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S)和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leastsquares,PLS)建立棉粕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模型优化方法进行研究。模型的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ev)分别为0.94和0.95;交叉验证标准差(RMSECV)分别为0.668和0.441;模型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val)分别为0.95和0.92;外部验证标准差(RMSEP)分别为0.81和0.44。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用于棉粕中NDF和ADF含量的快速测量。建模过程中选取有效的光谱区间可以提高模型的稳健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入院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内科就诊的1 322例STEMI患者,分为工作时间入院组518例(39.2%)和非工作时间入院组804例(60.8%)。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原性死亡和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血运重建和脑卒中)发生情况。进一步对接受急诊再灌注治疗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入院(OTD)、入院至球囊扩张(DTB)、发病至球囊扩张(OTB)时间差异,以及住院期间心原性死亡和远期MACCE发生情况。结果1 322例STEMI患者中,与非工作时间入院组比较,工作时间入院组患者的收缩压和三酰甘油水平较低,而血肌酐和糖尿病患者比例较高(均为P<0.05)。工作时间入院组和非工作时间入院组患者的住院期间心原性死亡率(5.4%比7.0%,χ2=1.288,P=0.256)和中位随访时间2.6年的MACCE发生率(27.9%比25.6%,χ2=0.718,P=0.397)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接受急诊再灌注治疗的比例分别为39.6%和46.6%(χ2=6.388,P=0.011),亚组分析显示工作时间入院组患者的DTB时间显著低于非工作时间入院组[75.0(57.3,103.0)min比89.0(67.0,115.0)min,Z=-3.784,P=0.000],但OTB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原性死亡率(2.0%比2.9%,χ2=0.507,P=0.476)和远期MACCE发生率(18.4%比22.2%,χ2=1.078,P=0.299)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单中心研究显示,非工作时间入院的STEMI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存在更长的院内救治时间延迟,但入院时间不影响患者的住院期间和远期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优化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68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8~24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4):全身麻醉组(G组)和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EG组)。E组全身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竖脊肌平面阻滞,两侧分别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2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毕行PCIA,配方:舒芬太尼1.5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背景输注速率3 ml/h,PCA剂量2 ml,锁定时间5 min,镇痛至术后24 h,维持静态VAS评分≤4分。VAS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补救镇痛。记录气管拔管时间和术中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记录术中和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和术后24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烦躁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G组比较,EG组患者术中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降低,气管拔管时间缩短,术中和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减少,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延长,术后24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减少,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烦躁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全身麻醉而言,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有助于实现低阿片类药物麻醉模式,更有利于术后痛敏反应的抑制和术后早期康复。
简介:摘要:人民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用药等方面更是格外的注重和考虑,化工制药本身的产生途径导致所带有的固有危害,引发对于身体的其他副作用,人们开始对于化工制药的高效性和健康性进行探索。在此背景下,绿色化学应运而生,绿色化学是通过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从而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争取实现“零排放”。正是具备这样的特点,绿色化学在药物合成领域的应用十分重要,由于药物本身的特性,所以使用安全无害的药物不仅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更是人道主义的体现,对生命,对人权的最大尊重。因此,绿色化学技术在药物领域的应用充分体现我国在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的同时也展现出对于社会发展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