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养生的奥秘,你知道吗

/ 1

中医艾灸养生的奥秘,你知道吗

左媛

乐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在我国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中,艾灸属于传统中医疗法,广泛运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病症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艾灸对于很多人而言是陌生又熟悉。熟悉是因为它经常被人提及,而对于本身注重养生的人更是再熟悉不过了;陌生是因为大多数人嫌它麻烦,很少使用它,因为不像按摩那样方便,不具有更强的普及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艾灸养生的奥秘。

艾灸的功效

温经散寒:中医学说中气血、津液是机体生存主要物质,运行于周身;经络是气血运行之所,如果机体经受寒邪入侵,就会造成经络受阻,通行不畅;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的活跃位置。艾叶主要具备温辛功能,而艾灸又是以温热刺激于穴位,当灸法利用穴位把热量渗透于经络、肌肤直至全身,就可以获取温经散寒的效果。

行气通络:经络遍布人体的全身,内行于诸个脏腑,外分布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人的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如果一个人遭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袭,这些邪气就会造成人体或局部的气血凝滞,阻碍经络运行,从而产生肿胀疼痛等系列症状以及造成相关功能障碍。艾灸于对应穴位,能够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等的作用。

补益元气:元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肾精中生化,采用艾灸法可以补益元气。命门穴是生命的门户、元气之根,运用艾条对此穴位灸,可以达到滋阴、温肾、壮阳等的效果。

扶阳举陷:阴阳是人之本,如果一个人生病了多是阳气易衰,久病体虚导致卫阳不固,腠理疏松,从而诱发感冒,导致中气下陷内脏下垂。艾灸不但可以益气温阳、升阳举陷,还可以调理脾肾阳虚等症,具有显著的效果。

拔毒泄热:艾灸针对疮痛等症,像乳房红肿等具有显著的效果,艾灸可以温经散寒、清热,对于机体而言能够达到双向调节的作用。

保健养生:传统艾灸法中的艾条采用的悬灸法,操作比较方便又没有创伤,属于独特养生、保健,又具有美容功能的保健方法,从古至今都是受到人们推崇的治疗手段。艾灸借助艾热渗透肌层,循经走脉,起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增强体质、养生保健、美容怡颜的效果。

艾灸的方法

直接灸:选择大小合适的艾炷直接放于皮肤上,这种灸法又可以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瘢痕灸是施灸时需要把皮肤烧伤化脓,痊愈后会留有瘢痕,所以称为“瘢痕灸”,又可以叫做“化脓灸”。施灸时先把需要灸的腧穴涂上大蒜汁,起到黏附和刺激的效果,再选择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火点燃艾炷施灸。施灸时因为火烧灼皮肤,会出现剧烈疼痛,可以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缓解疼痛。临床多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等慢性疾病。无瘢痕灸:不需要把皮肤烧伤化脓,不会留下瘢痕,施灸的时候先在所灸腧穴位置涂少量的凡士林,方便艾炷黏附,再选择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点燃施灸,通常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宜。此种方法可以治疗所有虚寒性疾患。

间接灸:用药物把艾炷和施灸腧穴位置皮肤隔开,常用的有隔姜灸、隔盐灸等。①隔姜灸: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姜片针刺数孔再放置于应灸的腧穴位置,把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灸完之后应该以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为寒邪导致的呕吐、腹痛、腹泻、风寒痹痛等。②隔蒜灸:取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厘米的薄片,蒜片针刺数孔置于应灸的腧穴或患处,再把艾炷放上点燃施灸。此法常用于治疗肺结核、初起的肿疡等症。③隔盐灸:食盐敷于脐部,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温灸器灸:多用铜制金属材质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简称为温简灸。底有尖有平,四周有孔。施灸时,把艾绒或艾柱装入温灸器筒内,点燃后把温灸器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位置熨灸,保持所灸位置皮肤红润为度。可以达到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效果。

艾卷距离灸:艾卷施灸,可以分为温和灸和雀啄灸,这种属于悬灸。温和灸:施灸时点燃艾条的一端,对准应灸的腧穴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熏烤。熏烤让患者局部感受温热感又无灼痛为度,每个位置灸5~7分钟,直到皮肤红晕为宜。雀啄灸:施灸时点燃艾条一端与施灸位置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像鸟雀啄食样,一上一下施灸。也可以选择均匀地上下、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旋转施灸。每个患处灸10~15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

艾卷位置灸:施灸时离皮肤距离大概10~30毫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可以划分为穴位艾灸、局部艾熏、全身艾熏,也是属于悬灸类。①穴位艾灸:点燃艾条一支,放在穴位上方大概10~30毫米的地方熏灸或灼灸,每穴灸的时间约为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没有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度。②局部艾熏:3~6根艾条用胶带捆成一排,放于距离皮肤10~30毫米的地方,做上下来回艾熏。③全身艾熏:全身熏艾条前要多喝生姜红枣桂圆羹,养阳补阴。把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软后备用。根据季节选择适合的艾条捆成一排再点燃。把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点燃成排艾条,跟姜片保持2~3厘米距离,上下慢慢移动,熏30~40分钟。着重熏小腹及肚脐的周围,时间为20~30分钟。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熏大概30~50分钟。全身艾熏的时候,要维持室内温度,千万别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