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习作教学在中小学至今依然没有能够解决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学生习作的兴趣。尽管很多的语文老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实践和不断修正。他们千方百计研究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并采取了一些有益的策略,但是就兴趣点这一块,收效依然是很微薄的。尽管我们也有不少致力于习作教学的中青年名师,在小学习作教学的领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受益的孩子毕竟依然只是极少一部分,对于小学在读儿童这个极其庞大的群体来说,显得那么微弱,究其原因,名师的习作教学改革相当一部分还在技术的操作层面。技术层面的推广到了普通老师那里会打折扣。正如肖川教授说的那样“名师不可仿”。技术层面的改革首先应该建立在理念的更新之上。如果。我们把习作教学放在文学发展的视域中来审度.可能会给教师的教学心态带来冲击,从而逐步改变目前习作教学的困惑,尤其是在小学的习作起步阶段。
简介:本研究以新格莱斯语用机制的三原则为分类标准,选取汉语会话含意的典型例子,在汉语母语者中调查后,形成一份由17个情景组成的调查问卷。使用该问卷调查97名汉语学习者对会话含意的理解情况,发现学习者与母语者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者最容易理解根据信息原则推导的含意,其次是根据量原则推导的含意,最难的是根据方式原则推导的含意。另外,学习汉语的时间和在中国生活时间的长短对学习者的理解能力没有造成显著差异,亚洲文化背景对学习者的理解能力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