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绿皮书》理论视野下的精神束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0
/ 2

论电影《绿皮书》理论视野下的精神束缚

田航宇  史悦含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绿皮书》无论是从影片讲述两位男性主人公之间的开始的偏见还是之后的友谊,都能从更深层次感受到表象之下的女性主义,也发现出女性主义已经不再单纯的讨论女性问题,而是展现出背后真正存在的种族、性别问题。挖掘符号背后所隐藏的内涵,引领观众更为积极的思考和理解导演在《绿皮书》当中所注入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女性主义;符号学;镜像理论;电影理论视角

将一段故事主题以及背景设定在公路之上,通过剧中人物在这段奇特旅程中的种种情节,完成一段人物塑造、形象转变、矛盾转化以及与自我和他人的心灵交流,这是作为公路电影《绿皮书》的内核所在,而表层之下更包含着深层次的理论视野。

一、女性主义理论——性别种族下的束缚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旨在解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理论,通过女性的视角去观察人类及其存在的制度、历史。影片《绿皮书》当中虽然女性角色偏少,主要是以男性角色为主,但是也能通过女性视角作为考察阶级、种族问题的利器,对逐步挖掘关于性别纠缠在一起的阶级、种族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皮书》中唯一一个着重强调的女性角色则是托尼笔下的德洛丽丝,影片观赏完后,观众的注意力大部分会注意到以两位男性所扮演的主人公,但其实德洛丽丝在影片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上,戴锦华说道: “女性的,从不只是女人的”当女性不单单等同于女人时,而是变为弱势者时,女性此时则成为了一种新思想的提供者和创造者,赋予观众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虽然影片中的主要围绕的则是两位男性主人公,说明当时的美国文化的内核当中更加注重是男性、男性友谊、种族和阶级,可见当时的电影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凸显男性话语权的占有。

二、电影符号学——转化下思绪流动

    在麦茨的“外延”与“内涵”一说中,电影符号学变成了一种兼容并包的研究方法,通过这一理论的运用,创作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呈现给观者更多的事物,而观者也能够借此从片中得到或者发掘更多的解读。

符号背后的历史背景

《绿皮书》当中的运用了大量的场景符号,在不同的场景当中,承载着对影片表达的不同内涵。影片开头,托尼工作的地方是俱乐部酒吧,它代表着旧生活的结束也是新生活的开端。与嘈杂的酒吧环境截然相反的则是另一位主人公唐.雪利经常出入的场所-音乐厅,在这个充满着矛盾的场所当中使得托尼完全改变了自己内心原本固执的看法。唐.雪利在舞台上的空间时是受到万众瞩目的,但台下的唐.雪利却由于自身的肤色受到警察和众人歧视的,通过两种场景的转换也能发现此时的唐.雪利内心的惆怅已经达到了高潮,已经无法在酒吧平静的去宣泄自己的想法,而此时酒吧作为一个象征符号已经不再是托尼所独有的,同样也映射出了唐.雪利的内心世界,故两种场景都各自拥有着独自的隐形含义,场景的转化也能展现主人公的思绪流动。

符号背后的意识形态隐喻

麦茨指出:“电影有好几个语言系统并存, 而非仅有一个系统”,音乐在《绿皮书》当中就占据了其它系统所无法发挥的独特魅力,使得电影与观众的沟通更有深意。音乐作为一种语言系统,并无贵贱之分,但在影片当中却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与高雅的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不同的则是在巡演路途当中托尼所播放的摇滚乐,而唐.雪利却从未了解过此类音乐,当他放下手上的报纸去倾听的时候却让托尼大吃一惊,摇滚乐的演唱者是当地有名的黑人演唱家,唐.雪利却浑然不知,此时两类音乐的不同将唐.雪利置于到一个“多余的人”的境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中有一基本命题:“意识形态把个体询唤为主体。”让被钳制的客体仅从精神上觉得自己是享有自由的主体,便是“询唤”。

