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信宜市思贺镇卫生院 525338
【摘要】本文综述了基层医院门诊在更换尿管护理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主要探讨了老年人泌尿系统的变化、尿管更换的操作与插入技巧,以及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研究表明,合理的更换频率、选择合适的尿管型号和插入技巧,以及全面的护理教育,可以提高留置尿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基层医院门诊应关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和优化更换尿管的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基层医院;门诊;尿管更换;护理体会
留置尿管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是基础护理常见的操作技术之一[1]。长期留置尿管易导致尿路感染,尿管堵塞、脱落等并发症,需定期更换尿管[2]。对于基层医院来说,门诊更换尿管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本文将就基层医院门诊更换尿管的护理体会进行综述,为临床更换尿管护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泌尿系统变化
老年人泌尿系统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免疫系统等会发生显著改变,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泌尿健康[3]。主要表现在:
(1)形态结构的改变:肾脏的体积会缩小、重量减轻;肾小管的长度、容积或肾小球的表面积会有所减少或变短;尿道出现改变,男性可因前列腺增生或炎症等原因而出现压迫梗阻,女性可能因雌性激素的缺乏,出现尿道口充血肥大,粘膜出现皱褶或狭窄等导致狭窄等。(2)功能改变: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的再吸收和排泌功能下降,肾脏的尿浓缩、稀释或酸化功能减弱,肾血流量减少,肾脏调节人体水代谢平衡功能下降,膀胱的容量减小,可能因多种原因(前列腺增生,炎症、结石等)而出现排尿困难等。(3)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老年人免疫系统的功能会逐渐降低,更容易受到感染,而泌尿系统感染在老年人中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女性,激素水平分泌下降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率增高。(4)雌激素缺乏: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缺乏,可能会导致尿路梗阻,与尿道黏膜变薄、阴道上皮萎缩等有关,雌激素的缺乏还可能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5)其他原因:老年男性可能因为前列腺增大、肿瘤、膀胱颈肥大或挛缩等问题,导致排尿不良或细菌滞留。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因为脑血管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减退,表现为排尿无力。此外,逼尿肌功能低下、腹壁松弛、尿潴留不明原因等也可能导致排尿不良。
二、更换导管护理措施
(1)无菌操作
更换导尿管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以防止细菌侵入尿道,引发尿路感染[4]。在进行更换之前,要确保手部清洁,穿戴无菌手套和口罩。此外,保持外阴部位的清洁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尿道口容易受到粪便和分泌物的污染,因此需要每天仔细清洗外阴,以确保导尿管插入部位的清洁。在更换导尿管时,要尽量减少导尿管与储尿袋接口的安装次数。每次安装都可能增加细菌入侵的风险,因此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在尿液清亮且无尿路感染的情况下,应该避免冲洗膀胱。这样做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并降低与导尿管相关的并发症风险。为了确保导尿管的通畅和引流效果,需要定期检查导尿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如果发现导尿管有扭曲、受压或堵塞的现象,应及时处理,以确保尿液能够顺畅排出。此外,还要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变化,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和处理。
(2)防止尿液潴留、逆流
为了有效防止尿液逆流,放置储尿袋时应确保其位置低于膀胱。这样做可以借助重力作用,确保尿液能够顺畅地流出,而不是逆流回膀胱。每次放尿后,务必使用酒精棉球对储尿袋的放尿口进行消毒,消除可能存在的细菌,防止尿路感染。消毒后,应迅速拧紧放尿口,确保其密封性,以防止尿液外泄和外界细菌的侵入。在导尿管留置期间,患者的尿液情况是反映其泌尿系统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医护人员应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如果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或有结晶,这些都是尿路感染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使用抗生素或更换导尿管,以降低感染风险。为了更好地监测尿液状况,每周进行一次尿常规检查,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细菌数量,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患者的泌尿系统健康。
(3)尿道口护理
对于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尿道口的护理非常重要,由于尿管在尿道中留置时间较长,尿道外口处于开放状态,这使得细菌容易沿着尿管逆行感染尿道甚至膀胱。为了有效预防这种感染,通常建议每日使用碘伏对尿道外口进行消毒,每日至少两次消毒尿道外口,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的风险。在消毒时,应注意彻底清洁尿道口及其周围的区域,确保没有残留的分泌物或污垢。除了尿道口的护理,患者还需要注意多饮水、多排尿。多喝水可以增加尿液的生成,使尿液保持稀释状态。同时,尿液的冲刷作用可以减少尿管中滞留的致病菌,进一步降低感染的风险。排尿时,建议患者尽量排空膀胱,避免残余尿液滞留在尿管中。
三、更换导管后健康宣教
(1)保持尿管通畅
尿管是尿液排出的通道,如果尿管不通畅,尿液无法顺利排出,会导致尿液滞留,增加感染的风险。为了防止尿管脱出、扭曲、受压,切勿用力牵拉,这样不仅可能损坏尿管,还可能对尿道造成损伤。因此,保持尿管的通畅和稳定非常重要。要确保尿管固定良好,不受过度牵拉或压迫。
(2)集尿袋及引流管的位置
集尿袋和引流管是尿液排出的收集和引流装置,其位置应该始终低于耻骨联合,这样可以利用重力的作用,防止尿液反流。如果集尿袋或引流管被压迫或位置不当,可能会导致患者尿液无法正常流出,甚至引起逆行感染。因此要确保集尿袋和引流管放置在合适的位置,避免受到压迫或扭曲,一旦发现引流不畅或尿液反流现象,应及时调整集尿袋和引流管的位置,紧急情况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3)尿管脱出的处理
尿管意外脱出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如果尿管意外脱出,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医护人员,以便他们可以评估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建议或处理。患者不要试图自行重新插入尿管,以免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发生更严重的感染。
(4)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帮助冲刷尿道,减少细菌的滞留,建议每日饮水量在2000-2500毫升之间,可以分为多次饮用,同时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5)会阴部的清洁
每日早晨和晚上,可以使用0.5%的碘伏棉球轻轻擦拭尿道口周围,从而减少细菌的数量,降低感染的风险。与此同时,要注意勤换内裤,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
四、结语
基层医院面对都是农村患者需要留置导尿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截瘫,尿失禁,尿储留,肿瘤患者,考虑到成本和经济因素,通常使用经济型尿管。尿道黏连的橡胶尿管在润滑剂充分接触作用下分离,缓慢拔出以避免损伤尿道,并且是一个护士单独无菌操作执行,因此需要准备好材料,评估预估患者的尿道情况,提前准备好材料应对拔尿管和插尿管遇到的各种各样可能的情况。,此外,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有限,患者的经济条件、文化教育程度以及家属的照顾能力都可能受到影响,许多患者在家中缺乏足够的护理,如喝水不足和清洗条件的限制,导致尿管堵塞和漏尿问题,当这些问题出现时,家属才会带患者到门诊更换尿管,接受学习医护人员的健康宣教知识接受的能力普及度低。
因此,基层医院门诊在更换尿管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通过合理的更换频率、选择合适的尿管型号和插入技巧,以及全面的护理教育,可以提高留置尿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需关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和优化更换尿管的护理流程
【参考文献】
[1]荣芳,郭洁,刘世巍等.2019年-2021年某院关节置换术后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病案,2023,24(11):104-107.
[2]范庆敏.尿管持续引流在颅脑损伤长期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11):79-80.
[3]李诗霞.预防控制相关护理在老年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逆行性感染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23,44(09):2696-2698.
[4]吕静玉,黄爱筠,徐雪影.应用尿常规指标指导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尿管更换[J].黑龙江中医药,2023,52(0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