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移性肾癌原发灶联合转移灶切除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1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例肾癌伴远处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53.7(36~67)岁。平均体质指数(BMI)25.8(20.9~30.8)kg/m2。右肾肿瘤6例,左肾肿瘤6例。原发肿瘤平均直径7.1(2.7~16.0)cm。肺转移2例,肝转移1例,骨转移9例。12例均先后完成肾原发灶和转移灶切除手术。原发灶切除术后出现转移灶的中位时间为2.5(1~84)个月。结果本研究12例原发灶切除术后病理结果:肾透明细胞癌10例,肾乳头状细胞癌2型1例,肾集合管癌1例;转移灶病理结果均与原发灶相同。原发灶切除术后行化疗3例,放疗6例,靶向药物治疗2例。12例中位随访时间34(2~96)个月,3例(25%)死亡。其中年龄(P=0.265)、性别(P=0.183)、BMI(P=0.152)、原发灶肿瘤大小(P=0.082)、是否行放化疗和靶向治疗(P=0.915)与总生存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原发灶切除术后转移灶出现时间(P=0.046)与总生存率显著相关。结论原发灶切除术后至转移灶出现的时间是影响转移性肾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强CT动脉早期与动脉晚期扫描对胰腺癌肝脏小转移灶(长径<1cm)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8月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3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增强CT资料,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动脉早期组(47例,行动脉早期+门静脉期扫描)和动脉晚期组(46例,行动脉晚期+门静脉期扫描)。观察两组肝脏转移灶的数量、长径、强化特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两组扫描方法对肝脏小转移灶检出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动脉早期组47例患者中21例伴28个肝脏小转移灶,病灶长径为(7.33±1.40)mm,动脉晚期组46例患者中20例伴29个肝脏小转移灶,病灶长径为(7.69±6.67)mm,两组肝脏小转移灶长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小转移灶在动脉晚期更易表现为环形强化(69.0%)。动脉早期组和晚期组检出肝脏小转移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95% CI 0.531~0.782)、0.810(95% CI 0.672~0.947),动脉早期组对肝脏小转移灶检出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1%、61.9%、75.0%、88.5%、42.9%,动脉晚期组分别为82.6%、65.7%、100%、100%、75.8%,动脉晚期组对肝脏小转移灶的检出效能高于动脉早期组。结论增强CT的动脉晚期扫描可提高胰腺癌肝脏小转移灶的检出,有利于胰腺癌术前准确分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灶和所有转移灶同时全覆盖放疗治疗寡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0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4例寡转移(≤4处转移灶)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2(57~86)岁,初诊时PSA中位值38.545(6.640~1 066.000)ng/ml,初始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后PSA最低值中位值0.259(0.011~18.762)ng/ml,初始ADT至诊断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中位时间间隔12(4~96)个月,放疗前PSA中位值3.765(2.040~187.000)ng/ml。Gleason评分9~10分23例(52.3%),8分15例(34.0%)。初诊时,41例(93.2%)肿瘤分期为T3~T4期,23例(52.3%)伴淋巴结转移,29例(63.9%)伴远处转移。放疗前转移灶数量为1个22例(50.0%),2个12例(27.3%),3个6例(13.6%),4个4例(9.1%)。转移灶部位分别为盆腔淋巴结转移3例(6.8%),腹膜后淋巴结转移9例(20.5%),骨转移21例(47.7%),骨转移+淋巴结转移11例(25%),均无内脏转移。采用影像引导旋转调强放疗技术(IGRT-VMAT)对原发灶和所有转移灶全覆盖放疗。放射剂量:前列腺和精囊予常规分割76 Gy/38次,生物等效剂量(BED3)为126.67 Gy;对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盆腔淋巴结引流区46 Gy/23次。根据病灶周围不同的正常组织耐受量,转移灶局部放疗剂量BED3中位值为112.26(91.14~140.77)Gy。记录本组患者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本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新发转移生存率。结果本组44例中,1例放疗期间出现尿路梗阻(NCI-CTCAE 3级),留置尿管2周后顺利拔管;余43例的急性和晚期毒性反应为0~2级。中位随访34.5(9~96)个月,放疗后PSA最低值0.088(0.003~132.000)ng/ml,40例(90.9%)PSA值较放疗前下降,中位降幅为87.5%(29.4%~99.9%),其中34例(77.3%)降幅>80%。本组44例治疗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9%、54.5%、36.8%,无新发转移生存率分别为47.7%、25.0%和12.9%。结论原发灶+转移灶全覆盖放疗治疗寡转移CRPC的PSA反应率高,生存状况满意,毒性反应可耐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临床特征、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2013年5月至2021年8月经手术治疗并被病理证实的36例FN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男13例,女23例,平均年龄(35.9±15.3)岁。50%患者于体检时发现,术前经影像学诊断为FNH者21例(58.3%)。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无手术相关死亡。病理均证实为FNH。中位随访时间21.1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1例患者出现复发。结论FNH是一种容易误诊的肝脏良性肿物疾病,对有明显症状、肿块进行性增大或与肝恶性肿瘤难以区分的病例应行手术切除,且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Abernethy畸形合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科收治的3例Abernethy畸形合并FNH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例,35岁;女性2例,分别为21岁与3岁9个月。