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无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9例新生儿无球菌败血症病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组(≤7 d)和晚发型组(>7 d),回顾性分析患儿相关资料。结果29例新生儿无球菌败血症占同期所有新生儿败血症的10.8%。阴道分娩23例(79.3%),剖宫产6例(20.7%);早发型组18例(62.1%),晚发型组11例(37.9 %)。早发型组合并肺炎的比例高于晚发型组(83.3%比36.4%),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的比例低于晚发型组(33.3%比81.8%),住院天数少于晚发型组[(16.17±9.33)d比(36.73±27.43)d](P均<0.05)。外周血白细胞升高9例(31.0%),降低15例(51.7%),C-反应蛋白升高18例(62.1%),降钙素原均高于正常。所检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头孢噻肟的敏感率1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敏感率分别为30.0%、31.0%、24.1%。28例患儿为两种抗生素联合抗感染治疗。治愈22例(75.9%),好转出院3例(10.3%),放弃治疗死亡4例(13.8%),1例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无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病原菌之一,不同发病时间患儿合并症不同。外周血白细胞降低、降钙素原升高在新生儿无球菌败血症感染中敏感性较高。青霉素和(或)头孢类抗生素为首选药物,危重者采用两种抗生素联合治疗。

  • 标签: 新生儿 败血症 无乳链球菌 并发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无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23例GBS败血症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无球菌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药敏及疗效。结果23例无球菌败血症患儿中早发型7例,晚发型16例;临床表现体温异常11例,呼吸出现急促、暂停或呼吸困难11例,黄疸17例,合并化脓性脑膜炎11例;其中早发型败血症患儿出现呼吸异常的比例显著高于晚发型组患儿,而晚发型败血症患儿出现体温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早发型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敏实验显示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无球菌败血症患儿临床表现多有发热、呼吸异常和黄疸,合并脑膜炎的多为晚发型败血症,治疗首选青霉素。

  • 标签: 无乳链球菌败血症 新生儿 临床特征 耐药率
  • 简介:摘要停球菌似马亚种(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SDSE)为C组或G组β溶血性链球菌,常定植于咽部、胃肠道、尿道和女性生殖道,可导致败血症、蜂窝组织炎、化脓性关节炎、坏死性筋膜炎、脑膜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现回顾性分析3例SDS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3例患者均为社区获得性感染SDSE,既往有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史,主要症状为发热。2例患者伴有下肢皮肤红肿,1例伴有脑梗死与眼内炎。抗菌药物治疗后好转。SDSE血流感染好发于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发热、皮肤软组织炎症为主要表现,治疗应首选青霉素。

  • 标签: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 血流感染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急性放射性肠损伤是腹盆腔放疗患者常见并发症,然而目前没有有效的临床防治手段。作为益生菌和肠道共生菌的杆菌属对肠道健康有诸多益处。临床前研究发现杆菌可以防治急性放射性肠损伤,其机制为保护肠隐窝干细胞、维持肠道屏障及抗氧化等。临床研究提示放疗前1周开始口服足量含杆菌的复合益生菌有助于预防放疗导致的腹泻,并且口服杆菌有治疗放疗后腹泻及减轻放射性直肠炎的趋势,目前没有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

  • 标签: 乳杆菌属 急性放射性肠损伤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妇泌尿生殖道中无球菌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住院的400例孕妇的泌尿生殖道标本共800份(每例分别取阴道分泌物、中段尿),孕妇年龄(27.51±2.32)岁,孕周(36.14±0.25)周。采用统一的培养方法对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总检出率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检测出无球菌57株。20~25岁孕妇检出37株(64.91%),26~39岁孕妇检出20株(35.09%);中段尿检出24株(42.11%),阴道分泌物检出33株(57.89%)。药敏试验结果得知,无球菌对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在孕妇体内,无球菌的存在较为普遍,且对一些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

  • 标签: 孕妇 泌尿生殖道 无乳链球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2019年6月5日,1例36岁女性患者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进行吸脂和脂肪填充术,术后8 h发生停球菌感染导致的脓毒性休克。由于发现较早和及时抢救治疗,并转往北京协和医院,经急诊科、整形外科、ICU等多科室联合治疗,虽然患者病情凶险而反复,但最终得以成功救治,痊愈出院。作者对患者抢救和治疗的经过作了详细回顾,并对此类脓毒性休克的治疗经验进行了总结。

