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中联合应用中药黄芪注射液对改善机体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55.16±0.25)岁。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55.13±0.31)岁。两组术后均予以PN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7、15、30 d后体质量指数(BMI)、预后营养指数(PNI),治疗前后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N)、纤维连接蛋白(FN)等营养指标,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7、15、30 d后,观察组BMI均高于对照组[(21.47±0.25)kg/m2比(20.54±0.35)kg/m2、(23.24±0.31)kg/m2比(21.06±0.45)kg/m2、(23.79±0.39)kg/m2比(22.13±0.36)kg/m2,t=14.013、25.855、20.269,均P<0.001]。治疗7、15、30 d后,观察组PNI均低于对照组[(42.14±0.36)%比(45.33±0.27)%、(38.45±0.37)%比(41.44±0.25)%、(32.11±0.46)%比(36.42±0.37)%,t=45.941、43.394、47.315,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ALB、TFN、FN均高于对照组[(45.11±0.87)g/L比(42.72±0.33)g/L、(3.75±0.77)g/L比(2.64±0.17)g/L、(3.36±0.32)g/L比(2.14±0.41)g/L,t=16.646、9.123、15.202,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总体生活质量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6.24±0.31)分比(84.14±0.25)分、(86.65±0.44)分比(84.33±0.27)分、(87.68±0.48)分比(85.16±0.36)分、(85.36±0.41)分比(83.14±0.28)分、(15.33±0.24)分比(13.24±0.16)分,t=34.174、29.125、27.219、28.978、46.958,均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9.52%(4/42)比7.14%(3/42),χ2=0.371,P=0.543]。结论在予以胃癌患者术后PN治疗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且加用此药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社区肿瘤康复干预对农村乳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46例农村社区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3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乳腺癌相关知识宣教,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用药,并予适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指导和个别指导方式给予社区肿瘤康复干预,持续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体质指标、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含量、免疫球蛋白及白细胞介素(IL)水平等。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BMI)及体重均明显降低,肺活量明显提高;其外周血CD3+、CD4+、CD4+/CD8+值、NK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IgA、IL-1及IL-2水平均明显升高,IL-6水平明显下降,上述指标较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干预前、后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社区肿瘤康复干预能提高农村乳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不同时长对HIV/AIDS患者代谢的影响。方法单中心横断面研究,选择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门诊随诊的424例HIV/AIDS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时长分成四组:Ⅰ组(0.5~2年)、Ⅱ组(2~4年含2年)、Ⅲ组(4~6年含4年)、Ⅳ组(≥6年),比较各组血脂、肾功、血糖、肝功异常的差异性。结果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率:Ⅰ组9/106(8.5%)、Ⅱ组17/134(12.7%)、Ⅲ组22/123(17.9%)、Ⅳ组4/61(6.6%),p=0.076;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Ⅰ组32/106(30.2%)、Ⅱ组58/134(43.3%)、Ⅲ组50/123(40.7%)、Ⅳ组27/61(44.3%),p=0.152;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发生率:Ⅰ组8/106(7.5%)、Ⅱ组17/134(12.7%)、Ⅲ组15/123(12.2%)、Ⅳ组3/61(4.9%),p=0.249;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发生率:Ⅰ组48/106(45.3%)、Ⅱ组66/134(49.3%)、Ⅲ组55/123(44.7%)、Ⅳ组33/61(54.1%),p=0.612;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0 ml/min/1.73 m2发生率:Ⅰ组4/106(3.8%)、Ⅱ组6/134(4.5%)、Ⅲ组6/123(4.9%)、Ⅳ组2/61(3.3%),P=0.953;eGFR与治疗时长呈负相关(r=-0.165,p<0.001);低磷血症发生率:Ⅰ组7/106(6.6%)、Ⅱ组7/134(5.2%)、Ⅲ组12/123(9.8%)、Ⅳ组6/61(9.8%),P=0.478;高尿酸血症发生率:Ⅰ组26/106(24.5%)、Ⅱ组35/134(26.1%)、Ⅲ组28/123(22.8%)、Ⅳ组10/61(16.4%),P=0.508;糖尿病发生率:Ⅰ组1/106(0.9%)、Ⅱ组9/134(6.7%)、Ⅲ组6/123(4.9%)、Ⅳ组3/61(4.9%),P=0.140;γ-谷氨酰基转移酶>60U/L发生率:Ⅰ组23/106(21.7%)、Ⅱ组34/134(25.4%)、Ⅲ组25/123(20.3%)、Ⅳ组12/61(19.7%),P=0.73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0 U/L发生率:Ⅰ组23/106(21.7%)、Ⅱ组33/134(24.6%)、Ⅲ组24/123(19.5%)、Ⅳ组12/61(19.7%),p=0.761。结论治疗半年以上HIV/AIDS患者血脂紊乱类型以低HDL、高TG血症为主,血脂异常发生率不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升高。eGFR随治疗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并且需关注低磷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生。ART药物对肝功的损伤持续存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机体功能依赖对患者及家庭主要照顾成员心理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纳入2022年3~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MHD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和临床资料,采用Katz及Lawton-Brody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机体功能状态,使用5条心理健康量表(Five Item Mental Health Inventory,MHI-5)评估MHD患者及家庭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MHD患者及家庭主要照顾成员MHI-5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16例患者,男性61例,女性55例,机体功能依赖患者共47例(40.5%)。