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仪式活动的拟剧呈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2
/ 3

少先队仪式活动的拟剧呈现

孙雅勤[2]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

摘要: 拟剧理论是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受到舞台的启发提出的,其中的许多理念,就像是剧本或教案剧本、布景与教室资源、前台与后台、戏服与着装等,与少先队仪式活动过程不谋而合。以拟剧论视角审视少先队仪式活动,发现少先队仪式活动的筹备、演练和举办可以概括为方案即剧本、师生即剧班和仪式即剧演。深入少先队仪式活动的筹备过程,发现重复性方案使剧本形式化,需着重自我呈现,共创多样的少先队仪式活动。在少先队仪式活动的演练过程中存在仪式戏份不均使剧班裂化的问题,要以剧班共谋的策略提升少先队仪式活动的体验感。在少先队仪式活动展演过程中,虎头蛇尾的仪式进程使剧演变得低效化,要重视高峰体验,回归少先队仪式活动的本真。

关键词:仪式;少先队仪式;拟剧理论

加拿大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将社会比作一个大舞台,把社会中的每个个体看作是舞台上的演员,每个人都在舞台上不断调节自身角色,利用各种符号、道具(语言、文字、姿态或表情等)与他人进行有效互动,以期通过适当表演来展示自己期望他人认同的形象,旨在分析人们在社会情景中通过“前后台”的合作,“表演者”进行适当的“表演”展开互动交流,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思想及印象的理解与构建,最终“上演”一场“完美的舞台剧”,这种通过模拟戏剧的方式来研究社会互动的理论叫做“拟剧理论”。拟剧理论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其中的许多理念,就像是剧本或教案剧本、布景与教室资源、前台与后台、戏服与着装等,与少先队仪式活动过程不谋而合。少先队仪式活动是目的性强、多人参加、场域特定、分工明确的群众性活动,就像一个剧班,有着明确的目标,成熟的剧本、符号道具、导演、观众以及分工合理的角色(包括主角和配角),具备戏剧要求的种种要素。因此,用拟剧理论来审视少先队仪式活动,用戏剧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可以发现少先队仪式中更为本质的规律,使少先队仪式更具实效性。

一、少先队仪式活动的筹备——方案即剧本

一场表演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别具一格的创意。一场演出最初的雏形是一个灵感,一个想法,将想法组织起来就形成了剧本,按照剧本进行才能保证演出不出差错。剧本是表演的文本形式,是表演的地基,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少先队仪式中,剧本同样发挥着基础作用,起到导向、调控和反馈的作用。剧本引导少先队仪式的育人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为少先队辅导提供指导,调控少先队仪式的举行过程,根据现实情况进一步改进剧本,发挥反馈作用。

(一)重复性方案使剧本形式化

在学校教育中,少先队仪式的剧本大多源于规章制度。2019年1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正式实施“红领巾奖章”。2021年4月2日,印发《山西省少先队“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和共青团、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精神,山西省制定《山西省少先队“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试行)》,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4月8日大同市印发《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的通知》,为持续推进新时代少先队改革,切实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根据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使用“红领巾奖章”章样图案规范开展争章活动的工作指引》精神,团市委、市教育局工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从中央到省再到市,颁章仪式的全面开展离不开政策规章制度的推动。在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中发现,少先队仪式活动方案重复度很高,大多照搬照抄指导性文件,不同学校之间的仪式方案也大致相同,剧本形同虚设,沦为了形式化的产物。

(二)自我呈现,共创多样的少先队仪式活动

戈夫曼认为自我呈现是为了维护自我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和满足角色期待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更多是在“前台”的一种展示,是一种制度化规则化理想化的体现,这种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举动。将自我呈现运用到少先队仪式活动中,主要指的是从少先队员的角度出发创办少先队仪式活动,少先队仪式活动起源于少先队员也应回归到少先队员,规章制度是少先队仪式活动的助推剂,少先队员才是少先队仪式活动的核心。重视少先队员的自我呈现,让少先队仪式活动不再令人望而生畏,择选剧本时“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风格共生共存,共创多样的少先队仪式活动。

二、少先队仪式活动的演练——师生即剧班

戈夫曼用“表演剧班”或简称“剧班”这个术语,来表示在表演同一常规程序时相互协同配合的任何一组人。剧组是由导演、演员、灯光、剧务等组成的拍摄电影或电视剧的主创团队小组,分为导演组、制片组、剧务组、摄影组、美工组和录音组等。在少先队仪式展演的台前幕后,师生形成了一个剧班,大队辅导员担当导演的角色,中队辅导员担当制片、剧务、摄影等综合角色,少先队员是演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戏份不均使剧班开始裂化

