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我到乡间市场去买水果,卖水果的老板进屋去拿钱来找我,我站在水果摊边等他。忽然有两位青年走到我面前,大声的叫我:“喂!老板,你的释迦一斤多少钱?”由于我正在念佛,被突如其来的叫唤吓了一跳。我在生活里虽没有时间做特定功课,不过一有空我就念佛。像等车的时候、坐火车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喝茶的时候,故因而常错过班车或乘车过站。念得特别好的时候,有人唤我,我的感觉常是从净土里突然被拉回浊世。

  • 标签: 水果 老板 念佛 功课 时间 净土
  • 简介:苦是佛教对世间、对人生所做出的最基本的价值判断,我们称之为苦圣谛。其他的一切教义都是建立在苦圣谛之上的,如果没有了苦圣谛,整个佛教大厦就坍塌了。

  • 标签: 苦圣谛 佛教 矛盾 人生价值观
  • 简介:一个喜欢抱怨的人,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随时找出种种诅咒的理由和项目:交通太乱、物价太高、老板太苛、世风太差、儿女太笨、朋友太冷、邻居太横……人若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负面的事物上,一定会引发消极的不满情绪,生出病态的人生态度,赶走了应当快乐的美好时光。其结果是瘫痪了人的活力,腐蚀了人际关系,酸化了生活品质,

  • 标签: 抱怨 “不” 不满情绪 人生态度 人际关系 生活品质
  • 简介:初入道门,日日晨钟暮鼓,日子长了,却发现每月总有几天庙内安安静静,不用举行早晚功课,也烧香,不知道为什么?问一些年纪稍长的道兄,答日:“戊朝真”。深究原因?答日:“规矩”。为什么“戊朝真”?从何时开始的?带着这些疑问,我检索了一些道书。

  • 标签: 道教 “避戊” 科仪戒律 《道门定制》 宋代
  • 简介:提要思想进行还原之后.将会得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新认识:《物迁论》的主旨是非动非静、非体非用。也即是说,《物迁论》谈论的不是体用问题,即有即无也不能混同于非有非无。因为,既有既无是典型体用一如的玄学思维模式,是对有和无的肯定。而非有非无强调的不是体用关系,而是大乘中观语义下无知而知的般若,它所观照的是不可言说的真谛。所以,如果说“即迁即迁”是一种玄学的说、形式的说.那么,非迁非迁则是一种宗教的说、实质的说。这种实质的说,从历史上看,为中国涅槃佛性论作好了逻辑上的铺垫与理论上的准备。

  • 标签: 《物不迁论》 体用论 玄学思维模式 佛教
  • 简介:如来藏(真如)思想是中国佛教的一个根本理论,它在《大乘起信论》和《大乘止观法门》中都被作了深刻而系统的阐述,但是在这两个经典文本中,如来藏(真如)思想有不同的内涵,分别对应于中国佛教的两个面向,其中《大乘起信论》立“只具净法”的“空真如”以追求烦恼心和清净心的区隔,而《大乘止观法门》则立“兼具染净二法”的“空如来藏”以追求烦恼心和清净心的圆融。虽然“空真如”和“空如来藏”在佛学理论上有着不同的诉求,但是在中国佛教的修行实践过程中,两者又会有机地统一起来,即修行的过程面向“空真如”而修行的结果则面向“空如来藏”。

  • 标签: 《大乘起信论》 《大乘止观法门》 “不空真如” “不空如来藏” 中国佛教
  • 简介:隋朝时有一位已经得证二果的书生,名叫苟藉,他擅长书法,但不食酒肉。如果有人请他去写字,必须要心存恭敬,再设素斋才能请他到家里去,否则他是不会应请的,就即令勉强请他去了,他也不肯写字。

  • 标签: 隋朝 苟藉 《金刚般若经》 佛教文化
  • 简介:大地和其中的万物,属于上主,世界和其间的居民,属于上主。是他在海洋上奠定了大地,是他在江河上建立了全世。谁能登上上主的圣山?谁能居留在他的圣殿?是那手洁心清,慕虚幻的人,是那不发假誓,不行欺骗的人。他必获得上主的降福和拯救者天主的报酬。这样的人是寻求上主的苗裔,追求雅各伯天主仪容的子息。

