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女性护理人员负性情绪及压力情况。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103名儿科女性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选取35名该院非儿科系统的女性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评价,应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观察压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更高,领悟社会支持评分更低(均P<0.05)。观察组中三者的评分与学历、科室及婚姻情况密切相关(均P<0.05)。观察组压力源由高到低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两组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问题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焦虑及抑郁评分具有正相关性(P<0.05),焦虑及领悟社会支持评分具有负相关性(P<0.05),焦虑与压力源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问题评分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儿科女性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负性情绪,同时有明显的压力源,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可能有一定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三甲口腔专科医院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11月14—27日应用基于中国人群修订的电子版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问卷对北京市2家三甲口腔专科医院的496名一线护士的一般资料、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情况和工作因素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本研究共回收问卷496份,有效问卷为483份。口腔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年患病率为68.3%(330/483),在9个身体部位中,位列前4位的发病部位分别为颈部、肩部、下背部和上背部。文化程度是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体育锻炼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口腔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发病状况不容乐观,应尽早筛查高危人群,鼓励护士加强体育锻炼,并对颈、肩和背部肌肉骨骼疾患进行重点干预,避免出现不可逆的肌肉骨骼功能下降,影响口腔护士的生理健康和职业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护理人员开展卡诺模型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8月—2019年8月,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科室中选择护理人员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关于卡诺模型的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为(44.97±5.39)分,优于培训前的(37.41±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为(19.27±2.38)分,优于培训前的(11.74±1.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卡诺模型开展临床护理路径,不但能够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间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护理人员肌肉骨骼疾患(MSD)的作用。方法于2021年9月,通过Embase、PubMed、Clinical Trails、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对患有MSD的护理人员实施运动干预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8月,文献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MINORS条目,采用描述性系统评价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包括6篇随机对照试验和1篇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研究结果分析发现,共产生肌力训练、肌力训练+拉伸/灵活度训练、Back School项目3种运动干预,均可降低护理人员MSD症状的疼痛程度。肌力训练可改善护理人员肌肉功能、提升生活质量;肌力训练+拉伸/灵活度训练可提高肌力、身体活动范围及运动自我效能;Back School项目对于改善护理人员身体不良姿态成效明显。结论运动干预对控制护理人员MSD症状有一定效果,管理者可针对不同MSD症状制定相应运动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护理人员工作适配与职业紧张间的关联。方法于2019年7至10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1所综合性医院及3所专科医院的1 463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一般资料及评价工作适配水平;采用抑郁-焦虑-紧张量表(DASS-21)评估职业紧张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职业紧张与工作适配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工作适配与职业紧张的关联。结果1 463名研究对象年龄为(31.8±7.2)岁,其中女性占92.3%(1 350名);职业紧张检出率为47.2%(690名);工作适配得分为(34.4±6.1)分。工作适配与职业紧张呈负相关(r=-0.47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低度适配相比,工作适配及适配类型(属性适配、需求供应适配、能力要求适配)的中、高度适配均对职业紧张具有保护作用[OR(95%CI)值分别为0.40(0.28~0.59)、0.16(0.10~0.24);0.32(0.22~0.47)、0.18(0.11~0.20);0.33(0.21~0.52)、0.18(0.11~0.30);0.59(0.37~0.95)、0.54(0.38~0.78)]。结论工作适配及适配类型(属性适配、需求供应适配、能力要求适配)与职业紧张均有关联。
简介: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在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22 年 3月—2022 年6月 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 56 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2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PBL 教学模式,对同样内容进行教学。采用调查问卷和技能考核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教学质量。结果:实验组基础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临床诊疗技能成绩、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腹腔穿刺、胸腔穿刺等急救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教学模式满意度、激发学习兴趣、建立临床思维、强化急救技能、提高医患沟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 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激发主动学习的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3”一体化渐进式分级管理模式对儿科住院部护理人员专业培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儿科住院部37名护理人员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实施的常规一带一的带教模式培训为改良前,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实施的“5+3”一体化渐进式分级管理模式培训为改良后,所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7.24±2.06)岁。