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安防技术在治安防控中的建设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23
/ 3

浅谈智能安防技术在治安防控中的建设思路

余文亮 

身份证号:340802198002010810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社会安全问题也不断涌现。给社会治安和各单位的治安防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我单位的功能属性又同时具备封闭式及开放式两种管理模式,是集信号发射和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在洽安防控工作层面与其他领域相比更具有特殊性,如何减少和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成为保卫部门和社会需要积极应对的问题。当前,随着安防技术逐渐向智慧化、平台化方向不断地发展,需加强对智能安防技术运用要点的深入性解读。基于此本文论述了智能安防技术在安全保卫工作中的挑战和应对方案。

关键词:智能安防;治安防控;策略

引言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智能安防系统在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能安防巡检机器人以其卓越的自主性、高效的巡检能力和灵活的应用性逐渐成为引领安防技术的关键力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社会安全问题多样化,传统的安防巡检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安全需求。智能安防系统具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能够高效感知周围环境,实时获取信息。在此基础上,机器人能够通过自主建图技术更智能地规划巡检路径,快速响应各类任务。机器人不仅在日常安防巡检中发挥作用,还具备应变能力,能够应对突发事件。本文研究智能安防系统的关键技术,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智能安防系统的应用提供更完善、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动智能安防技术不断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安全、智能的社会环境。

1治安防控概述

治安防控是指国家机关、司法行政等多个部门,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户籍、交通、消防、秩序、危险品等方面进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防止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在互联网时代下,违法群体日趋专业化,出现了以网络犯罪为主导的违法犯罪行为,如电话或网站诈骗、违法信息非法售卖等,以往的社会治安和危机防控已经难以满足治安防控要求。因此,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不断提升社会公共安全防控能力,并要积极使用先进科学技术完成这一管理工作。

2安防系统建设的几个阶段

2.1建设阶段

2000年-2005年:安防系统建设初期为模拟信号架构,摄像机信号主要以同轴视频线进行传输,通过单独敷设控制线进行云台控制,后端采用工控机加载视频采集卡的方式进行解码,用录像带或单卡内存进行监控录像数据存储,存储时间也比较短,录像存储画质一般为CIF或者D1格式。2005年-2012年:数字模拟混合技术架构,这个阶段出现了嵌入式录像机,将视频信号在录像机嵌入主板内进行解码,安防数字化发展形态出现了变革,将遥控信号、编解码功能进行了集成,实现了硬盘存储的方式,存储功能大幅度提高,系统对监控视频数据的处理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步入了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2012年-2018年:实现了监控系统数字化、高清化、网络化的目标,技术架构基于标准的TCP/IP协议,前端设备被赋予了各种实用性的功能,可以通过各种类型通讯网络模式进行链接实现信号传输,摆脱了传统路由及额定线路的束缚,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实现信号回传,并且网络中任何一台电脑或服务器、移动端都可以授权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对整个监控系统的指挥、调度、存储、控制等功能。2018年-2024年,智能安防朝着前端化、云端化、平台化发展,总体来说经过几代安防技术的发展,安防技术从"看得到"到"看得清”再到"看得懂”,从被动监控到主动识别,从事后查证向事前预警,实现了科技赋能安防,自此,安防行业进入智能化时代。

2.2发展方向

我们注意到,随着安防监控设备的全面覆盖及相关标准和建设规范的出台,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成为安防行业的发展趋势,监控系统海量数据随之产生,更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海量数据,数据的处理将成为智能安防落地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从本地传输至云端,已无法满足类似于人脸识别、行为报警等需要低延时的业务需求。安防系统数据处理逐渐向前端转移,将AI算力赋能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服务器链接到任何一台前端设备或者存储设备的数据资源,通过系统的自我学习、自我感知、自我分析,完成具体事件的事前发出预警、事中给出解决方案、事后追查、省时省力的安防管控,解决了传统安防只能事后取证,且取证难的痛点。在安防领域中,图像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人体分析、车辆分析、行为分析、S像分析。在全量视频流中,可以依靠现有的海量视频数据进行智能化碰撞比对,充分提取每一帧每一秒的视频内容,通过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隐藏在视频背后的数据关系和隐含线索。实现对目标的快速搜索,刻画人车轨迹,复原历史轨迹,快速定位出检索目标的身份和去向。在人像比对的时候,将目标人像特征、人体特征关联起来,当摄像头没有拍到目标人像,只拍到人体的时候,可用人体特征判断,用人体的搜索结果补充人像的搜索结果,提高捜索的有效范围和准确度。可通过一路视频画面,框选播放视频的部分画面区域,选择时间段,对框选范围内的画面进行分析。这种操作数据更加精准,例如有人已知物品遗留在某一位置,但物品丢失,可通过这种方式检索知晓哪些人经过物品遗留的位置,从而进行进_步查询。另外,在智能监控技术应用过程中,如果发现嫌疑对象之后也可以进行人脸的检索和报警推送等,做好人脸的比对确定嫌疑人之后,再与黑名单数据中心相互比对来达到自动化报警的效果。通过_系列的操作锁定目标和确认身份,以此来优化当前的工作流程,真正满足人脸智能安防的管理要求,形成更加敏捷性的系统联动反应。

3智能安防技术在治安防控中的措施

3.1安防巡检

完成路径规划后,机器人按照规划路径执行导航。路径跟踪的目标是实时更新机器人的位置,保证其沿规划好的路径移动,完成安防巡检。系统具备强大的自主导航能力,综合利用里程计和传感器数据,实时更新机器人的当前位置。其中,里程计提供了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信息,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负责感知周围环境。多源数据集成为机器人提供了全面感知的基础,使其能够准确地沿着规划路径移动。在路径跟踪方面,系统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保证机器人能够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位置精确。算法不断调整机器人的速度和方向,有效跟踪其规划路径。系统通过持续监测里程计和传感器数据,实时纠正机器人的运动状况,保证其在巡检过程中导航准确、稳定。