在少先队仪式开展之初,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在少先队仪式中能较好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辅导员为尽快形成少先队员对组织的认同感,会对少先队员的言行提出严格的规范要求。最初的少先队仪式会按照程序和规则有条不紊地进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少先队仪式开展次数不断上涨,无明显变化的少先队仪式会让少先队员的兴趣有所下降,少先队员对少先队仪式的态度实现从积极到反感再到麻木的转变,辅导员对少先队员的行为要求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松懈,少先队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异化,少先队仪式生产的教育价值开始偏离原有的轨道。

在一场正规的少先队仪式活动中,在有限的时间内活动必须完整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以升旗仪式为例,流程大致分为四项,第一项是出旗,第二项是升国旗、奏国歌,第三项是国旗下的讲话,第四项是退旗。升旗以国旗仪仗队进场作为开始环节,校园国旗仪仗队最多不超过8人。在这场仪式中绝大部分的学生扮演的都是背景板——群众演员的角色,个别学生拥有60秒左右的独角戏即出旗和升旗,导演作为特邀嘉宾在国旗下的讲话,出镜时长可能远超主角。这样一场明显戏份不均的仪式极其容易出现问题,使剧班产生隔阂开始裂化。可能在最初阶段,少先队员对升旗仪式还抱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升旗仪式一成不变,少先队员可能会从群众演员走向反派的不归路,开始故意捣乱以获取关注,剧班慢慢步入机械化阶段。

(二)剧班共谋,提升少先队仪式活动的体验感

当一个参与者在互动中传达某些信息时,我们希望他能以自己计划选择的角色的口吻,公开地表达他对整个互动的评论。剧班共谋是指剧班中的双方或多方为了各自目的,在上场表演前进行沟通,以便能够运用恰当的印象管理技巧在前台表现出符合自身角色的行为。在少先队仪式中采用剧班共谋会极大提高少先队员的参与热情,升旗仪式中少先队员渐渐漠然化的不难发现,升旗仪式太无趣了,他们在其中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他们成为了观众,升旗仪式流程固定,难度系数极低,即使思想在外太空,回来时也可以轻松把握仪式,所以有的选择成为反派,给这个仪式增添一点不一样的乐趣。有的则成为背景板,彻底对仪式丧失兴趣,不想在仪式上浪费任何精力。需要丰富少先队仪式的角色内涵,让观众转变为剧评人,听取他们对仪式的看法和建议,以此来改进少先队仪式;让背景板转变为编剧,他觉得仪式无聊乏味,那就给予他们改变的权利与空间,让其焕发少先队仪式的活力;让反派转变为策划者,反派执行力极强,有一定的魄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捣乱的力气放在正确的位置,发挥少先队员的最大价值。

三、少先队仪式活动的举行——仪式即剧演

少先队仪式是学生以少先队员身份参加的,在国家节庆日、纪念日、少先队建队纪念日和其他有教育意义的时间节点,举行的如入队仪式、颁章仪式、升旗仪式等少先队集体礼仪教育。

(一)虎头蛇尾的仪式使剧演低效化

在对少先队员进行访谈时发现,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仪式是入队仪式,最为自豪的是颁章仪式,对升旗仪式的态度最为漠然,甚至有的少先队员不认为升旗仪式是少先队员的仪式,认为升旗仪式是学校的常规活动。对于刚入队的少先队员来说,被念到名字的那一刻和有人给他带红领巾的那一刻甚至是群体宣誓的那一刻都会深深印在他的脑子里,成为经久不忘的回忆。

访谈D小学二年级入队仪式后的少先队员,他们在周记里是这样说的。“今天上午我们学校进入加入少先队员活动,我们进行升旗仪式之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戴红领巾。四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拿着鲜艳的红领巾来到了我的面前,给我戴上了红领巾。看着鲜艳的红领巾在我胸前飘动,我心里非常高兴和激动!最后,老师讲话教我们学念加入少先队员宣言。我终于光荣地加入少先队了!”在问到成为少先队员之后有什么感想时,学生都兴高采烈地说很激动;很高兴;以后要努力学习;一年级的时候看别人当少先队员很羡慕,现在自己也成为了少先队员,也能带红领巾了,很开心。

