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对分”:一种新型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1
/ 3

“双语对分”:一种新型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

张彦彦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长春,130012

摘要:传统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PAD)是由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2015提出的。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对分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把课时对半分让授课教师占用一半的时间来讲授,而另一半时间则由学生进行讨论,并错开讲授和讨论环节,在讲授和讨论的期间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吸收,从而鼓励师生间”的交互然而实际课堂模式应用于双语课程教学,由于受到双语教学内容及任务难度的影响,传统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提出,针对双语课堂,应当传统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基于心理学的控制感和自我肯定理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教学任务类型和难度分离学生自由选择组合”两种新理念,形成具有特色的“双语对分”模式(BPAD),未来实证研究中应当考察“双语对分”模式相比于传统对分课堂模式在提高学生成就动机和学习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

1.高校课堂双语教学的困境

在大学课程中使用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了当前高校课程设置中的焦点和亮点。双语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以两种语言作为授课媒介对专业知识进行传授,并鼓励学生以双语模式对专业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交流,从而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也增强了应用外语交流的能力[1]。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鉴于在双语教学中,学生必须通过集中注意来选择并抑制不相关语言的干扰,因此双语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学生的认知功能,尤其是注意控制能力和任务转换能力[2]。此外,长期的双语训练也可以延迟认知衰老甚至延缓某些脑部疾病的发展[3]

然而,当前高校以英语和汉语为主要双语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的听说和写作能力水平较差,这一方面导致了大学生对于双语课程存在畏难心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他们的认知误区,错误地把英语教学理解为语言教学,把专业英语课等同于公共英语教学,从而导致无法有效地学习专业知识,进而对于双语教学课程的满意度较低[4]

其次,高校的双语教师多采用传统讲授模式,比如整体教学以板书和课件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低[5]。一些教师甚至将双语教学转变为纯粹的读英文课件或是纯中文讲授辅以英文课件的形式,使得课程教学的质量降低,学生出现较为严重的拖延行为,进而导致课程成绩普遍偏低[6]

此外,专业课的双语教学缺少合适的教材。一方面原版教材虽然语言纯正但阅读量较大且可读性相对较差,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国内的专业外语教材匮乏(例如心理学学科目前市面上仅能找到两本专业英语的教材),且教材质量和难度难以保证。过高和过低难度的教材都会降低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脱离和回避用英语思维学习专业知识的动机[7]

2.传统“对分课堂”教学法的模式和潜在的问题

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在2015年设计并提出了“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8]。该模式把教学分离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过程(简称为PAD),分别对应着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外独立学习和完成作业和课堂讨论与交流三个环节。PAD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课时对半分开,一半课时交由教师进行讲授,一半课时组织学生课外完成提前布置的思考题目和作业,并再次回到课堂进行交流讨论,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也从时间上把讲授和交流错开,使得学生在期间能够充分对知识进行吸收和掌握[9]

大量研究发现了PAD教学法的积极效果。例如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效能感[10]、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11],并可以通过增加成就动机水平来减少拖延和提高学习成绩[12]。但自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以来,也无法回避一些潜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空间。这种模式在普通课程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但在双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亟待开发,且传统的对分模式在双语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相对于普通课程,利用外语进行有效交流的难度较高、学生外语能力的异质性水平较大,这就使得教师很难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进而抑制和阻碍了PAD中的D(讨论)模块任务的实现,阻碍了整体对分模式发挥功效。又如,在A(内化吸收)模块中,受制于外语阅读水平,学生在进行课外独立学习时仍然主要依赖于中文材料的搜索和整理,再利用翻译软件进行翻译来完成作业,这就失去了双语教学的价值和意义。综上,笔者认为在双语课程教学中,应当有针对性的对传统对分课堂模式进行改革,使其更适用于双语教学环境。

