性。延续性护理则是临床护理基础之上的提升措施,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工作之后能够持续性得到相应的护理服务,最大程度确保其恢复健康。将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护理工作率先对患者身心状态进行改善,并评估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认知,协助其以良好身心状态面对手术治疗。为确保手术治疗准确性,积极引导患者接受相关术前检查,优化手术流程,尽可能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手术效果。术后则给予患者正确引导,并为患者提供舒适良好的病房环境,减少外在不良情况发生。同时给予相应的饮食护理及活动护理,提高其营养水平,促使其预后尽快恢复。本研究结果,甲组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干预后,其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风险也得到有效控制,其预后方面,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均趋近于正常水平,证实该护理措施干预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其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锦燕.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延续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腹泻的影响[J].剧影月报,2021,3(12):220.
[2]王卉,丁如梅,袁旭.授权赋能理论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11):1665-1670.
[3]李锦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22,12(8):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