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口腔门诊护士医护合作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6—7月从我国7个地区抽取18个省、市、自治区的18所三甲口腔专科医院的1 374名门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护合作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口腔门诊护士医护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374份,回收有效问卷1 321份,有效回收率为96.1%(1 321/1 374)。结果1 321名口腔门诊护士医护合作量表总分为(84.20±13.27)分,患者信息的交流维度得分为(33.20±4.77)分,共同参与治疗或护理的决策过程维度得分为(38.88±7.8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职称、是否参与四手配合是口腔门诊护士医护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口腔门诊护士医护合作行为整体状况较好,但在医护共同参与口腔治疗或护理决策方面仍有待改善。医院管理者应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加强四手操作培训和专业内涵培养,提高口腔门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医护合作行为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士 口腔门诊 医护合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疫情防控策略的转变,近期新冠感染病例数大幅增加,给胸外科围术期风险管控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就此提出6条建议,旨在规范新冠疫情期间术前筛查和评估,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和时机,优化手术患者和医疗流程的管理,外科决策个体化,将新冠感染给手术带来的风险降至最低。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胸外科手术 决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磁性化护理理念的集束化干预模式(简称集束化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于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59.03±8.66)岁,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57.78±9.52)岁,采取集束化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6.57±0.71)d、(5.75±1.20)d,对照组分别为(8.23±0.92)d、(6.83±1.14)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为(9.30±2.65)分,低于对照组的(11.01±3.32)分,GSES评分为(25.73±4.28)分,高于对照组的(21.40±3.54)分(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5/60),对照组为23.33%(14/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5,P=0.024);观察组气道管理、心理护理以及护患关系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95.00%(57/60)比81.67%(49/60)、96.67%(58/60)比85.00%(51/60)、98.33%(59/60)比86.67%(52/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集束化磁性护理干预人工气道,有助于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尽早恢复,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脑出血 磁性护理理念 集束化护理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于虚拟现实的肩前屈特定角度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和综合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佩戴角度传感器,做肩关节特定屈曲角度(30°、60°、90°)训练,每周5 d,共6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完成不同肩关节屈曲角度虚拟任务时的实际肩前屈角度,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FMA-UE)和改良Ashworth量表(MAS)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肱二头肌痉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完成不同肩前屈角度任务下的实际肩前屈角度、FMA-UE评分、M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完成30°、60°、90°肩前屈角度任务下的实际肩前屈角度均接近于任务角度(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60°、90°肩前屈角度任务下的实际肩前屈角度更接近于任务角度(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MA-UE评分[(38.26±12.66)分]较高、MAS评分[(0.76±0.71)分]较低(P<0.05)。结论基于虚拟现实的肩前屈特定角度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屈曲60°、90°时的肩部控制能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抑制肱二头肌肌张力。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虚拟现实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USMC)产生的血流增强效应联合PD-L1单抗对实体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改善作用。方法将MC38结肠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26只,无任何治疗)、USMC组(27只,USMC治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抗体(anti-PD-L1)组(27只,anti-PD-L1治疗)和USMC+anti-PD-L1组(27只,USMC联合anti-PD-L1治疗)。USMC治疗使用VINNO70超声诊疗一体机。