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 甘肃省 定西市 743000
摘要:黄土地区位于我国的黄河流域,以其特有的地质和气候条件而闻名,黄土地区在交通建设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黄土地区的公路水毁病害极为严重。黄土地区地质特殊,土壤呈现出高度侵蚀性和易溶性,极易导致地质灾害,如滑坡、塌方等问题。本文分析了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病害的成因,并结合黄土地区的特点提出了对应的处治措施,为黄土地区公路稳定性的强化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水毁病害;黄土地区;成因;处治
前言:黄土地区是我国特有的生态环境之一,然而,其特殊的土壤性质以及气候特征使得公路水毁问题日益突出。在黄土地区,地貌起伏较大,土层多为黄土,其质地松散、易发生流失,加之降雨不均匀,使得公路水毁成为该地区交通基础设施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深入研究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病害成因,探讨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于该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的特点
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独特的地质和气候条件下,交织着复杂的自然与人为因素,形成了一系列引起公路水毁病害的突出特征。具体而言,黄土地区的地质结构极为独特,土壤呈现出高度侵蚀性和易溶性,使得公路基础容易受到侵蚀、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影响,进而引发水毁问题,该地区降雨分布不均,雨量集中,且降雨强度大,容易导致地表水迅速流失,形成强烈的径流,加剧了水毁病害的发生。同时,气温较高,蒸发强烈,土壤水分极易蒸发失去平衡,增加了土壤的干裂和脆弱程度,使得公路基础更加脆弱,容易受到水毁影响。
此外,黄土地区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干扰也是水毁病害的重要因素,过度的土地利用、采矿等人为活动导致土地退化,使得公路基础变得松散,不利于抵御水毁的侵袭。因此,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病害的特点在于地质易侵蚀、气候降雨不均、土壤易干裂,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该地区公路水毁问题的突出表现。
2 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病害成因分析
2.1 地质条件
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病害的成因深受地质条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该地区独特的地质结构和土壤特性上,黄土地区的地质结构复杂,土层呈现出明显的分层性和不均匀性,这使得公路基础在不同地质层面受力不均,易发生沉降和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而引发水毁病害。
土壤的高度侵蚀性和易溶性也是导致水毁的重要原因,降雨冲刷和渗透使得土壤失去稳定性,进而削弱了公路基础的抗水毁能力。此外,黄土地区土层中含有大量粘土矿物,使得土壤易发生膨胀-压缩变形,对公路基础产生巨大的变形应力,增加了水毁风险。综合来看,地质条件在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病害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使得公路基础更容易受到侵蚀、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影响,成为水毁问题的根本原因。
2.2 气候影响
黄土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降雨分布不均、雨量大和降雨强度大等方面。首先,降雨分布不均使得水分在地表流失不畅,形成了易于引发水毁病害的地质条件。其次,黄土地区的降雨量相对较大,降雨时段集中,这加剧了地表径流的强烈程度,增大了公路基础受水毁侵袭的风险。特别是在暴雨等极端气象事件的影响下,公路容易受到洪水的冲击,使得水毁病害更为严重。另外,该地区气温较高,蒸发强烈,土壤水分容易蒸发失衡,导致土壤干燥和脆弱,增加了公路基础受水毁破坏的概率。综合来看,气候因素在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病害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不利影响表现在降雨不均、雨量大、降雨强度大和气温较高等方面,使得公路基础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水毁的威胁。
2.3 人为活动
在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病害的成因分析中,人为活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黄土地区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过度的开发和采矿等行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了大片土地的过度开垦和覆盖,破坏了原有的植被覆盖,使得土壤暴露于外部环境,加速了水分的蒸发,削弱了土壤的保水能力,从而增加了水毁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大规模的采矿活动引起了土地沉降和变形,使得公路基础失去稳定性,更容易受到水毁的侵袭。与此同时,过度的土地开发和建设也加速了土地的退化,使得土壤质地松散,降低了公路基础的抗水毁能力。综合来看,人为活动对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病害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破坏了地区原有的生态平衡和地质稳定性,使得公路基础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水毁的危害。
3 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病害成因的处治措施
3.1 地质治理
黄土地区地质治理的措施应包括植被覆盖、坡面保护、支护结构建设、科学规划和监测系统的建立等多方面手段,以综合提升公路基础的抗水毁能力,从根本上减缓土壤侵蚀,加强公路基础的稳定性,有效预防和治理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病害,为提高交通运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土地区应通过植被恢复和坡面覆盖等方式加强地质结构的稳定性,形成保护覆盖层,降低地表土壤的侵蚀和流失风险,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设计和建设支护结构,加强公路基础的抗水毁能力,防范地质灾害的发生。此外,科学规划和选择路线,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减少公路受到自然地质条件的不利影响。地质勘测和监测系统的建立也是地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地质问题,确保公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 防洪排水
防洪排水是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病害成因的重要治理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和环保手段,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雨水对公路基础的冲击,有效降低水毁病害的发生风险,提高交通运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使防洪排水成为黄土地区公路水毁治理的重要策略,为建设更加稳健的交通基础设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是防洪排水的核心,通过合理设置排水沟、渠道和拦砂坝等设施,能够有效引导和分散降雨引起的地表水,减缓水流速度,减轻水毁对公路基础的冲击。此外,在加固技术与材料选择上,采用透水铺装和透水材料,提高路面的透水性,有助于快速排除雨水,减少水毁的发生概率。此外,建设生态湿地和雨水花园等绿色基础设施,能够吸收雨水、减缓径流速度,同时提升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3.3 构建林地屏障
植被能够抑制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减缓地表水流速度,从而有效降低地表径流对公路基础的冲击,并且树木的根系能够加固土壤结构,减少土壤侵蚀和松动,提高公路基础的抗水毁能力。同时,植被对雨水的吸收和蒸发也能够降低地表水分的集中程度,减缓水毁病害的发生概率。与此同时,构建林地屏障有助于改善地区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公路工程提供自然的保护屏障。具体而言,构建林地屏障是一项综合性的生态治理措施,能够在根本上改善黄土地区的水土保持状况,减轻公路水毁病害的威胁,基于科学合理的植被恢复和林地建设,能够实现公路基础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发展,为黄土地区公路水毁治理提供可行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结语:综上所述,黄土地区公路水毁问题是地质条件、气候影响和人为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地质条件的不稳定性使得公路基础易受侵蚀、沉降等影响,而气候因素如降雨不均和雨量大则加剧了水毁病害的发生概率。同时,人为活动的不合理干扰更使得土地退化,增加了公路基础受水毁侵袭的风险。针对这些问题,地质治理、防洪排水、构建林地屏障等综合性的治理措施被提出。通过加固地质结构、优化排水系统、构建植被屏障等手段,可以有效减缓水毁病害的发生,提高公路基础的抗水毁能力。
参考文献:
[1] 汪生贵.湿陷性黄土地区水毁的危害及防治[J].青海交通科技, 2006, 000(003):48-49.DOI:10.3969/j.issn.1672-6189.2006.03.025.
[2] 王勇.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措施[J].大众标准化, 2023(2):25-27.
[3] 李俊,李家春,尹超,等.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灾害防治[J].交通企业管理, 2012(06):63-65.DOI:10.3963/j.issn.1006-8864.2012.6.026.
[4] 张昌兴.黄土地区高速公路水毁病害特点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1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