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正>“意境”这个问题我们已经熟识了,可是目前谈论它的仍非常多。看来人们对“意境”是既熟识又陌生,用别林斯基的话来说,意境还是个“熟识的陌生人”。我们所以对“意境”感到既熟识又陌生,那是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向抽象化倾向演变,使它犹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司空图语)以致我们想要碰到它不难,而想抓住它却又不易。有一种广为大家所接受的看法,认为“意境”是:作者主观之“意”(思想感情)与现实生活之“境”(生活形象)的辩证统一。李泽厚在《美学论文集·“意境”杂谈》中,又更早地详说为:“‘境’和‘意’本身又是两对范畴的统一:‘境’是‘形’与‘律’的统一;‘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在情、理、形、神的

  • 标签: 王国维 司空图 人间词话 别林斯基 境界 思想感情
  • 简介:  去阆中前,我只从有关资料和朋友的摆谈中获悉阆中是山灵水秀的巴蜀胜地,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待到去年12年初,应朋友邀请,去那里实地观光考察之后,才知道阆中以其独特的山川魅力,早就跻身于全川名山胜水的行列,同峨眉、青城、剑六关一样享有"天下……"的美誉,才充分领略了"山川奇秀闻天下"的阆苑仙境所具有的"天下稀"的妙处.……

  • 标签: 感受阆中
  • 简介:  我对县城的人有天生的一种好感,因为我就是县城人.因为中国的大多数城里人也都是县城人,2160个县和县级市居住着近三千多万县城人,其中200个地级市在10年前一半也是个县城规模,其本质也是县城化的中等城市.……

  • 标签: 感受县城
  • 简介:意境是艺术家把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的生活形象融为一体后形成的艺术境界。从主观方面看,好的意境总是个性化的表现。艺术家独特的观察事物角度、独特的情趣、性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构筑了作者意境的个性化。从客观方面看,好的意境总是对艺术家独特的生活环境或直接或曲折的反映,因此作品中的意境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时代的烙印。不同时代的文艺作品意境的表现不同,同一时代艺术家作品中的意境也是互异的。屈赋中的意境既表现了伟大爱国诗人的个性,又反映了屈原独特的生活环境,因此这种意境必然有它的特质。

  • 标签: 意境 屈赋 文艺作品 生活环境 艺术家 审美体验
  • 简介:美学现代化建设是历史赋予我们时代文艺美学家们的一项重要使命。当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继承与发展”的理论来整体性地审视中国美学现代化这一历史性课题时,我们有理由从两个方面去分而言之,即中国古代美学话语亟待完成的现代性转换和中西诗学文化传统在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与交流。然而,这两个方面并非是孤立、割裂的,而是互相包容、互相渗透的。实际上,我们往往在论述前者的同时已经在言及着后者,而反之亦然,其差别只是在于实施这一现代化工程时所选择的突破口不同而已。在通过对中西古代美学思想发展历史进行一番匆匆的巡礼之后,我们发

  • 标签: 艺术审美 意境 境界美 审美特征 掌握世界 美学思想体系
  • 简介:我因公去了一趟日本,回国后,心中总是回味着一些生活细节带来的感动。卫生间都备有手纸,且经过消毒。墙上约一米高的位置有一块翻板,放平它,就可以让妈妈们暂时放宝宝,或给婴儿换尿布,用完再翻上去,一点不占空间。购物时,售货员递上个小筐,顾客把钱放在里面。找钱时

  • 标签: 日本冲绳 生活细节 扩音器 收费站 导游 声音
  • 简介:何其芳前期的散文,风格华美典雅,意境空灵精致。方敬曾这样评论:“无论从思想感情或者艺术表现来看,同他的诗都很相似——他的早期散文,有些可以说是不分行的诗或者散文诗,也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在众说纷纭中,何其芳的散文似乎徘徊于“诗”与“文”的边缘。

  • 标签: 散文意境 诗歌意境 何其芳 审美特征 艺术表现 思想感情
  • 简介: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是北宋词坛上雅俗共赏的婉约派词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评:"观诗格不及苏黄,而词则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①较准确地归纳出少游词情感深挚、韵味含蓄的特点。

  • 标签: 秦观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意境 纯美 苏门四学士 雅俗共赏
  • 简介:拜读《六可斋诗存》打印稿的时候,与赵大民老先生还素不相识。只知道这位老先生年届八旬,是一位戏剧家,近年写过《芳草碧连天》这样的大戏,虽然隔行隔山,但毕竟心生仰止之情。及至经转送诗稿的朋友一番介绍,自己又用一周时间反复研读了这四百余篇诗稿.