采用超声造影评价肿瘤血流增强效应;通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及记录小鼠生存期,评价抗肿瘤疗效;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内CD8+T细胞数量及功能、CD4+T细胞分化情况、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比例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极化表型分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肿瘤内趋化因子CXCL9、CXCL10及HIF-1α含量;免疫荧光分析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USMC治疗后超声造影分析肿瘤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USMC联合anti-PD-L1治疗明显抑制了肿瘤进展。USMC+anti-PD-L1组治疗后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量及其Ki67的表达、γ干扰素(IFN-γ)与颗粒酶B(Grzm-B)的分泌量高于其他3组,辅助性T细胞(Th1)比例增加,调节性T细胞(Tregs)、MDSC比例减少,TAM表型向M1型极化(均P<0.05)。ELISA分析显示,联合治疗还提高了肿瘤中CXCL9、CXCL10的浓度,降低了HIF-1α的含量(均P<0.05);肿瘤组织VEGF的荧光表达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血流增强效应联合PD-L1单抗能改善实体肿瘤免疫微环境,USMC产生的血流增强效应可作为一种增效PD-L1抗体肿瘤免疫治疗的超声新方法。

  • 标签: 超声激励微泡空化 肿瘤血流增强 肿瘤免疫微环境 免疫检测点抑制剂 缺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全凭静脉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术中循环系统稳定性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86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选择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比较两组术前(T0)、切皮前(T1)、切皮2 min(T2)、切皮30 min(T3)、术毕(T4)循环应激指标[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排出量(CO)]、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恢复指标、补救性镇痛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T0、T1时刻HR、DBP、SBP、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时刻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2、T4时刻DBP与S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2时刻C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12、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补救性镇痛率与躁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TAP阻滞联合全凭静脉麻醉可有效提高腹部手术患者术中循环系统稳定性,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补救性镇痛及躁动发生率。

  • 标签: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超声检查 全凭静脉麻醉 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年6-11月调查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9个城市3~7岁儿童63 292名。基于中国2~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筛查BMI界值点筛检出肥胖儿童1 522名(男童1 006名、女童516名),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同性别、年龄相差≤6个月、身高相差≤5 cm”随机选择同一调查区域内体重正常儿童与肥胖儿童进行配对。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①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17个肥胖影响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包括出生体重≥4.0 kg、剖宫产、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出生后前6个月人工喂养、食欲强、进食速度快或慢、户外活动强度较低、每日户外活动时间<1 h、每日视屏时间<1 h或≥2 h、每日夜间睡眠时间<9 h、母亲超重、父亲超重、母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父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非核心家庭、孩子日常生活主要照护人为(外)祖父母和/或保姆。②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12个影响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包括出生体重≥4.0 kg(OR=1.83,95%CI:1.29~2.61,P<0.001)、剖宫产(OR=1.22,95%CI:1.07~1.39,P=0.003)、妊娠期糖尿病(OR=4.57,95%CI:2.13~9.79,P<0.001)、母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OR=1.52,95%CI:1.11~2.07,P=0.008)、单亲家庭(OR=4.79,95%CI:1.44~15.88,P=0.010)、母亲超重(OR=2.58,95%CI:1.93~3.46,P<0.001)、父亲超重(OR=2.40,95%CI:1.86~3.10,P<0.001)、食欲强(OR=7.78,95%CI:5.38~11.27,P<0.001)、进食速度快(OR=6.59,95%CI:4.86~8.94,P<0.001)、每日户外活动时间<1 h(OR=1.42,95%CI:1.09~1.85,P=0.009)、每日夜间睡眠时间<9 h(OR=1.59,95%CI:1.13~2.23,P=0.007)、每日视屏时间≥2 h(OR=1.69,95%CI:1.27~2.24,P<0.001)。③交互作用分析显示4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较强交互作用,包括母亲超重和父亲超重(OR=5.53,95%CI:3.76~8.13,P<0.001)、食欲强和进食速度快(OR=54.48,95%CI:32.95~90.06,P<0.001)、户外活动强度较低和每日户外活动时间<1 h(OR=2.12,95%CI:1.29~3.48,P=0.002)、每日夜间睡眠时间<9 h和每日视屏时间≥2 h(OR=2.83,95%CI:1.71~4.68,P<0.001)。结论筛选出12个肥胖影响因素,包括高出生体重、剖宫产、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文化程度较低、单亲家庭、母亲超重、父亲超重、食欲强、进食速度快、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较短、每日夜间睡眠时间较短、每日视屏时间过长,其中母亲超重与父亲超重、食欲强与进食速度快、户外活动强度较低与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较短、每日夜间睡眠时间较短与每日视屏时间过长存在交互作用。

