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生收纳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9
/ 2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生收纳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宛建新

(深圳市光明区李松蓢学校, 广东深圳, 518106)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当前小学阶段的教育当中更注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逐渐提升,人均占有物品的数量也出现了增高,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收纳习惯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劳动教育的一方面,也是德育的一方面,能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意识,促进其思想品德的发展。近年来“互联网+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广泛,能够有效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对此,本文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于小学生收纳习惯养成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收纳习惯;互联网+;策略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改善学生的性格、学习、生活规律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都有着积极而又有效的影响[1]。小学阶段是学生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应当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收纳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来说,能够维持日常的秩序、节约时间、提升做事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当前“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教师要能够抓住“互联网+”的机遇,探究和创新小学生收纳习惯养成的策略。

一、设置线上线下结合德育劳动课程,培养收纳意识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网络购物的普及,可以说人们正处于物品大爆炸的时代,在日常生活当中物品占的空间越来越大,而物品多就需要进行收纳[2]。但是收纳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或者小学生天生就具备的,还需要通过学习去掌握各种收纳技巧,来有效的收纳物品。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来说,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应当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能力素养进行培养。在培养小学生收纳习惯这一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时,教师也要发挥好“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德育劳动课程,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收纳意识,让小学生具备相应的收纳能力。

首先,在线下课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立相应的德育劳动课程,让学生切实学会收纳自己身边的物品。例如,由教师带领学生对于教室内的各类物品进行收纳,让学生能够正确摆放教室内的各种物品。在此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教会学生在不同的收纳区域标注上名称,例如卫生打扫工具区、教学工具区、班级图书区、物品存放区、失物招领区等等,按照相应的区域名称对于班级内的各种物品进行收纳。

其次,在线上课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各类收纳小技巧的视频,通过微课视频的制作来教会学生如何收纳。对此,教师可以建立相应的线上劳动小知识学习平台,发布和推送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收纳技巧小视频,例如制作“怎样快速整理好书包”、“怎样整理卫生工具”、“教你制作一个玩具收纳箱”等等视频,并将这些视频通过相应的学习平台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利用这些学习到的知识完成收纳行为,形成相应的收纳意识。

二、促进学生交流讨论收纳技巧,调动学生收纳兴趣

“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开展相应的劳动教育,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以此来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引导学生就收纳技巧进行相应的讨论,让学生们互相分享收纳经验,学习收纳技巧,从而调动起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收纳的兴趣,促进收纳习惯的养成。

对此,教师可以建立相应的沟通交流平台,并在其中设置相应板块。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视频号或者公众号上,设置“家务小能手”板块,并在这一板块当中设置各种话题的讨论区,将“收纳”也放在学生讨论的话题当中,让学生能够就收纳这一问题,进行相应的交流。例如,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收纳成果在这一区域进行展示,并分享自己的收纳经验,教师可以就学生的收纳能力进行肯定,并引导其他学生向这位学生学习,总结学生在交流讨论过程当中,所探讨的收纳技巧,让学生通过收纳劳动来获得相应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更愿意参与收纳,对于收纳产生兴趣。

三、设立线上线下结合奖励机制,强化良好收纳行为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想要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进行正向的激励是能够起到良好效果的。对此,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设置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奖励机制,让学生只要进行收纳这一行为时,就能够及时得到相应的反馈,通过正向激励的方法,来不断强化学生良好的收纳行为,促使其养成收纳习惯。

首先,在线下教师可以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例如,可以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负责其管理班级区域内的所有物品,对于学生的收纳表现进行相应的评价,得分更高的小组能够获得相应的奖励,并获得“收纳小能手”的称号。还可以开展相应的“收纳小知识”竞赛活动,对于能够正确收纳和掌握收纳知识的学生进行表扬,树立相应的学生榜样,让其他学生向这位学生学习。

其次,在线上,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收纳打卡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日常收纳整理好的事物进行“打卡”,每周或者每个月对于收纳打卡次数最多,质量最好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表扬和奖励。同时,学生在完成收纳打卡时,也能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更愿意进行收纳。

四、进行线上线下结合家校合作,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没有良好的收纳习惯往往会导致其在生活当中也缺乏条理性,容易遇到各种生活困难。而家庭作为小学生主要生活的区域,再次开展相应的收纳习惯培养更为重要。对此,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教师促使进行线上线下结合的家校合作,以便于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例如,可以建立相应的家长群,由教师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收纳情况,同时家长也可以给教师反映学生在家庭当中的收纳情况。然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收纳情况建立相应的改善机制,教师可以给家长发布各种收纳技巧的视频和教会孩子进行收纳的方法文章,让家长起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作用,带领孩子一起进行收纳,养成孩子的收纳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抓好小学阶段这一关键时期,立足于小学生行为习惯和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切实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采取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策略,通过设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促使学生交流讨论、建立奖励机制、进行家校合作等等方法,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收纳习惯。

参考文献:

[1]谭慧萱,刘丹.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3(13):64-67.

[2]魏亚峰.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新探索——家居收纳[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0(11):11-12.DOI:10.13617/j.cnki.sxnedu.2020.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