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二者关系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30
/ 2

对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二者关系的思考

李德声

淄博职业学院

【摘要】

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从人类社会活动的角度来看,是实践活动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本文从现实出发,回望历史,展现了二者关系的演化过程:二者关系浑然一体、二者关系的分离、二者关系的有机结合及现代语境下的思考。

【关键词】天道、致良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中华文明的人文源头在天文,中华文化的人道源头在天道,中华文化的人理源头在天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与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的有机结合,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大气磅礴、经天纬地的独有气质和顶天立地、人定胜天的刚毅品格。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基础和哲学源头。最早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是战国时期的庄子,他的《庄子•齐物论》记载,“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而作为一个词出现,在北宋的张载的《正蒙•乾称篇》记载的“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眀,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这段话里首次出现。知行合一思想在先秦时期就诞生了,而最早提出知行合一这个词的是明朝的王阳明。其《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曰:“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先秦时期,人们在阐述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关系时,不加区分,是浑然一体的。

这一点在《易经》中关于天、地、人三才之道的陈述中体现出来。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地之道的作为“始万物”与“生万物”是生成法则,在其“始万物”与“生万物”之时,向人呈现出万物之“性”;人之道作为实现法则,其“成万物”之机制:知万物之“性”,以万物之“性”而为,然后“成万物”。天人合一于“性”,知与行统一于“性”。这一点《中庸》阐明的更加清楚:“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这段话阐明了“诚”的意义的同时,也阐明出人、物、天之共“性”,人依“性”而为,就可以“赞天地之化育”,最终“可以与天地参”,实现天人并列、融合、合一。

儒家主张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提出的作为贤人或圣人标准之一的“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也体现出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浑然一体的特色。

《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明确了人、地、天、道、自然有其内在的统一性,认识到了天、地、人及万物存在着共性。这个共性,在道家思想中归结为“道”或者“一”,在儒家思想归结为“性”。两家虽用词不同,但指向同一。

伴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二者关系出现了分离。

中国传统思想学说,从来都不是纯粹理论性的,不论哪个时代的思想研究,都内含着对现实社会问题关切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问题。但是自科举制度建立,特别是元朝皇庆年间恢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熹的《四书集注》定为科场范本,且几乎获得与四书等经典一样的地位。朱熹的观点成了士子们答卷的标准答案或立论根据,朱熹的学术思想被“知识化”了。只要熟读四书五经,满腹经纶,写一手好文章,能考取功名,便成为治国平天下之人才。原来研究天人合一学问理所当然地包含着知行合一的实践维度就逐渐被淡化,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被割断,导致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二者关系的分离。明朝中期的王阳明正是基于此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观念。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提出“知行合一”之说,其目的在于还原圣人之学。阳明先生认为,成为“圣人”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问题。 其“知行合一”思想具体包括两层意思,其一,知行是一回事,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其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的本来状态是一而非二。“致良知”是实现知行合一的基本途径。

“致良知”中“良知”是指人的生命本原、理性本原、情感本原、德性本原,它的存在具有先天的、绝对的、普遍的特点,是“无善无恶”的或者说超越于相对善恶,可以称之为人的“本原性实在”。现代语境下可以认为是对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客观揭示和主观表达,即人们的真理性认识。 “致良知”,是指“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其正”。即通过知行合一的过程,把作为我们的本原性实在的良知(真理性认识)如实地展示和显现出来,这是人的实践行为;“事事物物皆得其正”是“致良知”的结果,正心以中、修身以和得以实现,良知(真理性认识)完成了向客观现实的迁移。

良知作为我们内在的本质力量,现代语境中可以理解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并利用之改造世界的力量。“致良知”就是把我们这种内在的本质力量体现到我们社会生活中去。“致良知”就是呈现良知,就是呈现人的内在本质力量。

  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有机统一。

现代语境下对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二者关系的认识,就是消除其神秘色彩,解除其晦涩难懂,也就是一个解魅解巫的过程。其关键有二:其一是如何认识两个“合一”之间关系,其二是两个“合一”中的“一”如何理解及把握。

人类与世界的关系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方面。现代语境下,应该把天人合一中的“天”理解为世界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天人合一理解成对世界的认识,就是认识世界。而知行合一理解成改造世界。这样以来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关系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是浑然一体的,是社会实践的两个方面:站在不同角度,得到的不同结论。天人合一就是认识世界,是一个总结实践经验,不断理论化、知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抽象化的过程,直至抽象到哲学层面;知行合一就是改造世界,就是在 “天人合一”的结果指导下,改造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过程。二者关系是有机统一的、浑然一体的:天人合一的过程也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天人合一的实践结果就是知行合一的结果;知行合一的过程也是天人合一的过程,知行合一成果的理论表达就是天人合一的结果。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关系可以用成语“顶天立地”来表达:“顶天”就是天人合一,“立地”就是知行合一。

两个“合一”中的“一”,在现代语境下可以理解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的客观规律。

天人合一就是通过社会实践达到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反复进行,最终实现对物质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在这个理论化过程中,人们用到的思维工具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为什么”解决一个真理性认识的得以成立或者应用的条件问题,“是什么”是对真理性认识具体内容的表达,“怎么办”是对真理性认识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的表达。

知行合一就是通过社会实践把对事物本质和规律形成的真理性认识,物质化的过程,实现自己在社会中的现实生存。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用到的思维工具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就是提出社会生活实践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分析问题”就是就是弄清楚这个问题具体是什么,“解决问题”就是利用此问题对应的真理性认识,找出办法,并用此方法解决问题。

当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需要反复进行,直至形成真理性认识和问题的最终解决。同时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上文所提两种思维工具,在实际的思维中,也是不可分割、浑然一体的,只是为了陈述的便利,分开罢了。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倡导的慎思笃行,应该是对天人合一和知行合一二者关系拥有的正确态度。

【参考文献】

[1]杨杰编,《四书五经》,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

[2]王阳明撰著,张靖杰译注《传习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

[3]张绍金编,《易经解密》,东方出版社,2015.

[4]【清】王夫之著,《船山遗书》第二册,中国书店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李德声(1966—),男,高校讲师,山东淄博人,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