  • 标签: 肥胖 儿童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差异表达基因(DEG ),为增生型DR(PDR)治疗提供新的生物学治疗靶点。方法基础研究。2020年10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PDR患者3例(PDR组)及非糖尿病患者3例(对照组)纳入研究。另外分别选取同期PDR、非糖尿病患者各40例并据此分为PDR验证组、对照验证组。PDR验证组、对照验证组行外周血验证试验;PDR组、对照组进行RNA测序。采用转录组学(RNAseq)测序技术筛选PDR组、对照组DEG。对筛选得到的DEG进行基因注释(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的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应用基因表达总集数据库查找与PDR相关高通量数据行多队列比对分析,通过Targetscan平台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明确筛选所得DEG与PDR的相关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免疫印迹法对与PDR相关的DEG mRNA、蛋白表达进行验证。PDR验证组、对照验证组之间PDR相关的DEG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行配对t检验。结果RNAseq测序共筛选出1 337个DEG,上调基因419个,下调基因918个。具有低等电点的直接凋亡抑制蛋白结合蛋白(DIABLO)、锌指和含BTB域10 (ZBTB10 )、polo样激酶3 (PLK3 )、调节亚单位1 (PIK3R1)、B细胞易位基因3 (BTG3)等基因在PDR组患者中差异表达。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IABLO、ZBTB10、PLK3、PIK3R1、BTG3等基因参与了与PDR相关的病理过程。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外基质受体作用、细胞因子调控通路、p53信号通路、半乳糖代谢等糖代谢途径可能参与了DEG涉及过程。PPI分析结果提示,DEG关联蛋白节点越大,关联的节点数量越多,其中DIABLO、ZBTB10、PLK3、PIK3R1、BTG3等基因对该作用网络形成作用显著。Targetscan平台预测发现,DR患者房水、玻璃体、血浆中显著差异miRNA与本研究所发现的DEG具有调控关系。与对照验证组比较,PDR验证组患者外周血中DIABLO、ZBTB10、PLK3、PIK3R1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BTG3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结论PDR患者的DEG为DIABLO、ZBTB10、PLK3、PIK3R1、BTG3,其通过调控细胞增生、纤维化及氧化应激等生物学过程参与疾病进程。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转录组 差异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氧化应激条件下骨形成蛋白4(BMP4)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的增生和迁移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对照组、4-羟基壬烯醛(HNE)处理组(4-HNE组)、4-HNE+BMP4处理组(BMP4组)。4-HNE组细胞培养基加入10 μmmol/L 4-HNE;BMP4组细胞培养基加入10 μmmol/L 4-HNE刺激6 h后,再加入100 ng/ml重组人BMP4。噻唑蓝比色法检测4-HNE、BMP4对hRMEC生存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测定4-HNE、BMP4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对照组、4-HNE组细胞中BMP4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对照组、BMP4组细胞中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aminin)、α-平滑肌收缩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型(Collagen 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4-HNE组细胞中BMP4蛋白相对表达量。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HNE组、BMP4组细胞生存力(t=12.73、16.26,P=0.000 2、<0.000 1)、细胞迁移率(t=28.17、37.48,P<0.000 1、<0.000 1)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HNE组细胞中BMP4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6、69.35,P=0.000 1、<0.000 1)。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BMP4组细胞中VEGF、FN、Laminin、α-SMA、Collagen Ⅰ、CTGF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1、17.00、14.85、7.78、12.02、10.61,P=0.0004、<0.000 1、0.000 1、0.001 5、0.000 1、0.000 4)。结论BMP4可诱导hRMEC的增生和迁移,并可调控hRMEC中血管生成因子和纤维化相关因子表达。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4 内皮,血管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组织中miRNA的表达,筛选与p21及视网膜新生血管(RNV)形成相关的miRNA。方法实验研究。40只健康7日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OIR组,每组20只。OIR组构建氧诱导RNV模型,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小鼠17日龄时,处死小鼠,视网膜荧光铺片观察小鼠RNV发生情况;光学显微镜下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取视网膜组织行miRNA芯片分析,检测正常组与OIR组之间差异表达的miRNA。所得差异miRNA靶基因分别进行基于基因注释(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的富集分析;通过Targetscan、MiRanda、MicroT-CDS数据库比对筛选可能与p21有关的miRNA及通路。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OIR组小鼠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RNV及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800、9.025,P<0.05)。与正常组比较,OIR组有统计学差异表达的miRNA 54个,其中,上调、下调者分别为47、7个。从3个数据库与所得差异miRNA的比对结果中共筛选到与p21相关miRNA 13个,按差异倍数从高到低分别为miR-7218-5p、miR-322-5p、miR-224-5p、miR-335-5p、miR-329-3p、miR-362-3p、miR-532-5p、miR-20b-5p、miR-20a-5p、miR-195a-5p、miR-423-5p、miR-497a-5p、miR-129-5p。差异miRNA靶基因富集分析,得到1 112个GO条目及50条KEGG通路,其中50个GO条目和13条KEGG通路与p21相关。结论在OIR模型中共筛选出13个与P21相关的miRNA。

