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嘉明镇中心幼儿园 646128
摘要:数学源于日常生活,与个体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幼儿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学前教育中的数学教育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数学领域并非孤立的教育问题。教师应该学会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从幼儿期就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通过环境创设、开展数学游戏活动等教育活动,是促进孩子们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4文献标志码:A
引言
数学认知能力作为支撑幼儿未来数学学习的基础,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随着近年来关于幼小衔接文件的不断出台,如何深入衔接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认知能力成为研究重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融入更多生活化内容,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创设多层次、多方式、多材料的教学情境,让幼儿在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在生活中更有效地利用数学知识和思维解决问题,将数学知识内化于心,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1幼儿园数学活动开展现状
数学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工具,也应用于个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儿园数学教学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数学领域活动,不仅能开发幼儿左脑潜能,提高智力水平,还可以通过数字符号及转化应用,以此培养幼儿推理、抽象、思维及解决问题的多种能力。在日常数学教学活动的观察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过程中,对数学活动生活化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清,无法正确处理数学教学活动和幼儿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开展陷入了误区。同时,在数学活动素材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并没有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主体,多以成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超出了幼儿的生活认知,消磨了幼儿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1]。
2幼小衔接视角下的幼儿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2.1创设生活情境
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对小学生活也满怀好奇。在此基础上,我们创设“我要去小学”这一主题情境,并开展一系列的幼小衔接活动。比如学习收拾自己的文具,到小学里去看看一年级的哥哥姐姐的小学生活,激发幼儿成为小学生的梦想。同时,在数学活动中,运用情境发掘出隐藏在其中的数学因素,将游戏情境与有关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可在走廊墙面安装白板并粘贴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卡片,鼓励幼儿认识图形图案等。一方面,幼儿路过走廊、观察墙面,加强对各种数学平面图形的认知。另一方面,教师可鼓励幼儿自主参与图案拼贴,有的幼儿将卡片拼成小动物图案,有的幼儿将卡片拼成房屋等图案,幼儿在此过程中既能感知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又能感知数与形的内在关联。再如,教师可在班级地面粘贴数字或几何图形贴纸[2]。
2.2积极开展数学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做到阶梯式设计、逐层推进,引导幼儿明确数学概念和规律,并将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类比分析,对自身在游戏活动中的行为进行评价、判断和总结,最终以游戏化的形式达到促进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如“跳房子”“九连环”“华容道”“七巧板”等民间游戏具有一定教育功能,以及简单、趣味性强等特点,备受幼儿喜爱。教师可选择适宜的民间游戏,开展特色数学区域活动。例如,幼儿园中班“七巧板”数学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向幼儿提供七巧板材料,使其自主探索七巧板多样玩法,并在活动结束后鼓励幼儿展示七巧板的设计理念,增强其图形认知与形象思维能力。
2.3构建数学实践活动
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游戏经验的积累,大班幼儿已经掌握大部分数学概念,并对不同数学知识产生了清晰认知。在“后期”教学计划中,教师可针对大班幼儿所掌握的数学概念,创设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以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为线索,让大班幼儿在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运用能力。在实践性数学活动构建中,教师可将数学概念融入趣味性活动,以游戏形式加深大班幼儿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强化大班幼儿数学运用能力,为其未来的小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如,在大班数学活动中,教学目标为“让幼儿有序地默数1~100的数字”,默数100个数字需要幼儿耗费比较长时间,假如教师让每名幼儿轮流数数字,其他幼儿会出现消极等待的情况,其数学学习兴趣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大班数学活动中,教师可为大班幼儿创设数学游戏“数字接龙”,一名幼儿说出一位数字,后一名幼儿接上,以此类推,幼儿们在合作游戏下,一直数到数字100即为游戏成功。这一数学游戏可让全班幼儿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幼儿在接龙的过程中,这不仅能促进幼儿数学感知力的增强,也能发展幼儿数学学习专注力,显著提升教学质量[3]。
2.4善于用信息技术
幼儿教师应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因为这样的课件能更好地满足幼儿教学设计的需要,弥补现有网络上教学资源与实际教学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数学教学质量,多媒体课件制作既要满足教学需求,也要注重画面的美观。许多幼儿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和经验有限,只是简单地叠加图片和文字,缺乏充分的互动性,对幼儿的吸引力不强,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有限。如利用多媒体投影或电子课件等工具,将生活中花、草、虫、鱼、人、车、房屋等元素以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和呈现,并组织幼儿进行数量、高度、长度及价格等方面的对比,这样,不仅能提高其对数字生活的感知,还能借此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生活细节的好习惯、好行为。另外,教师还可以从当地的农产品、土特产及代表性的物品出发,借助本地的数学材料和物质条件,通过相关媒介进行传递与渗透,既可以保证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开发,又可以在学教融合的同时弘扬特色文化,以此促进其全面发展。
2.5推动家园共育
家庭是幼儿成长和学习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对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外延和补充。幼儿的家庭生活经验绝大部分来源于家长,因此,教师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让家长了解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并让家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协助拓宽教育途径。例如,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对待幼儿的数学学习态度,要有一种理解和宽容的心态,不能急于改正,要耐心观察,给幼儿自我检查和改正错误的时间。因此,家长应使用正面的激励语言,适当地对幼儿进行客观的评价,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得以维持。在家园合作、共同教育的基础上,幼小衔接数学教学才能步入良性的轨道[4]。
结束语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严谨性的学科特点,在幼儿园教育中,数学活动是科学领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高效幼小衔接的数学教育,减缓衔接坡度,使幼儿更加顺利步入小学,教师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以生活为基础,对数学教学的手段和策略进行优化,让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得到提升、探索式思维得到发展,注重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在一个自主、和谐的环境中长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成燕.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的研究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2(3):57-58.
[2]吕国娟.发展幼儿数学能力“三部曲”[J].当代家庭教育,2021(36):52-53.
[3]沈丽娜.幼儿是如何学习数学的?[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1(12):1.
[4]张娜,郑梦阳.幼小衔接阶段数学教育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J].教师,2021(3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