机体功能依赖组血清白蛋白(t=-2.512,P=0.013)、患者及家庭主要照顾成员MHI-5评分(t=-8.461,P < 0.001;t=-8.533,P < 0.001)及男性比例(χ2=8.467,P=0.002)均显著低于机体功能正常组,而年龄(t=9.754,P < 0.001)及合并高血压(χ2=20.421,P < 0.001)、糖尿病(χ2=10.470,P=0.002)、心脑血管疾病(χ2=9.898,P=0.003)比例均显著高于机体功能正常组。MHD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达39.7%(46/116),其中机体功能依赖组心理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机体功能正常组[72.3%(34/47)比17.4%(12/69),χ2=35.275,P < 0.001];家庭主要照顾成员心理障碍发生率达32.8%(38/116),其中机体功能依赖组家庭主要照顾成员心理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机体功能正常组[66.0%(31/47)比10.1%(7/69),χ2=39.536,P < 0.001]。MHD患者的家庭主要照顾成员中非配偶的心理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配偶[46.0%(29/63)比17.0%(9/53),χ2=11.028,P=0.001],其中机体功能依赖组中非配偶的心理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配偶[80.6%(25/31)比37.5%(6/16),χ2=8.749,P=0.00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洗澡(β=-5.182,P=0.015)、洗衣(β=-7.053,P < 0.001)、吃药(β=-8.680,P=0.003)及女性患者(β=-2.982,P=0.030)是MHD患者MHI-5评分下降的影响因素,洗澡(β=-4.404,P=0.032)、做饭菜(β=-3.954,P=0.041)、自理财物(β=-5.067,P=0.021)及女性患者(β=-2.466,P=0.042)是MHD患者家庭主要照顾成员MHI-5评分下降的影响因素。结论MHD患者机体功能依赖发生率较高,其表现和影响因素多样。MHD患者及其家庭主要照顾成员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亦较高,尤其是机体功能依赖患者及非配偶家庭主要照顾成员。临床医师应及早关注和评估MHD患者的机体功能依赖状况,并及时干预,同时还应关注患者及其家庭主要照顾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良愿前置理论的护理方案对神经外科患者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2018年1~12月该院神经外科接治的8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基于良愿前置理论的护理模式干预,组间比较护理前后简化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FMA)评分、改良Barthel(MBI)指数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FMA评分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7 d、14 d后研究组FM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7 d、14 d后研究组MB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疾病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基于良愿前置理论的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机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该模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护理模式下饮食强化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及机体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所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将其等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参照组基础上的动态护理模式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定期复查、合理运动、休息、戒烟戒酒、遵医嘱用药及遵医嘱进食等)及机体状态(心理状态、肺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定期复查、合理运动、休息、戒烟戒酒、遵医嘱用药及遵医嘱进食各项遵从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值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护理模式饮食强化护理可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机体状态,加速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指标、机体耐力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该院98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运动康复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肌重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径、左室舒张末径、左房内径),6 min步行距离、运动贮量、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健康情况、活动情况、自理情况)得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肌重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径、左室舒张末径、左房内径、6 min步行距离、运动贮量、心理状况、健康情况、活动情况及自理情况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肺癌HPV阳性患者68例作为阳性组,另选取同期HPV阴性的肺癌患者48例作为阴性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机体免疫功能指标,分析机体免疫功能指标与肺癌患者HPV感染关系,并对比两组生存率。结果阳性组中,高分化程度占比(90.91%)、有吸烟史占比(69.70%)均高于阴性组(68.75%、43.75%)(P<0.05);阳性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低于阴性组,CD8+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机体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为肺癌患者HPV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阳性组生存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感染HPV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模式下健康宣教对泌尿系结石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反应、心理状况、性生活质量及结石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4例行手术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予以多模式下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机体应激状态[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与肾上腺素(AD)]、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II)评分、性生活满意度及结石复发率。结果两组术后3 d血清Cor、NE、AD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实验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3个月后HPLP-II中健康责任、营养以及运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性生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下健康宣教可有效减轻泌尿结石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反应,增加其健康知识,改善心理状态与健康行为水平,降低结石复发率,获得满意性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实施价值。