  • 标签: 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微RNAs 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21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4 (BMP4)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中糖酵解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正常组、4-羟基壬烯醛(HNE)组(4-HNE组)、4-HNE+BMP4处理组(BMP4组)。4-HNE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0 μmmol/L 4-HNE;BMP4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0 μmmol/L 4-HNE刺激6 h后,再加入100 ng/ml重组人BMP4。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噻唑蓝比色法检测4-HNE对细胞生存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法测定4-HNE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正常组、4-HNE组细胞中BMP4、SMAD同源物9 (SMAD9)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Seahorse XFe96细胞能量代谢分析仪测定正常组、4-HNE组、BMP4组细胞内糖酵解代谢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正常组、4-HNE组、BMP4组hRMEC内ROS水平分别为21±1、815±5、810±7。与正常组比较,4-HNE组、BMP4组ROS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40、50.30,P<0.001)。正常组、4-HNE组细胞生存力分别为1.05±0.05、1.28±0.05;迁移率分别为(0.148±0.005)%、(0.376±0.015)%;穿过小孔的细胞数分别为(109.0± 9.6)、(318.0±6.4)个。与正常组比较,4-HNE组细胞生存力、细胞迁移率、穿过小孔细胞数量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4.35、52.84、84.35,P<0.05)。4-HEN组细胞中BMP4、SMAD9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80±0.039、1.760±0.01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66、83.54,P<0.05 )。正常组、4-HEN组细胞中BMP4、SMAD9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20±0.045、0.860±0.190和0.166±0.049、0.309±0.038;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87、53.84,P<0.05 )。正常组、4-HNE组、BMP4组细胞内糖酵解、糖酵解能力、糖酵解储备水平分别为1.21±0.12、2.84±0.24、1.78±0.36,2.59± 0.11、5.34±0.32、2.78±0.45和2.64±0.13、5.20±0.28、2.66±0.33;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HNE组:F=86.34、69.75、58.45,P<0.001;BMP4组:F=56.87、59.35、58.35,P<0.05)。4-HNE组、BMP4组细胞内糖酵解、糖酵解能力、糖酵解储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48.32、56.33、55.01,P>0.05)。结论BMP4通过糖酵解诱导hRMEC的增生和迁移。

  •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4 内皮,血管 内皮细胞 糖酵解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当前我国呼吸系统疾病基础研究项目立项与经费资助现状。方法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回顾分析了2009-2019年自然科学基金(NSFC)呼吸系统疾病资助项目数量、经费投入、经费资助类别与布局方向。结果研究显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呼吸领域立项数量与经费投入增长显著,促进了呼吸学科的发展。但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负担重,仍需加大呼吸系统疾病项目投入力度。结论建议NSFC应持续加大对呼吸系统疾病项目投入与支持力度,加强现有呼吸优势领域的发展,鼓励开展呼吸交叉与前沿领域的研究,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及研究团队,推动呼吸学科学术创新。

  • 标签: 呼吸病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资助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儿童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低,年发病率约为1/10万,其发病原因多样,目前尚无规范的治疗方法。本文报道1例急诊采用机械取栓术治疗的因心脏黏液瘤引发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儿。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9分,术后第3天为0分;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因术前未行静脉溶栓治疗,术后第5天即行心房黏液瘤切除术。术后3个月随访,患儿恢复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R低频振幅(ALFF)分析方法探讨SCN1A基因rs3812718位点多态性对颞叶癫痫患者脑组织自发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癫痫中心就诊的颞叶癫痫患者37例(颞叶癫痫组),另选择与颞叶癫痫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2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再依据基因型分为4个亚组,分别为携带风险A等位基因颞叶癫痫亚组(34例,AA/AG-TLE亚组)、携带非风险G等位基因颞叶癫痫亚组(3例,GG-TLE亚组)、携带风险A等位基因对照亚组(20例AA/AG-HC亚组)及携带非风险G等位基因对照亚组(8例,GG-HC亚组)。