少先队员对待升旗仪式时,态度反差甚大。很多人想到升旗仪式时,第一反应是带着红领巾,气氛庄严肃穆,态度认真。升旗仪式举行过程中,班主任时不时上前纠正学生站姿,离讲台近的班级个别班主任采用眼神恫吓。由于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学生开始东倒西歪,头时不时东张西望,手时不时左右摇摆;有的学生在班主任注视下坚持站在原地不动、站得笔直;有的学生面无表情、眼神涣散;升旗仪式结束后,班级有序回班时,有一位少先队员跟同伴抱怨到:“终于结束了,站得我脚都累了。”“我也是,每周都升,真没意思。”同伴撅着嘴回答。

同样都是少先队仪式,获得的效果却截然相反。归根结底入队仪式是少先队员第一次参加的仪式,他们充满好奇与热情,仪式对他们来说充满新鲜感。在第一次举行升旗仪式时,很多人也是印象深刻。但随之时间的推移,升旗仪式的频率固定上升,对仪式的新鲜感已然蜕去,但升旗仪式并没有任何变化,仪式的进程呈现出虎头蛇尾的趋势,使剧演低效化。

(二)高峰体验,回归少先队仪式活动的本真

龙应台指出一个人的记忆跟集体记忆细密地编织在一起,你的记忆决定了你会忠诚于谁,反叛于谁,决定了你的爱、你的恨。如果把集体记忆想象成一片织布,每一个个人的记忆其实是一根丝线,如果把个人抽出来,他就会断裂。教育效果良好的仪式不仅会让少先队员形成群体记忆,还会形成少先队员独特的高峰体验。如果将高峰体验比作一次去往个人天堂的观光而后回到人间,我们就能概括这些后效并交流对其的感受。然后这种体验的合宜后效(一些具有普遍性,一些具有个体性),则几乎可以被视为必然结果。高峰体验是强烈的身份认同,学生从心底里接受少先队员这个身份,为它带来的一切所骄傲、自豪,也更积极、更愿意为这层身份镀上属于自己的光辉。

仪式是为了表达而主动进行表演,是表达性艺术,例如我国古代祭祀仪式,在《史记殷本纪》中曾记述有一个名为简狄的女子在郊外吞食了玄鸟的卵,从而孕育生下了商朝人的祖先商契,因此商朝人以玄鸟作为图腾崇拜,信仰玄鸟的商朝人会模仿鸟的舞姿来对玄鸟进行祭祀,他们会在头上插着艳丽的羽毛,身上佩戴雕刻着玄鸟图案的玉佩,随着祭祀物品在火中噼啪作响之声而起舞,而那些各地诸侯和小的部落首领也会在商朝祭祀大巫的引领下跳属于自己部族图腾的舞蹈,这种祭祀图腾的盛宴被称为“百兽率舞”。少先队仪式是少先队员表达自身对少先队组织的复杂情感的群团性活动,需重视少先队员的高峰体验,回归少先队仪式活动的本真。

参考文献

[1]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

[2]王丽娜.常人方法学视野下的小学少先队活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7.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71,1328.

[4]李学书.表演:教育生活的一种隐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2).

[5]全国少工委.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EB/OL].(2022-2-21)[2022-8-25].https://zgsxd.k618.cn/zxtz/202112/t20211222_18229897.html.

[6] 黄曼飞.从离身到具身:少先队仪式的身体转向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2.

[7] 邵美妮. 少先队活动中的虚假表演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8.

[8] 刘倩,刘丙元.少先队仪式活动中拟剧理论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9(24):71-73.

[9] 张志坤.仪式教育审视:教育人类学仪式研究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24-26.

[10]宋改敏,李晓静.拟剧论视角下中职学校新手教师的职业角色困惑研究[J].职教论坛,2022,38(05):82-88.

[11]任巍,刘玉红,徐莹莹.拟剧论视角下的幼儿园节日活动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2,37(04):96-101.

[12]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

[13]亚伯拉罕·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析[M].吴张彰,李昀烨,张博涵,朱一讯,胡瑞,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2.

[14]刘倩,刘丙元.少先队仪式活动中拟剧理论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9(24):71-73.

[15]蔡蓓蓓.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现状与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5):64.

[16]董树梅.学校仪式及其教育价值的历史变迁[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86-92.

 本文为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少先队仪式的拟剧呈现研究”(2023KYCX022Y)成果

 孙雅勤,女,汉族,山西大同,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在读,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