简介:摘要目前有关COVID-19流行病学和临床表型报道较多,而发病机制相关研究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作用。本文借鉴既往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的研究,探讨COVID-19的发病机制,聚焦于病毒与机体的免疫应答。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对组织器官的直接损伤和病毒诱导的过度炎症反应参与了疾病病理过程和病情进展。病毒载量和高炎症反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淋巴细胞数量与急性肺损伤高度相关,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2019-nCoV感染后患者体内能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应答。鉴于炎症和激素治疗的两面性,作为广谱免疫抑制剂的激素需谨慎使用。针对重要炎症介质IL-6的生物制剂和COVID-19患者恢复期血浆为疾病治疗带来希望。对病毒学、致病机制、免疫病理和特异性免疫防御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对COVID-19的深刻认识和精准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通道重建手术对早期胃上部癌患者机体应激反应、术后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胃上部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双通道重建,对照组患者采用食管管状吻合术,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随访调查,比较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恢复流质食物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3 d,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血清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5天,两组血清Hb、TP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5天,两组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贫血发生率为44.00%(22/50),低于对照组的68.00%(34/50),P<0.05;两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术后出血发生率,及术后1、3年的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通道重建手术可有效减少早期胃上部癌患者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会提高术后复发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lncRNA-17A表达与机体Th1/Th2平衡及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5例作为病例组,再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lncRNA-17A、Th1/Th2平衡相关因子(IFN-γ、IL-4、IFN-γ/IL-4)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不同预后患者lncRNA-17A水平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17A对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患者外周血lncRNA-17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者IFN-γ以及IFN-γ/IL-4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L-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lncRNA-17A水平与GCS评分、IFN-γ/IL-4呈负相关(r=-0.336,-0.325,P<0.05),与IL-4水平呈正相关(r=0.375,P<0.05),与IFN-γ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死亡组患者外周血lncRNA-17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患者外周血lncRNA-17A水平对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46。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lncRNA-17A异常升高,且lncRNA-17A表达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Th/1Th2漂移程度有关,可作为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潜在指标,值得临床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自能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疾病管理能力、机体容量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强化自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管理能力、机体容量状态、生活质量情况的变化。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管理能力评分、机体容量状态、生活质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强化自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体容量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显著减提高患者对疾病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机体容量状态,对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刺激—机体—响应"模型的家庭肠内营养干预方案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耳鼻咽喉科接受治疗的8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试验组实施基于"刺激—机体—响应"模型的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家庭肠内营养认知调查问卷得分、营养指标、营养状况、肿瘤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得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家庭肠内营养认知调查问卷得分,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球蛋白、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6.04±3.12)vs.(23.76±3.61)分、(60.24±5.35)vs.(57.25±5.54)kg、(37.34±3.24)vs.(35.22±3.45)g/L、(0.26±0.04)vs.(0.20±0.05)g/L、(2.62±0.08)vs.(2.37±0.10)g/L、(36.74±7.12)vs.(33.45±6.92)mg/L、(28.87±3.68)vs.(26.67±4.23)g/L、(1.72±0.30)vs.(1.49±0.3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肿瘤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的健康教育、护理技能、病情监测、沟通交流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4.25±0.65)vs.(3.21±0.78)、(4.15±0.77)vs.(3.76±0.64)、(4.17±0.70)vs.(3.82±0.68)、(4.27±0.54)vs.(3.65±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刺激—机体—响应"模型的家庭肠内营养干预方案应用于头颈部肿瘤患者中,可提高患者的营养认知水平,改善营养指标和营养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