对被试者进行头颅MR扫描,采用基于MATLAB 2010平台的DPABI软件计算脑区的ALFF值。2组间ALFF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颞叶癫痫组及对照组的rs3812718位点不同基因型的ALFF值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找出存在交互相应的脑区,然后进行事后简单效应分析。结果颞叶癫痫组左侧边缘叶、左侧海马旁回、左侧梭状回、左侧海马、右侧岛叶及右侧颞叶下回的ALFF值较对照组增高(Alphasim校正P<0.001),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右侧额中回、右侧楔前叶、左侧楔前叶、双侧扣带回、右侧角回的ALFF值较对照组减低(Alphasim校正P<0.05)。携带非风险G等位基因受检者的右侧颞叶下回、右侧梭状回、右侧小脑的ALFF值较携带风险A等位基因的受检者增高(t=3.30,Alphasim校正P=0.002)。颞叶癫痫患者的双侧小脑后叶、左侧小脑前叶、左侧颞下回、左侧梭状回、右侧顶上小叶和右侧楔前叶与SCN1Ars3812718基因型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事后简单效应分析表明,与对照组比较,GG-TLE亚组患者左侧小脑后叶、左侧小脑前叶、左侧颞下回及左侧梭状回ALFF值增高(t=5.97,P<0.001),AA/AG-TLE亚组患者右侧顶上小叶、右侧楔前叶及右侧小脑后叶ALFF值减低;相较于GG-TLE亚组,AA/AG-TLE亚组患者左侧小脑后叶、左侧梭状回及左侧颞叶下回ALFF减低。结论SCN1A基因rs3812718位点多态性影响静息状态下自发神经活动,可能是颞叶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 标签: 癫痫,颞叶 磁共振检查 基因多态性 低频振幅
  • 作者: 滕贺 洪亚茹 李辉 曹靖靖 韩国鸽 张红 东莉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天津市眼科医院 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2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晶状体上皮细胞焦亡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实验研究。选择2020年3至11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70例(70只眼)患者,收集手术中房水及晶状体前囊膜。根据是否伴有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每组35例(35只眼)。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晶状体前囊膜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Gasdermin D蛋白(GSDMD)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房水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并进行两组间比较。主要的统计学方法为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糖尿病组年龄为(70±9)岁,非糖尿病组年龄(71±8)岁,两组年龄及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糖尿病组前囊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NLRP3、caspase-1、GSDMD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11±0.06、0.95±0.04、0.39±0.03,均高于非糖尿病组的0.81±0.04、0.33±0.11、0.16±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8、5.36、4.63,均P<0.05)。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前囊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NLRP3、caspase-1、GSDMD mRNA水平分别为1.98±0.07、54.36±4.88、6.98±1.18,均高于非糖尿病组的1.38±0.16、15.31±1.51、2.41±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9、7.64、3.00,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糖尿病组晶状体前囊膜中NLRP3、caspase-1、GSDMD灰度值亦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显示糖尿病组房水中IL-1β、IL-18水平分别为(4.178±0.028)、(20.983±0.018)fg/L,均高于非糖尿病组的(4.063±0.017)、(20.509±0.073)f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3、37.21,均P˂0.01)。结论caspase-1介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焦亡以及焦亡导致的炎性介质释放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白内障 晶体 上皮细胞 细胞焦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米巴肠炎合并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1年4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确诊为阿米巴肠炎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艾滋病分为阿米巴肠炎组和阿米巴肠炎合并艾滋病组,回顾性分析其实验室指标、病理检查和结肠镜下表现等临床资料,总结阿米巴肠炎合并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统计学分析采用Pearson χ2检验、连续校正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共纳入53例阿米巴肠炎患者,其中阿米巴肠炎组31例,阿米巴肠炎合并艾滋病组22例。阿米巴肠炎合并艾滋病组患者粪便中阿米巴滋养体的检出率低于阿米巴肠炎组[68.2%(15/22)比96.8%(3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P=0.013);15例阿米巴肠炎合并艾滋病组患者经结肠镜活组织病理检查发现7例阿米巴滋养体,16例阿米巴肠炎组患者中则发现1例阿米巴滋养体,两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5)。