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济南市 271100
摘要:创新能力是生物制药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当前生物制药教学中存在着实践教学薄弱、创新意识培养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从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营造创新氛围、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生物制药教学改革的路径,以期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突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生物制药人才。
关键词:创新能力;生物制药;教学改革
引言:随着生物技术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生物制药产业日新月异,对相关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能力已成为生物制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当前生物制药教学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动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提升乏力。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生物制药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课程是教学的核心要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生物制药专业要树立“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课程理念,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创新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1]。在夯实数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基础的同时,及时更新专业课程内容,吸收学科前沿,反映产业动态,提升课程的先进性和时效性。增设创新思维训练、学科交叉融合等拓展课程,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创新灵感。
课程内容要加强创新方法的渗透。在基础理论教学中融入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设置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在专业课教学中补充药物创新研发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开设学术前沿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介绍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进展,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2]。例如,在生物化学课程中融入药物设计的前沿进展,引导学生探索蛋白质结构与药物活性的内在联系;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补充基因工程药物开发案例,启发学生运用分子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物制药专业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系统设计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平台。
实验教学要紧跟学科前沿,持续更新实验项目和内容。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购置先进实验仪器设备,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让学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实训教学要加强校企合作,共建联合实训基地,开展项目制教学,让学生参与真实的药物研发项目,提升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实习教学要拓宽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渠道,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了解行业企业的技术需求,积累创新实践经验。
学校要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创新性实验。支持学生申报专利,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实验室开放共享,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实践机会。例如,围绕抗体药物开发设置综合实训项目,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掌握抗体工程技术,提升动手能力;联合制药企业设立创新实践基地,学生深入一线,参与新药研发,积累创新实践经验。
三、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制定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政策,在学分认定、评优评奖等方面向创新实践活动倾斜。成立大学生创新社团,定期开展学术沙龙、创意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搭建跨学科交流的平台,促进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碰撞,催生创新的火花。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设置创新奖学金,表彰在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以榜样的力量感召更多学生投身创新实践。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广泛开展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科技文化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前沿讲座,带领学生领略学科发展的最前沿。组织参观优秀药企,让学生感受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的脉搏。开展创新职业生涯教育,邀请杰出校友分享成长历程,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例如,举办“生物制药创新论坛”,邀请知名药企研发总监作报告,分享新药研发的宝贵经验;开展“我与新药有个约会”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新药研发一线,了解药品研发流程,拉近专业学习与职业理想的距离。
四、完善评价机制,重视创新能力考核
一是强化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项目研究等环节的表现纳入考核范围,重点评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表现。改进考核方式,采用实验报告、调研报告、学习笔记等,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养成科学思维。二是拓展评价主体。吸收行业专家、企业导师等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听取多方意见,以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建立学生自评、互评机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意识和能力。三是优化学业评价标准。在课程考核、毕业设计(论文)评价中,加大创新能力评价的权重,将新颖的想法、开放的思维、批判的精神等纳入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例如,在生物制药专业课程考核中增加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在毕业设计(论文)评价中突出创新性指标,考察选题的前沿性、研究方法的创新性、成果的应用价值等。
结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扎实学识和过硬本领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人才,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面对日新月异的生物制药产业,高校必须牢牢把握创新能力培养这一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平台、文化氛围、评价机制等方面精准发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生成搭建舞台、提供沃土。
参考文献:
[1]陈云雨,刘晓平.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生物制药教学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8):643-646.
[2]刘波.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生物制药教学改革与实践[J].当代化工研究,2019(2):199-200.
基金项目:2024年山东省职工与职业教育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2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