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血栓风险不容忽视:风险评估与护理知识普及

/ 2

术后血栓风险不容忽视:风险评估与护理知识普及

尕让磋么

松潘县人民医院 手术室 623300

在各类手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一种隐形的威胁——术后血栓。这种并发症虽然不易察觉,但其潜在危害不容小觑,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全面理解术后血栓的风险评估以及掌握相应的护理知识,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1、术后血栓风险的认知

术后血栓,尤其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外科手术后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对于患者康复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尽管在现代医学中,术后血栓的发生率已有所降低,但其仍然是全球住院患者中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心脏病和肺炎。

血栓的形成通常在术后24小时内开始,尤其是对于那些接受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腹部或盆腔手术的患者。手术后,由于长时间卧床休息、肌肉活动减少、血液流动减缓,再加上手术创伤对凝血系统的影响,血栓就可能在静脉内形成。若血栓脱落,可随血流进入肺部,形成肺栓塞(PE),严重时可能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和猝死。

术后血栓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但不限于年龄(尤其是超过60岁的患者)、肥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癌症)、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手术类型(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腹部手术)、制动时间(尤其是超过48小时)、抗凝药物使用史以及是否存在遗传性或获得性易栓症等。

2、风险评估方法与工具

术后血栓风险是临床护理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与工具对于预防和处理术后血栓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风险评估方法与工具的详细介绍:

临床评估方法:

临床评估是术后血栓风险评估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特别是血栓病史、心血管疾病史、肿瘤病史等,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

体格检查:通过体格检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下肢水肿、疼痛、皮肤温度异常等血栓症状。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学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如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

评分系统:

评分系统是术后血栓风险评估的重要工具,常用的评分系统包括:

沃森血栓风险评估量表(WTI):适用于所有患者,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合并症等因素进行评分。

Caprini评分:适用于手术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类型、合并症等因素进行评分,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

Padua评分:适用于非手术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合并症等因素进行评分,适用于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的血栓风险评估。

预测模型: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预测模型在术后血栓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测模型:

多因素预测模型:通过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建立多因素预测模型,如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模型等,用于预测术后血栓的发生风险。

机器学习模型: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训练,建立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

风险分层: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常见的风险分层方法包括:

低风险患者:指评估得分较低的患者,可采取常规预防措施。

中风险患者:指评估得分中等的患者,需采取加强预防措施。

高风险患者:指评估得分较高的患者,需采取强化预防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预防等。

3、术后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药物预防:药物预防是术后血栓预防的主要手段之一。低分子肝素和磺达肝癸钠是常用的抗凝药物,它们能有效抑制血液凝固,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于手术出血风险较低的患者,可以考虑术后继续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以维持血液的流动性。但需要调整剂量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防止出血并发症。对于正在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患者,停药时间和恢复使用时间要根据药物半衰期、手术出血风险和患者肾功能来决定,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物理预防:物理预防是通过物理手段来促进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间歇性气囊加压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预防方法,通过对手臂或腿部的气囊充放气,模仿肌肉泵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风险。使用 IPC 通常在手术后立即开始,并持续至患者能够自由活动。梯度压力袜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物理预防措施,它们能提供由脚踝至大腿逐渐递减的压力,帮助血液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这些物理预防措施在无出血风险的患者中尤其推荐。

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是术后血栓预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术后血栓的风险及预防方法,例如鼓励患者术后尽早活动,定时做足部或手臂的伸展运动,避免长时间静坐或站立。此外,穿着梯度压力袜,了解并遵循药物使用规定,以及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任何不适,如肿胀、疼痛或呼吸困难,这些都应纳入患者的教育内容。通过患者自我管理,提升他们对血栓预防的认识,有助于降低血栓发生的可能性。

围手术期护理:在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评分工具,确定患者术后血栓的风险等级,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手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有无血栓形成的早期症状,如肿胀、疼痛或呼吸困难。同时,应确保药物预防的按时按量执行,防止出血风险增加。

4、结束语

术后血栓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结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我们可以显著降低血栓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手术成功率。在术后恢复期间,患者和医护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共同构建一道坚固的防线,让血栓不再成为康复道路上的绊脚石。记住,了解、预防和及时治疗,才是术后血栓管理的金科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