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融成实验小学 江苏 214000
摘要:在大概念视角下,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旨在通过将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此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增强他们的学科综合能力。
关键词:大概念;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
1大概念的内涵界定
探究大概念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至布鲁纳的教育理论探讨,这位认知心理学巨匠着重强调了学科基础构造的关键性。他相信,学生对学术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持久记忆源于对学科基本构架的理解,这有助于知识间的转化和应用。布鲁纳视大概念为连接学科微观概念的宏观框架,构成了学科结构的骨架,它统合了知识,建立了知识体系。
威金斯和麦克泰在《重理解的教学设计(1998)》一书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大概念的观念,自此,国内外专家对大概念的内涵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并逐步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中。与当前中小学教育中知识碎片化和表面化的现象相比,大概念并非庞杂,而是核心。它既是认知和实践层面的概念,也是一种课程设计策略,同时是学科知识的高级构成。
在当今注重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大概念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它不仅连接了单一学科与跨学科知识,还成为了连接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键。具体来说:第一,大概念代表了最有价值的知识精华;第二,它能整合零散信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第三,大概念能在生活场景中得以应用,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因此,大概念对于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至关重要。
2小学语文学科大概念的价值
2.1助力于小学语文学科观念的建立
学科观念蕴含着以特定学科为基点的认知世界和实践行动的哲学和策略,它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模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大概念代表了语文领域的精华——高层面的知识、观念、技巧和原则,是理解语文本质的关键。因此,正确提炼小学语文单元的大概念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任务,对一线教师既是创新的尝试,也是严峻的挑战。教师一旦领悟到单元大概念,就能主导教材的教学运用,他们的教学行为转变,也将带动学生的学习体验变化。
大概念如同纽带,将小学语文的微观知识点串连起来,创建了不同概念和新旧知识间的桥梁。通过提炼和内化大概念,学生能发展出整体性思维,因为大概念具备高层次、核心地位、深度和适应性,它们“上升”、“下沉”、“聚焦”和“扩散”地统整和扩展单元知识,彰显了大概念的优越性。作为上层和核心概念,大概念的习得标志着学生向专家思维的迈进,它将碎片化的概念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力。
2.2有益于学生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宏观概念在连接语文知识与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在小学语文各阶段的教学中提炼出的宏观概念不仅涵盖了四大核心素养目标,还超越了这个框架,使学生能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能力。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过多琐碎的知识传授,以及学习的肤浅表面化,导致了重视知识获取而轻视能力培养的问题。“宏观概念”的引进和应用,在解决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冲突,以及落实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价值。
首要地,宏观概念的应用推动了教学育人的模式变革。通过宏观概念的教学,师生共同致力于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准备。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的关注点从单纯的知识转向了能力的发展,"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核心任务,注重每个学生的素养培养成为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实践方向。学生理解了宏观概念,就如同拥有了学科知识的生动蓝图,为他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围绕宏观概念构建知识体系和语文观念,并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于具体的生活场景,实现“学以致用”,获取最有价值的知识。
其次,小学语文的宏观概念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发展意义。诺丁斯在《幸福与教育》中强调,幸福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幸福应是教育的目标,而优质的教育则能增进个人和社会的幸福感。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宏观概念建立起的知识间、知识与生活情境间的联系,为学生持续构建知识结构奠定了基础,也是他们未来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促进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持久影响。
3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实施路径
3.1提炼单元主题
语文教育不仅是积累学问的途径,同时也是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关键阶段。小学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结构,通过语文要素展现其工具性,通过人文主题彰显其人文内涵,有效建立了语文知识与日常生活的桥梁。为此,单元主题的设计需融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与学科知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建立两者间的互动,以充分释放语文教学的多元教育功能。
人文主题定为“各地风俗各异,风情万千”,为阅读写作活动提供了独特的学习背景。语文要素则强调“在阅读时辨别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理解作者如何突出重点”以及“写作时注重突出重点,展示特色”。单元内精选的四篇文章与此紧密相关。所以,该单元可将主题凝练为“生动讲述民间风俗的故事”。这个主题既符合文学阅读和创新表达的教学要求,又与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相一致,对整体单元教学规划起到导向作用。
3.2确定大概念
在小学语文的大单元教学中,引入宏观概念有助于深化学科核心素养的实施。这些宏观概念作为教学单元的核心,其选择的精确度和有效性直接决定了教学方向和主要任务,从而主导整个单元的教学进程。教学单元成为承载宏观概念教育的平台,国内研究者提倡利用宏观概念作为桥梁,将课程知识转化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宏观概念教学遵循确定、表达、激活、构建和评估的步骤,旨在将间接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经验,促进他们在学科实践和问题解决中主动学习。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以‘民俗风情’为核心人文主题,通过四个不同节日、民族和历史背景的课文,旨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生活体验,探索民俗文化,同时掌握观察生活和文章写作的技巧,并能将这些技巧应用于自身的创作中。因此,我们可以将本单元的核心教学理念定义为‘叙述一则故事,描绘一种习俗,学会聚焦要点,妥善处理详略关系’。"
3.3确定单元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旨在综合阐述单元主题、关键概念及具体教学内容,其核心是确立清晰的教学期望,确保教师和学生对单元教学的要求有共同的理解。自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学目标已从独立的三维目标演变为关注核心素养的整体框架,旨在促进学生的语言经验和多元语文技能的同步提升。依据学生知识习得的阶段性,可以构建一个逐步深化的学习路径:首先,通过“掌握知能”的短期目标,使学生获取基础事实知识并学会应用;其次,通过“理解意义”的中期目标,鼓励学生提炼知识,激发创新思维;最后,通过“学会迁移”的长期目标,培养他们独立地将所学应用于新环境,以此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在六年级下册部编语文教材的第一单元中,我们可以设定如下的深化教学目标:(1)牢固掌握本单元的生词和关键文本,确保阅读的准确流畅,并对课文主题有初步感知;(2)深入理解“详略得宜”的叙事技巧,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详笔和略笔,领悟其在情感传达和情节构建中的艺术效果;(3)创设实际生活情境,培养清晰的焦点思维,鼓励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进行即席口头表达;(4)激发学生的创新写作,引导他们以“故乡习俗”为主题,学会区分场景的详略,清晰呈现家乡的独特文化。以此为导向,我们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从知识积累到理解,再到实践应用和知识迁移,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即通过教学提升理解和运用能力。
3.4设计教学任务
开展一套相关联的语文课程学习能够有效地支持学生构建个人的学科认知框架,促进单元教学策略的创新,以便提炼出核心的教学理念。设计单元教学任务时,需紧密围绕单元主题、关键概念、教学目标以及教材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出层次分明、连贯性的挑战性任务。实现单元教学中的大任务,离不开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教学活动作为推动力,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目标达成的路径。
结论
综上所述,大概念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具有诸多优点。通过整合不同的语文单元,学生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语文的核心概念,同时培养学科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尝试这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徽.“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构型:兼论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J].教育研究,2020,41(06):64-77.
[2]吕立杰.大概念课程设计的内涵与实施[J].教育研究,2020,41(10):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