  • 标签: 休克,脓毒性 脂肪切除术 自体移植物 皮下脂肪 停乳链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Ⅲ期与Ⅳ期结肠癌患者的肠球菌丰度差异。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结肠癌患者粪便样本,经过基线资料的倾向值匹配后,纳入Ⅲ期组、Ⅳ期组样本各9例。随后进行DNA提取、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Alpha多样性分析提示两组在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性检验提示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分组正确。从门水平看,两组丰富度差异显著的是疣微菌门。从属水平看,肠球菌在两组间丰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期组肠球菌丰度更高。结论Ⅲ期与Ⅳ期结肠癌患者有着显著不同的菌群特征。肠球菌丰度的改变可能影响结肠癌疾病的进展。

  • 标签: 结肠肿瘤 肠球菌属 高通量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下生殖道无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定植情况以及产时抗生素预防(intrapart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IAP)的应用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及西城院区住院分娩的1 078例孕妇及其所分娩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GBS定植情况分组,比较GBS阳性和阴性组孕妇的临床特征、合并症、围产结局和新生儿预后,以及应用IAP对GBS阳性孕妇临床特征、合并症、围产结局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e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 078名孕妇中GBS阳性93例(8.6%,GBS阳性组),选择与GBS阳性组临床资料匹配的93例作为GBS阴性组。GBS阳性组年龄、孕龄、孕次、产次、分娩方式、血压异常、血糖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任一合并症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30、0.613、0.311、0.761、0.163、0.601、0.467、0.388、1.000)。GBS阳性组新生儿转儿科比例和新生儿感染、肺炎、贫血的发生率以及菌群感染率均高于GBS阴性组[57.0%(53/93)比23.7%(22/93),10.8%(10/93)比3.2%(3/93),29.0%(27/93)比14.0%(13/93),21.5%(20/93)比8.6%(8/93),22.6%(21/93)比6.5%(6/93)](χ2值分别为21.47、4.05、6.24、6.05、9.75,P值分别为<0.001、0.044、0.012、0.014、0.002),且新生儿的住院时间长于GBS阴性组[4(0,5)d比0(0,0)d,Z=-4.03,P<0.001]。IAP组新生儿转儿科比例和病理性黄疸、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非IAP组[51.1%(24/47)比78.1%(25/32),44.7%(21/47)比78.1%(25/32),42.6%(20/47)比65.6%(21/32)](χ2值分别为5.92、8.76、4.06,P值分别为0.015、0.003、0.044),新生儿住院时间短于非IAP组[3(0,5)d比5(2,7)d,Z=-2.60,P=0.009],两组分娩方式、破水时间,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感染、肺炎、菌血症/败血症、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73、0.085、0.479、0.538、0.157、0.161、0.238)。结论下生殖道GBS定植不增加孕妇宫内感染、胎膜早破及自发性早产发生率,但新生儿发生菌群感染和不良结局的风险更高,转儿科率更高,住院时间更长。IAP能够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无乳链球菌 产时抗生素预防 孕产妇 围产结局
  • 简介:摘要胃肠乃人体吸收精微的重要器官。六邪皆可直犯胃肠致病,运用中药从胃肠祛除外感邪气多可获效,可见证治与治疗表证有相似之处;且胃肠在解剖基础与功能上,亦体现了表性质。由此可知,胃肠亦是人体抵御、祛除外邪的重要器官,具有表之功能,临床不可忽视。

  • 标签: 外感病证 胃肠 表证 六淫 中医基础理论
  • 简介:摘要2018年2月,Gupta等[1]建议将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成员重新分类。分枝杆菌最高水平中存在5个不同的单系分组(monophyletic groups),分别为Tuberculosis-Simiae(结核-猿猴,TS)、Terrae(土地,Te)、Triviale(次要,Tr)、Fortuitum-Vaccae(偶发-母牛,FV)、Abscessus-Chelonae(脓肿-龟,AC)。Gupta等由此建议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重新分类为5个,并依次对科和5个进行了描述。

  • 标签: 分枝杆菌科 分枝杆菌属 分枝酸杆菌属 分枝酸棒菌属 拟分枝酸杆菌属 分枝酸菌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NGS)在泌尿生殖道无球菌(GBS)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检测58份男性尿道分泌物、30份处女和20份孕妇阴道分泌物中的微生物,同时进行GBS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传统细菌培养鉴定。结果GBS在NGS中的检出率为18.5%(20/108),在FQ-PCR中的检出率为20.4%(22/108),在传统细菌培养鉴定中检出率为4.6%(5/108)。NGS与FQ-PCR两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男性尿道分泌物、处女和孕妇阴道分泌物GBS筛查鉴定中符合率为100%、30%和0%。男性尿道分泌物中的菌群数量最多,孕妇阴道分泌物中的菌群数量最少。男女泌尿生殖道均有瑞士乳酸杆菌、惰性乳酸杆菌、copri普雷沃菌、无球菌、婴儿链球菌等相同菌群存在。结论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具有高通量、高准确度和高灵敏度的特点,适合微生物菌群及物种的筛选,男、女泌尿生殖道均有无球菌定植,且菌群结构部分相同。