对比两个时间段分别应用不同培训模式后护理人员儿科综合能力水平及带教老师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改良后37名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临床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文沟通能力及临床思维评分分别为(7.51±1.29)分、(7.49±1.34)分、(7.81±1.09)分、(7.64±1.14)分、(7.83±1.06)分、(7.54±1.37)分,显著高于改良前的(5.69±1.67)分、(5.37±1.52)分、(5.42±1.08)分、(5.91±0.67)分、(5.84±0.84)分、(5.92±0.64)分,改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改良后带教老师对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学习进取、思想品德、差错事故、劳动纪律及工作能力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5.34±1.21)分、(16.07±1.74)分、(16.82±2.08)分、(15.76±1.12)分、(15.21±0.67)分、(15.06±1.52)分,显著高于改良前的(13.06±2.19)分、(14.01±1.67)分、(13.64±1.61)分、(14.67±0.94)分、(13.57±1.64)分、(13.28±0.67)分,改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儿科住院部护理人员采用“5+3”一体化渐进式分级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儿科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改善整体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提升带教老师对护理人员各方面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肿瘤科护理人员姑息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拓展临床护理培训方法。方法选取南京市第二医院肿瘤科临床护士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名。分别对两组护士进行姑息护理专项培训,对照组采取传统理论授课的培训方法,试验组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培训方法。采用姑息护理知识问卷及教学培训满意度测评表对两组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姑息知识平均得分(17.19±2.85)分,对照组平均(14.25±3.92)分,试验组理论知识测试在疼痛及其他症状的控制、心理精神社会支持和总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授课模式激发主动学习兴趣、学习内容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互动交流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教学培训方法总体评价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翻转课堂的教学培训方法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加深对姑息护理培训知识的理解与固化,提高了教学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ICU护理人员共情疲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5月选取南阳市11所二级医院、5所三级医院的300名ICU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共情疲劳简短量表、第2版护士工作相关生活质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共情疲劳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回收率为97.33%(292/300)。结果292名ICU护理人员中文版共情疲劳简短量表得分为(48.37±10.2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婚姻状况、平均年假天数、用工性质、每月夜班天数的ICU护理人员中文版共情疲劳简短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第2版护士工作相关生活质量量表总分与中文版共情疲劳简短量表总分呈负相关(P<0.05);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共中文版共情疲劳简短量表总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ICU护理人员共情疲劳水平较高,工作相关生活质量、领悟社会支持与ICU护理人员共情疲劳有关,且受护理人员的学历、婚姻状况、平均年假天数、用工性质及每月夜班天数等因素影响。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共情疲劳影响因素开展个性化预防措施,提高ICU护理人员的工作相关生活质量,并帮其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降低ICU护理人员的共情疲劳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项目管理的方法预防护理人员针刺伤的效果。方法为了改善本院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2019年1月至12月,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实施预防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然后比较实施项目管理前、后2年院内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针刺伤预防知识掌握率、使用护理防护器具的正确率。结果实施项目管理后,本院针刺伤发生率为2.18%,与项目管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项目管理后护理人员针刺伤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使用护理防护用具的正确率均大大提高,得分分别为(86.20±7.25)和(90.76±4.74),两者与管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能找到针刺伤的根本原因,多部门联动并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提高针刺伤预防知识的掌握率及使用防护用品的正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人员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真实体验,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政策制定及未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自拟提纲对上海市不同区域内某六家不同级别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最终生成主题三个:态度与意愿、担忧与顾虑、行业发展期待。结论护理人员对于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呈乐观态度,但同时表示"互联网+护理服务"有许多方面尚待完善,也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共同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更好地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手术室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及相关培训的需求,为组织开展灾害护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9月7—17日采用自制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灾害护理认知及培训需求问卷对国内121所医院的2 60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线上调查,问卷涉及5个维度39个条目,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手术室灾害护理管理体系、手术室灾害护理培训需求、人员资源配置和应急物资储配。结果接受调查的2 60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中,92%以上人员希望建立手术室灾害管理体系;80%以上的护理人员培训需求是灾害护理的个人防护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急救技能。有31.40%(38/121)的手术室储备了灾害应急人员(共9 540名),且77.12%(7 357/9 540)为男护士;75%以上的医院手术室没有灾害物资储配,仅34.71%(42/121)的手术室灾害物资配置了专人管理。结论我国医院手术室灾害护理应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灾害护理人员的资质培养、应急物资储配及规范化管理,提高手术室灾害护理应急处理能力,优化救治技术培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年资护理人员职业投入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管理者制定正向激励机制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1—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便利选取天津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55名工作年限≤3年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就护理人员职业投入、职业价值观、护理工作满意度和一般自我效能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与t检验分析研究对象的职业投入现状并构建低年资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职业价值观以及一般自我效能和职业投入的关系模型。结果255名低年资护理人员职业投入总分为(78.47±19.93)分,高于国内常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8,P<0.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对低年资护士职业投入总的作用效应从高到低依次为:自我效能(β=0.599)、职业价值观(β=0.323)以及工作满意度(β=0.275)。结论低年资护士职业投入水平较高,建议医院管理者通过加强培训、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等持续提升其自我效能,满足个体职业发展需求以提高工作满意度,同时要注意职业价值观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