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球囊扩张、分流血管结扎术、门静脉(PV)测压等,分析治疗前后PV压力变化。结果DSA提示患者先天性门体分流分别为Abernethy畸形Ⅱ型和Ⅰb型,术前均合并FNH。其中1例5年前因FNH行肝部分切除术,再发腹痛症状入院。3例患者经门腔分流血管缩窄术/门静脉结扎术、脾动脉结扎术/门体分流结扎术处理后PV压力分别由8.5、9.0、20.0 cmH2O(1 cmH2O=0.098 kPa)升至15.0、21.0、25.0 cmH2O,入肝PV血流明显增多,术后DSA造影提示分流血管闭塞,随访至2019年11月均生存良好。结论门腔(体)分流血管结扎或缩窄术可显著改善Abernethy畸形合并FNH患者PV入肝血流,对远期生存获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微血管特征的检测能力,分析血管指数(VI)、微血管密度(MVD)和Ki-67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断为FLL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66例FLLs患者分为非肝细胞癌(非HCC)组(96例)和HCC组(70例)。全组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SMI检查,分析患者的Adler′s半定量分级(0~3级)和血管形态特征(a~f模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MI和CDFI血流特点对HCC的检测能力,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HCC组患者VI与MVD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VI与Ki-67的相关性。结果HCC组中,SMI检测出高级别血流(Adler′s半定量分级2~3级)50例,高于CDFI(22例,P=0.033)。HCC组中,SMI检测出富血供模式(e、f模式)52例,高于CDFI(18例,P<0.001)。非HCC组中,CDFI与SMI检测出血流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HCC组中SMI检测富血供模式52例,高于非HCC组(14例,P<0.001)。以富血供模式作为HCC诊断标准时,SM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0(灵敏度为74.3%,特异度为85.4%),SMI富血供模式对HCC的诊断效果最佳。HCC组中,VI与MVD和Ki-67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98和0.669,均P<0.05)。结论SMI对HCC微血管特征的检测能力优于CDFI,HCC较非HCC具有更多的富血供模式;在HCC中,VI与MVD和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微血管特征的检测能力,分析血管指数(VI)、微血管密度(MVD)和Ki-67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断为FLL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66例FLLs患者分为非肝细胞癌(非HCC)组(96例)和HCC组(70例)。全组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SMI检查,分析患者的Adler′s半定量分级(0~3级)和血管形态特征(a~f模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MI和CDFI血流特点对HCC的检测能力,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HCC组患者VI与MVD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VI与Ki-67的相关性。结果HCC组中,SMI检测出高级别血流(Adler′s半定量分级2~3级)50例,高于CDFI(22例,P=0.033)。HCC组中,SMI检测出富血供模式(e、f模式)52例,高于CDFI(18例,P<0.001)。非HCC组中,CDFI与SMI检测出血流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HCC组中SMI检测富血供模式52例,高于非HCC组(14例,P<0.001)。以富血供模式作为HCC诊断标准时,SM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0(灵敏度为74.3%,特异度为85.4%),SMI富血供模式对HCC的诊断效果最佳。HCC组中,VI与MVD和Ki-67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98和0.669,均P<0.05)。结论SMI对HCC微血管特征的检测能力优于CDFI,HCC较非HCC具有更多的富血供模式;在HCC中,VI与MVD和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而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近年来,随着结直肠癌患者多学科诊疗模式的不断发展,接受术前化疗(或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后出现肝转移灶消失(DLM)者不在少数,而DLM的诊断及治疗在当前仍然是一个颇具挑战及争议的话题。本文对近年来关于DLM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与DLM出现的相关因素,包括肝转移灶大小及数量、化疗方案和周期及靶向治疗药物、肝转移发生的模式、Ras/Braf状态及原发灶部位。(2)DLM与真正完全缓解(病理完全缓解和持续性临床完全缓解)的关系,以及与病理完全缓解发生的相关预测因素。(3)DLM的临床评估:术前评估包括超声、CT、MRI、PET,术中评估则包括术中探查、术中超声和增强现实。(4)DLM的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治疗、局部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及个体化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原发灶治疗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接受治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90例,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实验组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原发灶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1、2、3年总体生存期(OS)分别为55.6%,20%和13.3%。