  • 标签: 虚幻 大地 天主 万物 圣殿 雅各
  • 简介:桐城姚别峰,工吟咏,书仿赵吴兴,神骨逼肖。尝摹吴兴体作伪迹,薰暗其纸,赏鉴家弗能辩也。与先外祖雪峰张公交相善,往来恒住其家,动淹旬月。后闻其观潮没于水,外祖甚悼惜之……尝延之作书,居于宅西小园中。一夕月明,见窗上有女子影,出视则无。四望园内,似有翠裙红袖,隐隐树

  • 标签: 《金刚经》 佛教文化 民间传说 姚别峰
  • 简介:明代镇澄批判《物迁论》“宗似因非”引起了一场丛林论辩。镇澄认为《物迁论》以“性住”为因的论证方式不符合性空之义,又依据华严四法界理论构造了一套论证迁的理论框架,并以此来回应对其批判的反驳意见。通过深入考察镇澄的批判,可知镇澄所理解的“性住”非《物迁论》的“性住”。《物迁论》以“缘之如如自在”而称“性住”,符合性空无常之义。

  • 标签: 僧肇 镇澄 物不迁论 性空 性住
  • 简介:之主旨非言物性,乃言动静关系,物迁义含俗谛义、真谛义双重论旨.以俗谛义解之,物迁义乃以俗谛破俗谛,重在破执;以真谛义解之,则有"立"之意义,立万法假有性空、动静皆空义,契合般若空观.此二义前者为明为显,文之所重;后者为暗为隐,隐而未发.以此双重论旨解之,则对物迁义之聚讼纷争及澄观、镇澄所提诘难皆可迎刃而解.

  • 标签: 《物不迁论》 佛教 澄观 镇澄
  • 简介:王光德道长是我在道教界一位年轻的老朋友.十多年前我还在山东工作时,他到泰山、崂山参访就接待过他,从此结下道缘.1994年元月,我刚到国家宗教事务局工作不久,他便将与别人合写的一书送我,使我对武当道教概况和他本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97年他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当选为中国道协副会长后,我们之间的交往更频繁,他那种诚实、质朴的憨厚品格,精进、敬业执着的弘道精神,对以道立教的独到见解,苦己利众、济世度人的无私奉献,尊道贵德的高尚情操,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标签: 王光德 道长 道教 武当山 宫观 生平
  • 简介:浙江省乐清县道士陈安占一贯拾金昧,助人为乐,修路造桥,广积善缘。据他的家乡石马南村的干部、群众反映,三十多年来,他做了许多好事,早在一九五八年,他在十八罐水电站工作时,曾拾到一块瑞士手表,经多方查问,归还了失主,失主赵方潘非常感谢。一九八三年有一次在做超度道场时丧主手上的金戒指丢失了,又悲又急,他一方面进行安慰,一方面帮助寻找。经仔细找寻,终于在稻草堆下面找到。那只金戒指已被踩扁了,但擦去泥土,仍然金光灿灿。当丧主从他手上接过那只失而复得的金戒指时,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

  • 标签: 金戒指 陈安 丧主 不知道 潘非 金光灿灿
  • 简介:轻安:字面上说,轻是轻快,安是安乐,轻快安乐,这种感受大家都有过。但在唯识里面,它的名义更详细一点:所谓轻安,就是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修持为性,对治昏沉,转依为业。就是说:当轻安生起时,就没有我们对于身体的粗重感觉,也就是没了贪嗔痴的感觉,

  • 标签: 讲稿 感觉 唯识 名义 修持
  • 简介:以《现代佛学》命名的系列文章[载于《广东佛教》1998(2)-2000(6)]的真实旨意,是妄想以《现代佛学》取代佛陀创立的传统佛法,进而毁我佛教。文章中歪理邪见层出穷,谤佛谤法触目惊心。《现代佛学》假冒佛法,毒汁四溅,是佛教界绝无仅有的歪理邪说。《现代佛学》的作者周泉缨(署名凡樱、常樱)狂心歇,在其文章于佛学刊物上发表期间,又上网扩散到全世界,贻识众生,流毒甚广。

  • 标签: 佛学 现代 菩提 歪理邪说 佛教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