阿米巴肠炎合并艾滋病组患者红细胞计数[(3.48±0.80)×1012/L比(4.11±0.81)×1012/L]、血红蛋白[(102.40±25.74) g/L比(121.52±22.73) g/L]、白蛋白[(29.07±5.94) g/L比(35.48±6.92) g/L]、CD4+T淋巴细胞计数[76.00(26.25,228.50)/μL比514.50(444.00,752.25)/μL]均低于阿米巴肠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2.86、3.52,Z=-5.27,均P<0.050),丙氨酸转氨酶则高于阿米巴肠炎组[21.00(12.85,41.33) U/L比13.40(9.40,22.40)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P=0.020);结肠镜检查显示,15例阿米巴肠炎合并艾滋病组患者中发现11例肠道黏膜溃疡,16例阿米巴肠炎组则发现5例肠道黏膜溃疡,两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2)。结论阿米巴肠炎合并艾滋病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较低,丙氨酸转氨酶较高,结肠镜下肠道黏膜溃疡较多见,结肠镜检查结合活组织检查在阿米巴肠炎合并艾滋病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肠镜检查 阿米巴肠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开通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左室心肌灌注和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登记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医院对CTO病变行PCI治疗的312例患者,其中36例于CTO病变开通前及开通12个月后均进行了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检查纳入本研究。采用配对或独立样本t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的方法比较PCI开通CTO病变前后负荷总积分(SSS)、静息总积分(SRS)、差值总积分(SDS)、灌注可逆性节段数(RS)、灌注不可逆节段数(NRS)、心肌总灌注缺损范围(TP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静息和负荷的相位直方图带宽(PBW)和相位标准差(PSD)等指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LVEF与PBW和PSD的关系。结果36例患者CTO病变开通后,SSS(7.2±7.9比10.8±6.9,t=3.612,P=0.001)、SRS(4.4±6.3比5.9±5.9,t=2.721,P=0.010)和SDS(2.8±3.1比4.7±4.0,t=2.727,P=0.010)均较开通前显著降低,RS(1.9±1.9比3.5±2.1,t=3.843,P=0.001)和负荷TPD(10.0%±11.1%比14.7%±10.0%,t=3.838,P=0.001)也较开通前明显减少。在心肌收缩同步性参数中,负荷PBW[(66.7±26.8)°比(83.1±33.0)°,t=3.365,P=0.002]和PSD[(18.3±6.9)°比(22.8±9.7)°,t=2.972,P=0.005]较开通前显著降低。无论是CTO病变开通前还是开通后,LVEF与静息或负荷状态下的PBW和PSD均呈显著负相关,并且LVEF≥50%患者的静息PBW、PSD和负荷PBW、PSD均显著低于LVEF<50%者(均为P<0.05)。结论CTO病变经PCI开通后心肌可逆性缺血和负荷状态下的心肌收缩同步性可得到改善,LVEF与心肌收缩同步性指标呈负相关,高LVEF的CTO患者的心肌收缩同步性更好。

  • 标签: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心肌灌注 心肌收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减重平板训练(BWSTT)联合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58例分为FES组19例、BWST组19例和联合组20例。3组患者均接受早期常规康复治疗,FES组在早期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FES治疗,BWSTT组则增加BWSTT治疗,联合组在早期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BWSTT联合FES治疗。3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次均为30 min,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10 m步行时间测试(10MWT)和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分别评估3组患者的平衡功能、下肢运动能力、步行速度和步行功能。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BBS和FMA-LE评分、10MWT和FAC评级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的BBS和FMA-LE评分分别为(36.8±4.2)分和(28.6±3.5)分,10MWT为(8.3±3.6)s,FAC评级为(3.4±0.7)级,均显著优于FES组和BWSTT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平板训练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

  • 标签: 脑卒中 功能性电刺激 减重平板 运动功能 步行能力
  • 简介:摘要胸部创伤是创伤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其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导致死亡。尽管国内外已有关于VTE防治的共识和指南,但胸部创伤尤其是钝性伤患者并发VTE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具有其自身特点,国内外现有的共识及指南缺乏针对性。因此,中国胸部创伤临床研究协作组和《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业专家共同制订了《胸部创伤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治及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本共识就胸部创伤相关VTE的特点、临床表现及风险评估、诊治与预防给出不同等级的专家推荐意见,作为学术指导建议,供临床诊疗及预防参考。

  • 标签: 胸部损伤 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共识
  • 简介:摘要多发伤伤情复杂,救治难度大,各损伤部位的伤情可相互掩盖或表现延迟,损伤严重程度超过各部位的简单叠加。目前国外关于多发伤定义众多,并普遍将多发伤等同于严重损伤。国内的多发伤定义几经发展,仍存在争议,特别是对多发伤定义应基于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的九部位还是损伤严重度评分(ISS)的六部位尚未形成共识。缺乏统一的解剖部位参考标准的多发伤定义会导致多发伤群体出现差异,给多发伤这一名称的使用带来困难。笔者通过阐述国内外多发伤定义的演进及使用现状,分析多发伤定义中存在的问题及争议,提出了多发伤定义的建议,进一步规范多发伤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多处创伤 创伤诊治中心 损伤严重度评分 简明损伤定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