符号的价值内涵输出

在电影符号学的内涵部分,电影内涵总是习惯于借助象征意义,用场景、音乐、人物等等呈现给人们,所指推动能指的参与,甚至能够超越能指。《绿皮书》当中从人物性格、肤色、阶级、种族等等都可以作为影片的符号,而最为突出的意象则是托尼一开始参与巡演路程获得的那本绿皮书,是为了黑人在旅途当中寻求便利所著作的书籍,但这本绿皮书从侧面看更是种族矛盾的符号,看似便利的背后却充斥着不公正的待遇,唐.雪利最终还是由于自己已经无法排泄自己内心的郁闷而选择了绿皮书外的“世界”,而这简简单单的十几页绿皮书成为了黑人被约束的枷锁。

三、拉康的镜像理论——走向真实自我

身份认同

镜像理论是指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意识称为镜像体验的理论。刚开始,婴儿认为镜子里的是他人,后来才认识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婴儿首次充分认识到自我。而在此之前,婴儿还没有确立一个“自我”意识。从镜像阶段开始,婴儿就确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立。拉康的镜像阶段从婴儿照镜子出发,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都称为镜像体验。而唐.雪利和托尼俩人的学识和行为超出了在当时人们对于两个种族的理解,作为地位较高的白人种族本应该是出现在上流社会环境,但托尼却是一个因为打架被俱乐部辞退的邋遢形象存在,而受到歧视的,在人们普遍的心理作为奴隶出现的黑人角色在影片中却温文尔雅,但是就是在这种差距之下,托尼仍然极其不情愿的为唐开车,两者对自己都没有一个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出现,都将现实与想象所混淆。

(二)情感链接

从外部条件来看,婴儿与周围世界产生联系,并且加入了自身想象和了解,但这种自身联系的情况之下必定会产生误差,这也是俩人矛盾的关键点,唐.雪利想通过自身艺术修养,行为举止以及性格体态来掩盖自己肤色的差异,想正常出入白人所进入的酒馆等等,但是总归在舞台下的他还是无法弥补先天的肤色差别,但是又不同于黑人作为劳动力的存在,堵在了两种身份之间。在南下巡演过程中,托尼播放了黑人著名演唱家的摇滚乐,但唐.雪利却一脸茫然,丝毫不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使得当自己与外部世界开始联系的时候却发生了巨大的偏差,后来托尼也改变了对黑人的歧视看法,甚至在他遇到麻烦的时候更是出手相助,并且乐意让唐.雪利教会他如何写信,在信中也对妻子表达了对他的崇敬之情。

自我肯定

   拉康的镜像原理共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则是当婴儿还处于混沌不清的状态时,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像,他并没有认出镜中的影像是谁。正如最开始托尼虽自身狼狈不堪但仍瞧不起发给自己薪水的黑人钢琴家,而唐.雪利觉得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在舞台上散发的魅力认为自己与白人无异,并且自己和普遍认为的黑人奴隶和廉价劳动力有所不同。第二阶段则是在“镜像阶段”,婴儿通过镜子中的镜像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婴儿心中的自我身份开始形成,像唐.雪利虽然在舞台上散发着极大的魅力但仍然摆脱不了“黑鬼”的称号,种种的现实因素让唐.雪利开始自我产生矛盾,慢慢对自己的身份、种族、阶级有个一个更为清楚的认知。第三阶段则是婴儿开始确认身体的同一性与整体性,并对自己的镜像产生自恋式的认同。唐.雪利放弃了自己最后一场南下巡演,选择了一间满是黑人的破旧小酒吧进行演奏,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对真实自我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结语

作为一部套路化的好莱坞影片,黑人白人之间相处所引发的文化冲突,提示种族歧视,展现人性温暖。但影片表达得极尽细腻,直击人心。这部电影是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中,最亲近观众的一部,影片中对于“偏见”的深入表达也引人共鸣,在看似暖心愉快的结局下,依旧描绘了一个由白人权力话语控制的非黑人的美国。也正是这一梦境般的掩盖与迂回,让《绿皮书》在叙述技法上实至名归。

参考文献

[1]高扬. 电影《绿皮书》中钢琴音乐的内涵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20

[2]黄凯伦.《绿皮书》:文化符号权力斗争下的黑白二重奏[J].大众文艺,2019(06):170-172.

[3]俞飞.《绿皮书》背后的美国往事[J].方圆,2019(0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