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探究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联合共情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心理、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联合共情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SS-QO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采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联合共情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共情护理;脑卒中;心理;生活质量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致残风险较高,多数病人经临床救治后会存在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致使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丧失,严重影响身心健康[1]。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会致使脑卒中病人治疗、康复信心降低,治疗依从性低下,不利于病情康复,影响生活质量[2]。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属于一种积极的心理疗法,其重点在于关注解决问题,而非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强调在短期内通过正面导向引导患者建立自信心,充分发掘患者的潜能和优势,从而增加患者自我效能感,并提升治疗效果,目前已在临床心理干预、精神科治疗以及学校心理辅导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短期效果[3]。共情护理是一种护理人员代入患者内心,感受患者经历,以一种“感同身受”的方式进行心理干预,在降低患者负面情绪产生及调动患者治疗、接受护理积极性方面能够产生相对理想的效果[4]。本研究旨在探究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联合共情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心理、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中脑卒中诊断标准;焦虑自评量表(SAS)≥50分、抑郁自评量表(SDS)≥50分;病人病情稳定,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病人及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认知、精神病史;凝血机制异常;焦虑、抑郁病史;中途退出研究者等。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提供口头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并嘱咐病人配合治疗工作。指导病人进行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强调康复训练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加强用药指导,注意用药后不良反应,有异常及时处理;嘱家属多关爱病人,日常生活中多鼓励病人进行进食、穿衣等训练。观察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联合共情护理干预:(1)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①描述问题:由责任护士采用轻松、诙谐的语言与患者建立谈话基础,取得患者信任,并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深入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以及需求,引导患者正确描述问题,找到其心理焦点关键问题并将问题一般化,帮助患者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②构建具体可行的目标:由责任护士采用“奇迹询问”、“应对式问句”“量尺问句”等方法以激发患者思维,引导患者探索其当前所能做的努力以及努力可能取得的成效,促使患者发现其自身优势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其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从而构建具体可行的目标;③探查例外:待目标构建后,由责任护士引导患者发现既往解决类似问题的成功经验,并指导患者将既往成功经验应用于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中,由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大部分时间需要在床上度过,加之治疗周期较长,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可引导患者回想之前生活和工作中快乐从容的时光,使得其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爱与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现阶段的境遇,接受当下的自己,使其明白通过宽恕有利于保持内心平和,从而减轻痛苦,并邀请恢复较好的病友分享交流经验,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并增强其治疗信心;④给予反馈:对患者在完成预期目标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给予反馈,例如“经过一周的康复锻炼,您觉得您的肢体平衡性改善了吗”,若患者回答改善了,则继续询问“您是怎样进行锻炼的,并怎样坚持锻炼的”,以这种方式帮助患者挖掘自身潜在的力量和资源,并给予肯定的正向反馈,同时及时对患者进行表扬,如若患者付出努力后仍未取得明显的效果,则需对构建的目标进行反思总结,并及时修改目标;⑤评价进步:充分肯定患者在每一个阶段中的进步,例如接受自身疾病状态、控制情绪、坚持康复锻炼等,以引导患者努力完成预期目标,同时总结经验,并描述新的问题,构建新的目标。每次干预时间为30~60min, 1次/周,以上5个步骤可穿插应用,并无明确顺序。(2)共情护理:①共情体验。本研究1名患者共情护理工作由1名护理人员负责。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健康宣教过程即开始),重点了解患者性格特点、生活经历、患病后的心理变化、心中顾虑等内容,通过“您是否有很多食物想吃而不敢吃?”“您是否害怕未来生活不能自理而给家人增添负担?”等语句拉进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诱导患者主动诉说。护理人员将自身带入患者生活、工作中,体会患者在患病后的心理变化。②换位思考。在护理人员体会患者生活经历、工作经历及心理变化过程中,发现生活、工作中的积极点、患者在未患病前面对困难时的心理及患病后出现心理波动的诱因,将患者生活、工作积极点扩大,制订针对性引导计划。③主动引导。引导患者对患病前面对困难时的心理、处理方式进行回想,体会当时的心理状态,并加以运用,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及信心。同时动员家属参与患者的共情护理中,嘱咐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鼓励、支持。持续干预1个月。
1.3观察指标 焦虑、抑郁情绪:护理前后使用SAS、SDS量表评价,每个量表均有2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计分,最终评分=1.25×量表粗分,总分为25~100分,评分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治疗依从性:病人遵医嘱按时用药、按时复诊、按时康复训练为完全依从;基本遵医嘱用药、复诊、训练,仅有1次或2次漏服或未运动为部分依从;经常不遵医嘱用药、运动等,甚至治疗及护理中断为不依从。总依从率=[(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生活质量:护理前后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价,包括精力(3个条目)、上肢功能(5个条目)、思维(3个条目)、活动能力(6个条目)、自理能力(5个条目)、个性(3个条目)等12个维度,共49个条目,总分为245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心理状态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的比较(x±s,分)
组别 | n | SAS | SDS |
对照组 | 40 | 45.27±6.36 | 44.35±6.41 |
观察组 | 40 | 34.32±4.83 | 35.45±4.77 |
t | 6.524 | 8.562 | |
p | 0.000 | 0.000 |
2.2两组生活质量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SS-QO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SS-QO评分情况的比较(x±s,分 )
组别 | n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对照组 | 40 | 148.87±21.86 | 182.42±24.75 |
观察组 | 40 | 149.25±22.14 | 211.57±26.51 |
t | 0.681 | 12.537 | |
p | 0.522 | 0.000 |
2.3两组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依从性的比较[n(%)]
组别 | n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依从率 |
对照组 | 40 | 13 | 20 | 7 | 33(82.50) |
观察组 | 40 | 14 | 23 | 3 | 37(92.50) |
2 | 6.735 | ||||
p | 0.000 |
3讨论
脑卒中病人发病后,受社会关系转变、身体残障、治疗费用等影响,精神心理压力较大,易滋生焦虑抑郁负面情绪,致使生活质量降低,不利于预后[5]。因此,临床在脑卒中治疗期间需关注病人心理变化,尽可能地减轻精神心理因素对治疗造成的不利影响。传统护理措施护理重点集中于疾病的治疗,相对忽视了患者主观能动性在疾病治疗、转归中的作用,患者护理、治疗配合程度不高导致治疗、护理效果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SS-QO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采用采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联合共情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武平,熊莉君.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2,44(4):348-352.
[2]范慧慧,张晓红,原红.Roy适应模式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0,34(13):2394-2396.
[3]郅利聪,张函.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对青少年家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效果[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9):1364-1368.
[4]薛芬,鲁娟娟,杨付莲,等.共情疗法联合强化运动疗法对青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自尊水平、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8):1179-1184.
[5]张彩霞,徐玉丽,智喜荷,等.基于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对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效果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3):60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