不加原发灶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1、2、3年OS分别为51.1%,13.3%和4.4%;原发灶肿瘤体积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脑转移灶放疗后加用对原发灶的积极同步放化疗以及序贯化疗治疗可获得较好生存,原发灶肿瘤体积较小患者生存获益更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切除的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接受腹腔镜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步切除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前瞻性收集管理的结直肠癌数据库中,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9月期间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步切除手术的53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全组患者年龄(61.7±11.3)岁,其中男性32例(60.4%),女性21例(39.6%);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Ⅰ级25例(47.2%),Ⅱ级28例(52.8%)。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结直肠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步切除手术,无中转开腹者;同步切除的手术时间(320.2±114.5)min。术中失血量150.0(45.0~2000.0)ml,其中仅2例(3.8%)行术中输血。术后病理显示:原发灶肿瘤长径(5.4±1.9)cm;T1~2期4例(7.5%),T3~4期48例(90.6%);40例(75.5%)有淋巴结转移;19例(35.8%)有脉管累及,24例(45.3%)有神经侵犯。同步切除肝转移灶中位数1.0(1~8)个,肝转移灶最大径(3.0±1.9)cm,肝转移灶切缘1.0(0.1~3.5)cm,仅1例为R1切除。术后首次排气时间(67.9±28.9)h,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为(107.0±33.8)h,术后留置导尿时间(85.6±56.4)h,术后住院时间(9.2±4.4)d,住院费用(8.2±2.6)万元。全组患者均无术后30 d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1%(17/53),其中Ⅲ~Ⅳ级严重并发症3例。所有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好转。中位随访23.2个月,19例(35.8%)患者发生复发转移,4例(7.5%)死亡。术后1年和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8%和47%,术后1年和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和86%。结论腹腔镜同步切除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在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安全可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在可接受范围内,肿瘤学结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灶与原发灶中分子标志物ER、PR、HER-2、Ki67、p53的表达差异以及乳腺癌分子亚型的转型。方法本研究为双向队列研究,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首次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对入组患者采用手术或穿刺活组织检查检测其复发、转移灶中ER、PR、HER-2、Ki67、p53的表达,并回顾患者初次诊断时原发灶中各指标表达情况,采用配对χ2检验对复发、转移灶和原发灶的ER、PR、HER-2、Ki67、p53表达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03例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原发灶中ER、PR、HER-2及p53阳性率分别为63.1%(65/103)、55.3%(57/103)、31.1%(32/103)和68.9%(71/103),Ki67高表达(>14%)占68.9%(71/103);复发、转移灶中ER、PR、HER-2及p53阳性率分别为56.3%(58/103)、42.7%(44/103)、30.1%(31/103)和77.7%(80/103),Ki67高表达占68.9%(71/103)。103例患者复发、转移灶与原发灶中ER、PR、HER-2、Ki67及p53表达不一致率分别为8.7%(9/103)、16.5%(17/103)、6.8%(7/103)、29.1%(30/103)及14.6%(15/103)。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灶与原发灶的HER-2及Ki67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1.000),但是,ER、PR及p53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02、0.035)。103例患者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中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乳腺癌分别占8.7%(9/103)和10.7%(11/103)、54.3%(56/103)和53.4%(55/103)、18.4%(19/103)和14.6%(15/103)、18.4%(19/103)和21.4%(22/103)。复发、转移后luminal A型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比例上升,其余分子亚型比例均下降。乳腺原发肿瘤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乳腺癌病情进展后复发、转移灶发生转型的比例分别占6/9、30.4%(17/56)、7/19、3/19。结论乳腺癌复发、转移后ER、PR、HER-2、Ki67、p53表达常发生变化,且分子亚型转变较为常见,可通过了解复发、转移灶的分子表达情况和分子亚型,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疗效。
