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兼得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言意兼得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邓莹珺

广西防城港市桃花湾中学  538001

摘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而言意兼得的教学理念则在此背景下崭露头角,强调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文字表面的意义,更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情感、意境和思想。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言意兼得的策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语言内涵,培养其深度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言意兼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注重对文字表面含义的理解,忽视了学生对文本深层次理解和情感体验的培养[1]。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容易陷入“机械式”阅读,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的记忆和复述,难以领会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表达。言意兼得的理念弥补了这一不足,提倡在阅读中注重言(语言表达)与意(深层含义)的融合,以实现更全面、深刻的阅读体验。

一、强调学生诵读积累,促进语言模块化

选取经典文本进行诵读:教师精心挑选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或优秀课文,鼓励学生进行诵读。这些文本是诗歌、散文、寓言等,具有艺术性和教育性。通过诵读,学生不仅能够熟悉优美的语言,还能深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意图。教师组织诵读比赛、朗诵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注重重复与模仿练习:针对诵读,教师应注重重复与模仿练习。通过反复的诵读和模仿,学生逐渐熟悉文本的语言结构和节奏,形成对语言的模块化记忆。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到细节,逐渐领会文本的韵律和情感[2]。同时,鼓励学生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培养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开展课外诵读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诵读活动。这包括在家庭环境中、课外读书活动中或社区朗诵比赛等场合,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将诵读付诸实践。这种在不同场景下的诵读练习,有助于学生更加自然地将所学语言模块化,提高他们的朗诵技巧和语言流畅度。

二、强调知识迁移运用,促进语言结构化

拓展课内外联系:教师通过拓展课内外的联系,促进知识迁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和阅读策略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例如,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或情景,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解答和思考,从而将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启发跨学科思维:教师设计一些跨学科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比如,在科学、社会等课程中引入与语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或思维活动,让学生跨学科地运用语文知识[3]。这种跨学科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促进知识在不同领域的迁移与应用。

设计综合性任务:教师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任务和项目,要求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任务是口头表达、书面写作、小组讨论等形式,要求学生综合运用阅读、写作、表达等语言技能。通过这些任务,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促进语言结构化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三、把握阅读文本内容,注重读言体意

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而不仅仅是表面意义。通过提出问题、讨论或者分析文本的细节,激发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例如,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意图以及背后的思想,培养他们从多角度理解文本的能力。

关注文字言辞和表达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字言辞和表达方式,即所谓的“言”。通过分析文中的词语、句式、修辞手法等,让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技巧和特点[4]。这种分析让学生更加敏感地感知和欣赏语言之美,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

注重情感共鸣与阅读体验:教师应鼓励学生注重情感共鸣,即所谓的“意”。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建立情感联系,体验其中的情感变化和感悟。通过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对文本的情感认同和深度理解。

四、营造阅读教学氛围,领会文章深意

创设丰富的阅读氛围: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创设丰富的阅读氛围,如布置阅读角、举办阅读分享会、展示优秀作品等。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营造出有利于学生沉浸阅读的环境。同时,教师也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引导深度阅读和思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解。通过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开展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思想。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情节、人物、主题等,从而促进他们领会文章的深意。

鼓励个人感悟和创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的深意,教师鼓励学生展开个人感悟和创作[5]。设计一些写作任务或创作活动,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解读文本,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体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意蕴,并且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语言内涵

设定启发性问题:教师通过设定启发性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在阅读课程中,提出与文章内容、情节或主题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文本的内涵和意义。

探究式学习活动:教师设计一些探究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语言内涵。例如,设置小组讨论、阅读任务或文学作品分析活动,让学生自主合作,从多角度思考和探讨文本。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内涵。

结语

综上所述,言意兼得的教学理念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强调言与意的结合,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感悟文本。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字表面意义走向深层内涵,培养他们的阅读深度和情感体验能力。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辨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锻炼。言意兼得的应用策略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和阅读水平的提升。这一理念的推广能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新的启示,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语言之美,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参考文献

[1]傅玉妹."言意兼得"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家长(上半月), 2021, 000(006):99-100.

[2]骆婉琼.基于言意兼得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1(12):27-28.

[3]张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追求言意共生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三四年级版), 2021, 000(001):17.

[4]李娜,梁慧慧.言意兼得:基于语用视角的词语教学策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语用点选择与开发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 2022(13):3.

[5]郭宝玉.联结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2021.DOI:10.12294/j.1673-0992.2021.08.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