  • 标签: 泌尿道 高通量 二代测序 无乳链球菌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1例停球菌似马亚种感染致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例的诊治经过。该例患儿系18 d女婴,因发热7 h入院。入院后经查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脑脊液、血培养等,诊断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给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以及镇静止惊、降颅内压、补液等综合治疗4周后,患儿治愈出院。出院1月余门诊随访,其生长发育正常,头颅MRI未见异常,听力亦未见异常。由本例认为,停球菌似马亚种感染发病时间短、病情重且进展快。

  • 标签: 链球菌属 链球菌感染 脑膜炎,细菌性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无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时,发生无球菌医院感染的9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采用χ2检验,对病例收集医院的4个新生儿病区中,新生儿无球菌医院感染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对分离培养的无球菌,进行标本来源、血清型分型特点及上述2者占比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无球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分析其耐药性及药物敏感性。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所有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结果①4个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率:这4个病区包括极早早产儿重症监护病房(ICU)、早产儿ICU、足月儿ICU及新生儿普通病房,其新生儿无球菌医院感染率分别为0.329%(5/1 521)、0.508%(18/3 545)、1.261%(48/3 807))及0.095%(21/22 160)。足月儿ICU的新生儿无球菌医院感染率,分别较其他3个病区高,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6)。②标本来源:92份检出无球菌的标本中,占比位列前3位的标本,分别来源于呼吸道分泌物、静脉血及尿液,其占比分别为48.9%(45/92)、22.8%(21/92)及16.3%(15/92)。③早发败血症(EOS)发生率:本组血培养结果无球菌呈阳性的21例患儿中,71.5%(15/21)为EOS。④血清型分型:本组92株无球菌的血清型分型按照其占比高低,位列前3位的血清型依次为Ⅲ、Ⅰb及Ⅴ型,其分别占30.4%(28/92)、27.2%(25/92)及21.7%(20/92)。⑤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92株无球菌对四环素、克林霉素及红霉素的耐药性均较高,耐药率分别为69.6%(64/92))、57.6%(53/92)、55.4%(51/92),而对万古霉素、青霉素、利奈唑胺、达福普汀及氨苄西林的敏感性均较高,敏感率均≥87.0%。结论尤其对足月儿ICU中住院治疗的新生儿,应警惕无球菌医院感染,以减少该菌所致的EOS等严重感染发生率。本组新生儿病区检出无球菌的血清型以Ⅲ、Ⅰb、Ⅴ型为主,可采用万古霉素、青霉素、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 标签: 链球菌,无乳 分子流行病学 感染 脓毒症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药性,微生物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蒙特卡洛模拟预测和评价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达托霉素对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抗菌效果,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方法借助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lood Bacterial Resistant Investigation Collaborative System,BRICS)平台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从全血标本中分离的1 847株葡萄球菌菌株。利奈唑胺和达托霉素采用肉汤稀释法进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替考拉宁则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MIC。利奈唑胺的给药方案为800 mg(1次/d)、500 mg(每12 h 1次)、600 mg(每12 h 1次)、600 mg(每8 h 1次)。替考拉宁的给药方案为400 mg(每12 h 1次)、600 mg(每12 h 1次)、800 mg(每12 h 1次)、1 000 mg(每12 h 1次)。达托霉素的给药方案为4 mg·kg-1·d-1、6 mg·kg-1·d-1、8 mg·kg-1·d-1、10 mg·kg-1·d-1和12 mg·kg-1·d-1。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计算3种药物不同给药方案的目标获得概率(probability of target attainment,PTA)和累计反应分数(cumulative fraction of response,CFR)。CFR≥90.0%的给药方案是抗菌药物经验治疗的合理选择。结果当MIC≤0.500 mg/L时,利奈唑胺剂量为800 mg(1次/d)、500 mg(每12 h 1次)、600 mg(每12 h 1次)、600 mg(每8 h 1次)对葡萄球菌的PTA均>90.0%;当MIC为1.000 mg/L时,利奈唑胺500 mg(每12 h 1次)、600 mg(每12 h 1次)、600 mg(每8 h 1次)对葡萄球菌的PTA分别为92.2%、96.6%、97.6%。4种利奈唑胺给药方案对应的CFR分别为73.9%、83.7%、90.8%和95.3%。在MIC≤1.000 mg/L时,替考拉宁400 mg(每12 h 1次)、600 mg(每12 h 1次)、800 mg(每12 h 1次)、1 000 mg(每12 h 1次)对葡萄球菌的PTA均为100.0%;当MIC为2.000 mg/L时,替考拉宁800 mg(每12 h 1次)、1 000 mg(每12 h 1次)对葡萄球菌的PTA均为100.0%。4种替考拉宁给药方案对应的CFR分别为90.8%、92.8%、93.5%和94.6%。在MIC≤0.500 mg/L时,达托霉素4 mg·kg-1·d-1、6 mg·kg-1·d-1、8 mg·kg-1·d-1、10 mg·kg-1·d-1、12 mg·kg-1·d-1对葡萄球菌的PTA均>90.0%;当MIC为1.000 mg/L时,达托霉素8 mg·kg-1·d-1、10 mg·kg-1·d-1、12 mg·kg-1·d-1对葡萄球菌的PTA分别为96.9%、100.0%和100.0%。5种达托霉素给药方案对葡萄球菌的CFR分别为97.4%、99.2%、99.9%、100.0%和100.0%。结论针对葡萄球菌引起的血流感染,利奈唑胺600 mg(每12 h 1次)、替考拉宁400 mg(每12 h 1次)、达托霉素4 mg·kg-1·d-1的给药方案可达到有效的抗菌效果。