简介:摘要【内容简介】 胎儿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属于非真性肿瘤,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肝内异常大动脉血管形成,肝细胞损伤以及血液灌注异常,引起局部肝细胞反应性瘤样增生。虽然胎儿期罕见,却与胎儿期其他肝占位的影像学表现有着一定的重叠性,产前明确诊断是目前比较棘手的问题。该病通常没有症状及并发症,也无恶变可能,如果胎儿没有伴随其他畸形,一般妊娠结局良好。胎儿肝占位性病变虽然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类胎儿异常,临床结局各异,但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可为临床评估预后与处理提供依据。本视频对胎儿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进行了简单概述,从组织胚胎学角度阐述了胎肝的发生过程,从超声角度阐述了这一疾病的发展过程,阐述了追踪随访病变的转归与胎儿出生后的临床结局,并讨论了其声像图特点以及与其他疾病相鉴别的要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摄碘能力与131I清除不能手术切除的DTC转移灶(简称清灶)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于31家单位核医学科行131I清灶治疗的138例DTC患者(男42例,女96例;年龄8~74岁)的临床资料。以清灶治疗时131I显像病灶靶/非靶(T/NT)比值代表其摄碘能力,以131I治疗前后病灶在影像上的径线变化评价该次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对可能影响131I清灶疗效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χ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病灶T/NT比值预测清灶无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共统计1 165次疗效评估。在653次平面显像评估中,CR、PR、SD和PD 4个疗效组间病灶T/N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在512次断层显像评估中,有39次(7.6%)CR、337次(65.8%)PR、117次(22.9%)SD和19次(3.7%)PD,4组间病灶T/N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6,P<0.01)。此外,年龄、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水平及服131I剂量也是影响131I清灶疗效的因素(F值或χ2值为2.561、7.095、8.799,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确诊转移时的年龄越大[比值比(OR)=1.034,P=0.022]、病灶T/NT比值越低(OR=1.086,P=0.006),131I清灶疗效越差。病灶T/NT比值预测清灶无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阈值为6.2,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8.7%(107/136)、73.1%(275/376)。结论131I治疗DTC转移灶疗效显著,患者确诊转移时年龄、病灶T/NT比值是清灶无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病灶T/NT比值低于6.2时,预示131I清灶无效的概率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差异。方法筛选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病理科诊断为OSCC,并同期进行颈淋巴结清扫术且有淋巴结转移灶的82例病例,其中女性28例,男性54例。年龄(58.6±11.7)岁(24~79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PD-L1蛋白表达,并进行联合阳性评分(combined positive score,CPS),分析原发灶和转移灶PD-L1表达差异。结果82例OSCC的原发灶中,9例(11%)CPS<1分,31例(38%)CPS≥1且<20分,42例(51%)CPS≥20分,CPS低的病例具有更高的神经侵犯比例(χ2=6.35,P=0.042)。配对的82例淋巴结转移灶中,9例(11%)CPS<1分,38例(46%)CPS≥1且<20分,35例(43%)CPS≥20分。27对(33%)原发灶和转移灶CPS不一致,一致性评估结果显示,OSCC原发灶和转移灶中PD-L1 CPS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446)。结论OSCC原发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PD-L1表达存在差异,一致性一般,在临床工作中应谨慎采用淋巴结转移灶替代原发灶进行PD-L1 CPS评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肾癌减瘤性骨转移灶切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3例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肾癌骨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21例,女22例。确诊骨转移时平均年龄(54.8±12.5)(18~85)岁,<60岁91例,≥60岁52例。首次诊断为早期肾癌(无远处转移)81例,晚期肾癌(有远处转移)62例。单纯骨转移86例,骨转移合并其他脏器转移57例。按骨转移灶数量分为骨寡转移81例,骨多发转移62例。按KPS功能状态评分分组,>80分5例,≤80分138例。国际转移性肾癌数据库联盟(IMDC)评分中危组92例、高危组51例。骨转移灶切除术前接受肾癌原发灶切除手术123例,未接受肾癌原发灶切除手术20例。本研究143例均接受骨转移灶切除手术,肾癌原发灶和转移灶均完全切除(无瘤生存组)46例,肾癌原发灶未切除或肾癌原发灶已切除但转移灶未完全切除(带瘤生存组)97例。72例(50.3%)在骨转移灶切除术后联合应用靶向治疗,其中舒尼替尼43例,索拉非尼26例,帕唑帕尼2例,乐伐替尼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绘制分析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本研究143例术后转移灶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132例,非透明细胞癌11例。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确诊骨转移时年龄≥60岁(HR=1.913,95%CI 1.115~3.284,P<0.05)、骨多发转移(HR=1.887,95%CI 1.003~3.549,P<0.05)是晚期肾癌减瘤性骨转移灶切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4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9.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4.0(1~11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2%、59.4%、31.6%。无瘤生存组和带瘤生存组中位OS分别为30.0个月和19.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IMDC中危组转移灶切除术后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和单纯骨转移灶切除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24.3个月和16.8个月(P=0.027),IMDC高危组患者是否应用靶向药物治疗对生存期无影响(P=0.449)。结论肾癌骨转移患者生存预后差,肾癌原发灶和骨转移灶完全切除患者的无瘤状态可以显著延长生存期。骨转移灶切除后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可以使IMDC中危患者生存获益,而对于IMDC高危患者靶向药物治疗是否能够生存获益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