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作者: 陈琪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大舞台》 2010年第1期
  • 机构:文人画是中国美术史上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顾名思义,就是文人所做之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绘画和宫廷绘画。近代绘画大师陈衡恪先生在其《文人画的价值》一文中提出:“什么叫做文人画,就是画里面带有文人的性质,含有文人的趣味,不专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定是画以外有许多文人的思想,看了这一幅画,必定使人有无穷的感想,这作画的人必定是文人无疑了……”可见,文人画必须要具备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艺术功夫。[1](p49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人书法的当代化并不意味着对经典的复制,它不仅要体现书法的学识性,更重要的是展现人文情怀和独立的学术品格。文人书法在创作理念上一方面要规避“乌、光、亮”的“馆阁体”误区,另一方面也不能被“文化绑架论”所迷惑。文人书法的当代化是对传统文人书法的重新审视,要继承也要发展,必须防止文人书法在当代的程式化和概念化。

  • 标签: 文人书法 当代化 人文情怀 学术品格
  • 简介:在文化消费时代,文化场域像个万花筒,又像个大转盘,飞速旋转又令人目迷五色,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如何在这个“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的时代留下一点痕迹,并引起人们关注从而产生“注意力经济”的效应呢?命名是一个学术性地实施利益企图的文化策略。

  • 标签: 文化场域 身份焦虑 新文人画 “注意力经济” 编码 消费时代
  • 简介:近代上海是昆剧艺人的重要集中地,又是昆剧演出进一步市场化的窗口。对于近代上海昆曲传播接受的状况,文人日记作了翔实的记录。从文人日记可以看出,上海戏馆的兴盛,为昆剧演出提供了场所,特别是三雅园这样专演昆剧的戏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上海或寓居上海的文人,看起或谈起昆剧,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常常溢于言表,充分表现出昆剧对文人浸染之深。昆剧的衰落恰逢京剧的兴盛,二者之间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而昆剧、京剧的审美特质又有什么不同,这也是喜爱戏曲的文人经常思考的问题,孙宝王宣和张聊公在日记中对此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近代上海昆剧的传播接受,还有一条特殊的途径,那就是将昆剧剧目改编为京剧剧目上演。汪笑侬改编上演《党人碑》《桃花扇》《马前泼水》,就是其中成功的范例。对此,文人日记也有所记述和评论,足以启发人们的思考。

  • 标签: 文人日记 近代上海 昆曲 传播接受
  • 简介:中国古代地域辽阔、山隔水阻,交通不发达,加之曾有长期分裂的局面,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了生活于其中的人的气质、性情、语言和审美习惯,也造成了文学上的地域风格。汤显祖已注意到自然环境与创作主体的影响关系,南北的不同自然环境产生了不同的文学风格。他特别注意江西与吴地域的不同文化风格和文学主张。虽然,江左和江右都属中国的南方,明朝文化的中心,多出文化名士的地方,但是不同的自然环境、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心态,从而产生了相异的文学风格。

  • 标签: 汤显祖 文学风格 文学主张 创作主体 文人 地域
  • 简介:从历史上看,许多文人士大夫一踏上仕途之路,就注定要历经身心磨难和曲折,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是是非非使人精疲力竭,唯有投身艺海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同样承受着生存、生活的巨大压力,强烈的意识到了修身养性的需要。而文人画之于传统文人的文化功能昭示我们,它对人的心理及生理颇为有益,既能自娱又能娱他,可以这么认为,这一艺术样式正好符合了现代社会人们追求身心健康的需要,所以它的价值难以估量。

  • 标签: 文人画 文人从政 现实作用
  • 简介: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揭示了一定历史时代生活情境中的人的心理状态,融入了作家的主体精神和精神追求.以及在这种精神追求下面潜藏着的某种文化模式和传统心理的暗流。元朝是一个由蒙古贵族建立的王朝.民族歧视使汉族知识分子受到极不公平的待遇,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元代文人的心态极其沉重。