3.“双语对分”模式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通过自我肯定提高控制感

心理学家White年提出了控制感的概念,认为个体的控制感(perceived control)是指个体认为周围发生的事件在可控的范围内

[13]。控制感是许多行为结果的重要预测变量,比如幸福感、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等。控制感高的个体具有较高的主体性,而控制感缺失则会导致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问题。郭昫澄和郭永玉等进一步提出了社会情景中的控制感,指出当个体处于某种低控制情景中,并认为通过自身的努力无法实现目标时,会对自我进行调节来接受并适应环境(即次要控制)[14]。例如个体可以通过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的办法来维系自我概念整合和维持自我价值水平,从而起到控制感补偿的作用。

Steele提出了自我肯定的理论[15],认为个体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时,一般会针对某个特定方面进行比较,如果个体感觉自己在这个方面不如他人时,就会产生自我概念威胁,即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但此时个体可以通过肯定和强化自己其他方面的优势来维系自我概念和降低威胁感。例如当个体自身的外貌受到威胁时(我不如别人好看),可以通过肯定自己的性格特征(我性格积极乐观)和行为表现(我乐于助人)等方面来对自己进行认可。

基于“控制感”和“自我肯定”的理论视角,学生在双语课堂中容易感受到低控制感,当个体觉得自己不如其他人时,可以通过自我肯定其他方面的优势来降低自我概念威胁水平。例如在布置课堂作业时可以实行“教学任务类型和难度分离”,将课堂教学任务分成不同的类型(听、说、读、写)和不同的难度(低、高),由学生“自由选择组合”来完成两项作业(例如低难度听力作业和高难度写作业;或是低难度表达作业和高难度阅读作业)。这样当学生在完成高难度任务时缺失的控制感可以通过同时完成低难度的任务来进行补偿,并可以通过自我肯定低难度任务的方面来维持自我概念整合和自我价值。

综上,本文认为针对双语课堂教学中由于畏难心理而导致的学生低课堂参与度和低学习动机的问题,可以采用对传统“对分课堂”(PAD)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基于心理学的控制感和自我肯定理论,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教学任务类型和难度分离”和学生“自由选择组合”两条路径,进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双语对分”模式(Bilingual PAD, 即BPAD),在双语课堂这种低控制情景中,通过自我调节和自我肯定来提高学生的控制感,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互动与交流,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未来研究中应当发掘和检验“双语对分”的作用机制,进而更好地推广这种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春湘、罗武胜.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3),45-47.

[2]林春洋.认知、文化、全球化:理工科院校双语教学的内涵思索[J].教育现代化,2019,6(85):304-306.

[3]Gallo F, DeLuca V, Prystauka Y, Voits T, Rothman J, Abutalebi J. Bilingualism and Aging: Implications for (Delaying) Neurocognitive Decline[J].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2022,16:819105.

[4]宝力道, 姚庆智, 肖红梅.生物学科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136-139.

[5]余纯.高校双语教学改革探究——以利息理论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3,9(24):137-140+144.

[6]陈园园.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职业本科双语课程建设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19):146-148.

[7]王超锋.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示范性”标准解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01):45-46.

[8]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9]徐梦洁,张学新.基于对分课堂的美育教学新模式及其实践[J].南京社会科学,2021(08):139-145.

[10]陈瑞丰,张学新.“学堂”or“教堂”——用对分课堂破解从知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的困境[J].上海教育科研,2019(12):59-64.

[11]胡赟,王钰婷.基于对分课堂的医患沟通教学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5(20):103-107.

[12]张彦彦.双语课程中的对分课堂教学法对减少大学生拖延和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J].教育生物学杂志,2020,8(02):118-122.

[13] White, R. W. Motivation reconsidered: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e. Psychological Review,1959,66:297-330.

[14] 郭昫澄、郭永玉. 社会情境中的控制感. 心理科学进展 , 2012,20(11): 1860-1868.

[15]Steele, C. M. The psychology of self-affirmation: Sustain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self.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821Social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the self: Perspectives and programs (pp. 261–302)Academic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