  • 标签: 心灵 活泼 感受 打印稿 戏剧家
  • 简介:"书为心画,诗为心志",书法和诗词有着深厚的渊源与联系,对于书法创作诗词,更是有着深化艺术内涵的重要重要。高水准的书法创作,应将文字内容与艺术效果相统一,书写的情感与诗词的情感相和谐,才能达到"词翰双美、诗书共韵"的境界,苏轼《寒食帖》的创作为我们提供了诗、书高度融合的经典样式。

  • 标签: 诗词 书法 情感 融合 意境
  • 简介:2015年是《宋元戏曲史》首个单行本发行的第100个年头。1913年初,王国维完成了《宋元戏曲史》的撰写,并于当年在《东方杂志》上连载,直至1915年,商务印书馆才首次将其结集出版。书中,王国维引入“意境”来探析元曲之美,历来颇受赞誉。一百多年以来,王氏所建构的“戏曲意境”理论也已深入人心,且影响深远,但也曾一度在特殊时期遭受忽视,甚至被批判、被利用,直到新时期之后,才得到重新认识和公正评价。在这一百年的研究过程中,学界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王国维“戏曲意境”说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不断丰富和延展,但依然在许多方面存在空白,许多问题依然值得继续深入。兹将百年来学界关于王国维“戏曲意境”说的研究按照时间线索进行梳理,分三个时间段——回顾、评述,以期对近百年的王国维“戏曲意境”说研究有一个良好的整体把握。

  • 标签: 戏曲意境 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 述评 《东方杂志》 时间线索
  • 简介:<正>艺术实践是美学理论的“物化形态”,美学理论是艺术实践的“观念形态”,二者形态各异,但又互为表里。从实践上讲,中国的古代艺术是以“诗”为主,“诗中有画”;西方的古代艺术是以“画”为主,“画中有诗”。从理论上讲,中国的古代美学以“言志”说”开端,发展为“意境论”;西方的古代美学以“摹仿说”开端,发展为“典型论”。前者从抒发主观的意志开始,最终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后者从再现个别的物象开始,最终实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二者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出发,共同完善了古代美学的和谐理想。“摹仿”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摹拟、仿制,它是西方以再现为主的古典主义艺术所不容通避的理论问题。“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摹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

  • 标签: 典型论 古典主义 个性与共性 物化形态 现实世界 意志
  • 简介:1.王维受到佛教的熏染,把"寂静"理解为自然与人类即世界的本质.他提出"色即是定"的命题,为看空的感知活动设定了认识论基础.作为一种审美静观,它构成了中国传统与印度传统的完美融合,并为意境的诞生创造了条件.2.王维的山水小诗意境,置自然于刹那直观之下,教会了中国人如何从自然获得纯然清寂的观:王维达到了纯粹看和纯粹听;诗歌意象终于深化为纯粹现象.3.陶渊明、谢灵运和王维,推动着一个以二位一体的感知自然和体认自我为要旨的诗歌运动.王维的山水小诗,一方面退出陶潜田园诗对自然的亲和及其自然主义背景,另一方面退出谢客山水诗对自然的觉悟及其意象主义背景,终于转到了对自然作纯粹直观的美学立场上.

  • 标签: 王维 纯粹看 纯粹听 山水小诗 意境美学 纯粹直观
  • 简介:这个书名,这个幽灵似的封面,给我在阅读此书前产生了一种怪异的感觉:死神是什么?一个血淋淋的瞬间?社会健全的理性向往着光明,完善、永恒、美好,而这些纪实文学家们不去追求理性之神,人格之神共同塑造的欢乐的队伍,却偏偏从大地的下面喷射出浓密的烟尘,渲染着生命的机体在社会病毒中的腐烂和死亡,让可言说的光照总是坠落在不可言说的黑暗之中,宣告一个现实在无可奈何中结束了,又一个现实在无可奈何中只好重新开始……社会上即将沉沦和已经沉沦的人还不够多吗?!这便是我在解读《住手!死神》之前所产生的误解。然而,何培嵩绝对不属于这一类作家。

  • 标签: 何培 纪实文学 我在 不可言 明之 创作个性
  • 简介:20世纪是一个批评的世纪,许多人都这样说过。目睹许多文学刊物的版面被文学批评抑或文化批评悄然占领,我们似乎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20世纪的批评有过许多流派,变幻过许多旗帜。新批评、形式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新历史

  • 标签: 艺术感受力 文学批评 批评家 20世纪 文学理论 当代中国作家
  • 简介:在巴赫金复调理论关照下,《喜福会》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人物关系中呈现出复调特征。使各个人物和她们的声音处于同一空间,相互碰撞的同时,相互沟通,反映出社会文化多元化的特点,表达了中美文化冲撞融合的主题。

  • 标签: 复调理论 《喜福会》 叙事
  • 简介:<正>春风和煦,万木复苏。伴着这令人神清气爽的春日,以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邓友梅为名誉团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炯为团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周明为副团长,以程树榛、傅溪鹏、何西来、袁厚春、李炳银、刘茵、赵本夫、张学法、杨旭、黄毓璜、庞瑞垠、

  • 标签: 报告文学作家 李炳银 赵本夫 中国报告 黄毓璜 中国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