  • 标签: 葡萄球菌属 替考拉宁 达托霉素 利奈唑胺 血流感染 蒙特卡洛模拟
  • 简介:摘要肝硬化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尤其是无球菌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国内鲜有报道,但因其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且多伴有致命性并发症,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本例患者既往肝硬化病史诊断明确,发病初期并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典型临床表现,直至出现脑干梗死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后才明确诊断,而且诊疗过程中出现了脑干梗死、消化道出血和药物热等多种并发症,通过回顾分析该病例的诊疗经过,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硬化 无乳链球菌 心内膜炎,细菌性 脑干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集的淋球菌耐药性,为淋病防治提供策略。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门诊临床分离培养的100株淋球菌,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克肟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析淋球菌耐药性,判定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highly tetracycline resistant Neisseria gonorrhoeae,TRNG),同时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筛查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enicillinase producing Neisseria gonorrhoeae,PPNG)。结果PPNG阳性率为46%(46/100),TRNG阳性率为35%(35/100)。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耐药率分别是95%(95/100)、88%(88/100)、97%(97/100)、16%(16/100);头孢克肟和头孢曲松未见耐药菌株,低敏率分别为11%(11/100)和4%(4/100);大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和低敏菌株。结论广州市淋球菌临床分离株普遍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耐药,治疗淋病的首选药仍是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淋球菌耐药监测应定期进行。

  • 标签: 淋球菌 最低抑菌浓度 抗生素耐药性 PPNG TRNG
  • 简介:摘要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隐球菌侵犯脑膜和(或)脑实质所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严重的颅内压增高、脑实质损害为特征,起病隐匿。这种机会性感染常见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器官移植受者或其他免疫抑制情况,也见于少部分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在全球HIV感染逐年减少的背景下,隐球菌性脑膜炎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率,且病死率居高不下。文中重点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易患人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进行介绍。

  • 标签: 隐球菌 脑膜炎 HIV 抗真菌药 颅内压
  • 作者: 郑跃杰 申昆玲 杨永弘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年第21期
  • 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45,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A族链球菌(GAS)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致病菌,尤其是对于儿童。GAS导致的疾病种类可能比其他任何微生物都多,并且涉及多学科的问题。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被发现并广泛使用,细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呈直线下降,但耐药现象不久便出现,并不断严重,某些细菌感染性疾病又有抬头趋势。近年来GAS感染与疾病也有小范围流行的报道。关注GAS,尤其是深入研究GAS的国内学者并不多,整体上对GAS的认识不够,存在一些误区。关于GAS还有很多疑问迄今没有答案,因此我们呼吁关注GAS和GAS疾病。

  • 标签: A族链球菌 疾病 儿童
  • 简介:摘要隐球菌病是一种全球分布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来,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众多的研究表明地理位置、环境暴露、宿主遗传因素及免疫状态等都会增加隐球菌病发生的风险。了解隐球菌病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隐球菌病,降低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隐球菌病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 标签: 隐球菌病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