3.2计算机视觉

从社会治安防控现状来看,摄像机和计算机等相关监控设备是十分关键的技术之一,其凭借强大的计算机视觉功能在治安防控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天安门广场安装第一批视频监控设备至今,已经经过了40年发展,从模拟监控时代到数字监控时代,再到当今的IP网络监控时代,各式各样的监控摄像头相继出现,在公共聚集场所、公共娱乐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大型规模建筑物中均得到广泛应用,保障了城市居民人身、财产等方面的安全。伴随“智慧城市”的提出,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日常生产生活等工作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为城市治安防控工作提供了便利,例如,交警部门可根据市区路口的24h电子监控设备,对城市道路交通中的各项违法行为进行监控;公安部门可根据商场、银行、网吧的视频监控设备,采集可疑目标的图片及视频,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为公安、司法部门提供详细的证据;消防部门也可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对火灾隐患的准确排查和火灾事故的及早预警。同时,在重点场所中也可利用计算机监测系统,对进站乘客所带的行李箱进行违禁物品检测,如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物品等,以防止恐怖分子劫持火车、高铁、飞机等。虽然视频监控设备的有效应用给社会治安防控带来了便捷,但大量视频数据的筛选、整理和分析仍是一个难题,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在预防、打击犯罪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3.3图像、人脸、痕迹、语音识别

(1)图像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是智能安防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利用监控设备对目标图像进行识别,帮助人们辨别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特点,并可以操作计算机设备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详细划分不同的目标及对象。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楼宇门禁、刑事侦缉、证件检验等场景,例如,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授予后台开门,若匹配不成功,会智能预警,提高门禁安全性;将从庞大监控数据中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与公安系统内部数据库逐一比对,缩小目标人群;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乘客身份证、护照等进行比对,预防证件伪造、嫌疑人出省或出境等情况发生。

(2)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在社会治安防控中得到高效利用,不仅可以预防犯罪和减少不法行为,还可以迅速检测犯罪嫌疑人,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有力的打击。在智慧治安防控体系中,人脸识别具体可分为静态人脸对比识别和动态人脸监控识别,主要应用于追查犯罪嫌疑人,通过身份搜索、路线排查及区域管控,将犯罪嫌疑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再通过更加精准、动态的人脸识别确定其位置,并完成追踪、抓捕等工作,大幅降低了公安办案难度,提高了社会公共安全系数。同时,在重点场所(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场)、特种行业(网吧、宾馆、酒吧、KTV)、维护治安秩序(旅游景点、演唱会)中均可以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并将其与执法记录仪有机融合,可以大幅提高此项技术应用水平,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3)痕迹识别技术。痕迹识别技术通常应用于刑事案件侦破,对案发现场中的所有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及分析,如人体痕迹(肢体部位印痕及人体头发、血液)、物品痕迹(作案工具刀、枪、斧等),并对现场遗留痕迹进行一系列检测,为刑侦案件提供不同线索,从而完成对犯罪嫌疑人身份的初步筛选。这有利于提高公安、刑侦部门办案效率,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效能。

(4)语音识别技术。每个人说话的语速、语调、声音等均有不同的特点,可以根据个人独有的说话特点,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完成对目标的身份验证。如今,计算机、手机等设备均带有声频验证功能,但由于此项技术尚不完善,导致一些专业的声音模仿罪犯可以通过模拟目标对象声音,实施犯罪行为。

3.4智慧警务、交通及社区规模化

如今,公安部门面临庞大繁杂的视频数据信息,采用人工识别方式是不可取的,因此要应用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痕迹识别等智能安防技术,这些技术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公安部门办公效率,还有助于推动公安机关办公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在城市道路交通领域中,各路口及路段均设有视频监控和测速仪,可以限制车辆行驶速度,也可以为紧急救援规划路线,还可以精准识别道路中肇事逃逸车辆,保障城市居民的出行安全。在各个居民小区中,监控设备可以详细记录来访人员、车辆信息等,进而减少入室盗窃等事件发生。

3.5更新安防管理设计理念,保持系统的拓展性

现在安防技术高速发展,在系统建设改造或完善的前期,就需要充分考虑系统建设的发展需求,以实现存储资源统一管理、高效应用、系统规模平滑扩容为目标,以“先进、可靠、成熟、开放、经济”为总体建设原则,使得系统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充分利用当前的最新技术,而且还必须考虑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在系统中不断融入新技术,使系统始终充满活力,始终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在建设系统存储架构时,应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建设一个长期的存储架构,除了可以应对存储硬件设备的升级速度外,还必须考虑到对前期存储设备的投资保护,在保证不断提供功能和性能提高的同时,存储架构在较长的时间内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还可以节约和降低系统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

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发展,安防系统逐渐实现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会采用数字孪生、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实时、动态、互动、融合的安防、消防、门禁、车辆等信息采集、传递和处理,将独立的各安防、消防、门禁、车辆子系统进行融合联动,全面促进治安防控工作的管理水平,加强单位及部门的指挥、调度、决策和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施嘉玥,郑滋椀,王金鑫.大数据时代下县域智慧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考[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3,41(4):108-112,126.

[2]麻俊.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在治安防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安防,2023(3):37-41.

[3]鲍柯舟.人工智能治安风险及其防控研究[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1,31(4):50-57.

[4]吴参毅.人工智能在安防行业的应用[J].中国安防,2020(11):91-96.

[5]项妮.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J].数字化用户,2019,25(3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