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从国家实行对贫困地区进行专项资金扶持政策以来,这种国家财力部门出大头,地方财政出小头的进行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扶贫模式,对贫困地区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推动了贫困地区的社会进步。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东西部之间,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由于基础的差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深层次的矛盾已经显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还没有根本性转变。贫困地区的财政还没有走出“吃饭财政”的怪圈,有的连公职人员的工资都无法保证,地方预算后已无财力进行再分配,对全力争取到的重点项目,不能及时足额按比例匹配资金的已不鲜见,且有扩大之势。通过多年的审计实践发现,实行地方配套的扶困办法,尚有一定弊端,需要循序渐进的改进。究其贫困地区配套资金不到位的原因,因各地情况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简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沿海发展战略,到1999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再到2002年提出的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显现非均衡状态,地区差别进一步扩大。2006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决策,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自“中部崛起”以来,中部六省的城市中涌起了一阵抱团发展热,形成了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四大城市群。中部地区(本文加入了海南省在内)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也随之中部区域经济的逐步崛起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简介:本文研究了地区要素市场发育对中国上市公司成本和费用粘性的影响及其在不同产权性质公司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公司所在地要素市场发育水平越高,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成本粘性都会越小,但对国有控股公司的影响更大;国有控股公司费用粘性越小,非国有控股公司费用粘性则不显著。结果表明,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而言,由于受政府干预和地区市场分割的限制较多,国有控股公司的要素配置和调整更大程度上受制于当地要素市场发育,因而使得公司所在地要素市场化程度对其成本和费用粘性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深化企业成本和费用粘性的形成机制、特点以及中国市场化进程和产权改革的经济后果方面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