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医学视角下心血管系统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整合医学视角下心血管系统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探析

王晓芳,陈津禾,杨艾,汤青霞,刘永思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系统基础医学的教学质量,文章采用文献总结、案例分析等方法,从整合医学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入手,从理论课程整合、实验课程整合、教学评价指标3个方面,阐述了整合医学视角下心血管系统基础医学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希望通过本文,为实际教学活动提供参考,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心血管系统;基础医学;整合医学;教学模式

1.整合医学教学模式概述

我国医学高校整合课教学改革,最早可溯自1995年6月原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发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医药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全国医学院校要深化医学教育改革,鼓励探索开展“基于器官/系统的整合式教学和基于问题的小组讨论式教学”[1]

心血管系统基础医学采用整合医学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医学生为中心,将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4门学科内容进行融合,要求教师探讨制定授课计划,从学时、教学任务分配、教学大纲等方面体现内容整合。二是同步开展实验教学体系整合,围绕《器官系统形态学实验》、《器官系统机能学实验》等实验课程,形成器官系统整合实验教学方案,既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又彰显整合课程的特点和优势。三是“教”与“学”整合,在教学中积极推进PBL为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临床思维能力。

2.整合医学视角下心血管系统基础医学教学方法

心血管系统课程整合设计,以人体心血管系统的特征性疾病为基础,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按照形态结构-功能-疾病-药理认知规律组织内容,系统阐述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组织形态特点、功能特点、心血管系统疾病及临床用药。教学方法介绍如下:

2.1 理论课程整合

整合课程负责人通过会议讨论及文献研究,对相关学科的心血管内容汇总,依据各自特点重新整合,形成符合认知规律、内容更为连贯、有严密逻辑结构的功能模块,呈现给学生相对独立却又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理论体系。理论课程分为6个功能模块,见表1。

表1  心血管系统区段理论课功能模块及课时表

功能模块

学科

章节

内容

计划学时

开设学期

心血管形态结构

系统解剖学

1

心血管系统

8

1

系统解剖学

2

淋巴管系统

6

冠脉循环及相关药物

生理学

8

器官循环

1

1

药理学

9

抗心绞痛药

2

2

心血管正常功能、相关疾病及药物治疗

生理学

10

心脏的泵血功能

2

1

生理学

11

血管生理

2

1

生理学

12

血管活动的调节

1

1

病理学

13

高血压

1

2

药理学

14

抗高血压药

2

2

病理学

15

动脉粥样硬化

2

2

药理学

16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2

2

心力衰竭及相关药物

病理学

17

心血管疾病、心功能不全

1

2

药理学

18

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2

2

心血管其他疾病

病理学

19

休克

1

2

第一,心血管形态结构。该部分课程主要由解剖和组胚教师讲解,使学生对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以及发生过程产生全面认识。

第二,冠脉循环及相关药物。冠脉循环为心脏提供能量,冠脉受阻会引起心脏缺血进而发生心绞痛,学生迫切想知道心绞痛的处理和应对方法。面对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此时讲解抗心绞痛药物能事半功倍,通过整合教学将药理学与生理学结合起来,提高知识学习的连贯性和授课形式的活泼性[2]

第三,心血管正常功能、相关疾病及药物治疗。在前两个模块的基础上,心脏的泵血功能及血管活动调节的学习,能让学生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清晰完整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以及抗高血压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治疗靶点,以保证知识学习的连贯性。

第四,心力衰竭及相关药物。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终点是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后的补救措施就是使用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如此教学既符合逻辑、又环环相扣,能让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

2.2 实验课程整合

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实验教学的不可或缺,实验课整合过程中去掉重复实验项目,将新增和保留的实验分为2个功能模块,见表2。

表2  心血管系统区段实验课课时表

功能模块

学科

实验名称

计划学时

开设学期

形态学

系统解剖学

心脏示教

1

1

系统解剖学

动脉示教

1

1

系统解剖学

静脉和淋巴示教

2

1

机能学

生理学

血压测量、心音听诊及心电图检查

2

2

生理学和药理学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及神经系统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4

2

病理学和药理学

急性失血性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实验性治疗

4

2

2.3 教学评价指标

一是课程考试成绩。参照各学科整合课程的对应章节学习要求及考试要求,分别在第1学期、第2学期课程结束时,组织整合课程的带教老师集体出题考试,总分100分,统计学生的考试成绩。

二是实验课教学评价。设计“实验课堂记录表”,对每个实验学生进行评价和打分,记录实验考核情况。根据学科特点,对不同学科实验采用不同考核标准,使用“优秀”、“达标”、“不达标”3个等级进行最终成绩评定及补考。

三是学生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①对教师授课方法的认可度及相关建议;②整合授课形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程度;③以器官为中心的授课形式下,学生对各学科内容的掌握程度;④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相关问题的能力。

四是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为学生发放心血管系统整合教学内容的活页式教材,随手记录各学科知识点、学习感悟、病例分析与讨论等内容。在每个学科模块结束后,由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另外,建立教师评价标准体系,从主动积极思考、针对性发言、培养医学素养、提高综合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3]

3.整合医学视角下心血管系统基础医学教学成果

3.1 提高授课效率和学习质量

通过整合教学,既让不同学科产生密切联系,又简化了教学知识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当于学科间知识的优化组合。如此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培养学生的大临床思维意识,授课效率和学习质量显著提高。

3.2 不断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

通过整合教学,打破了学科边界围挡,能让教师迅速充电赋能。只有教师自身成为一本医学百科全书,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全科医生和全科护士。另外,“互联网+”、PBL、案例教学等方法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器官系统知识的融会贯通,还能推动教师的教学能力多维度提升[4]

3.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整合教学坚持实用性、启发性原则,综合运用案例分析与讨论、情景模拟、PBL等多种启发性、交互式的课堂教学模块,打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一言堂”模式,增加了教学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实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心血管系统基础医学知识采用整合医学教学模式,符合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需求,能提高授课效率和学习质量,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和教师的执教能力提升均具有重要价值,可在医学高校中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裴静娴,钟赟,莫沛,等.心血管系统整合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5-9.

[2] 闫莉,郭潇潇,王婧,等.CBL教学法在北京协和医学院4+4医学试点班心血管系统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1,41(10):1538-1541.

[3] 刘宇,师锐赞,张轩萍,等.基于混合式教(导)+学模式重构心血管系统整合课程[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8):539-541.

[4] 李蕾,洪涛,陈江天,等.心血管系统整合课程中疾病模块化集体备课的应用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2,42(5):417-421.

基金项目:昆明卫生职业学院2023年校级科研课题项目基金 (JY2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