  • 标签: 元代文人 《西厢记》 自恋情结 折射 历史时代 精神追求
  • 简介:从闽剧、到传奇闽剧,不难发现,林瑞武先生执着地以福州人自有的戏剧样式,连缀出一个闪动着福州地方文化气质的福州男人系列.然而,剧在整体剧式样貌上完全不同于前二者,表现出了剧作家明确、清晰的戏曲美学观念,那就是他近年来对戏剧与文学关系深入思考的结果."作为戏剧的文学与作为文学的戏剧"是迥乎不同的,戏曲文学不是一般的文学样式,它的文学性应融合、融化在戏剧(曲)性里,反对戏曲一般文本意义上的文学化,强调戏曲的戏剧性、传奇性与民间性,重视戏曲的舞台性或可演、可看性.因而,首先在文人题材的选择上,必然关照、注重其传奇性、可看性,既能显现出人物自有的文人禀赋又能使情节好看、奇特,即着重于文人性与传奇性、民间性的交融,真正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这不能不说是剧作家对自我的一个艰辛挑战.可以说,剧有着丰富文人形象,丰富福州男人形象,丰富闽剧样式的重大"企图".

  • 标签: 《闽都游子》 闽剧 戏曲文学 民间戏剧 文人戏剧
  • 简介:戏曲与大众是剧坛永恒的话题,文人审美意识与大众审美意识的对位,是戏曲界人士着力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在社会大变革、文化大调整的今天,戏曲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却逐渐冷落了大众审美意识,陷入了一种孤芳自赏的危机之中。创作者的种种努力,似乎很难唤起欣赏者的欣赏热情,亦难摆脱戏曲生存的窘境。如此状况,虽然使创作者疲惫而扫兴,却极少有人发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叹喟。许多作者带着迷惘与焦灼,重新修正自己的审美心理定势和创作态度,急迫而振奋地寻找新的突破口,期望戏曲的状况能够出现令人欣喜的转机。有的热衷于追逐现代艺术潮流,从主题到结构、从故事到

  • 标签: 审美意识 戏曲创作 大众审美 水长东 审美心理定势 创作态度
  • 简介:自法国新浪潮开始,暴力突出地成为了当代电影艺术的主要表现内容之一。戈达尔是其中重要的领军人物。他的暴力批判不但在形式上开启了后来多种重要的言说暴力问题的话语方式,对现实世界的各种暴力现象也有精辟的预言。其暴力批判的主要问题维度集中在身体、政治、话语三方面。他的身体暴力批判集中在性别、无因的暴虐等方面,政治暴力批判集中在国家机器、阶级、族群等方面,话语暴力批判集中在图像、交流可能性等方面。戈达尔也意识到了和解之于人性的重要地位。

  • 标签: 暴力 身体 政治 话语 和解
  • 简介: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除了包含戏剧本身的层面之外,还有其政治的层面。布莱希特的巨大影响正是来自于该理论鲜明的激进政治色彩。本文认为,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建立在阶级功利主义艺术观之上。他将共鸣戏剧看成是资产阶级戏剧,而将陌生化戏剧看成是无产阶级戏剧。其焦点是将共鸣与永恒化、将陌生化与历史化联系起来,从而将陌生化戏剧的开放性、可修改性看成是它具有社会批判功能的表现。因此,布莱希特的戏剧观最终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第二自然”意识形态的批判,乃是对现代艺术的一种非常具有典型性的政治辩护。

  • 标签: 陌生化戏剧 共鸣戏剧 永恒化 历史化 “第二自然” 意识形态
  • 简介:在泉州这个古老而充满商业气息的城市里.到处可以看到它标志性的红墙建筑.它既暗合了地域性的审美心理.又代表了其古典的传统承传;然而,据古代中国建筑的礼制,红墙本来只有皇家或庙宇才允许使用的.满城的红墙;和千年的文庙正好象征了逾礼与尊古并存的闽南文化。与建筑不同的是.闽南文化与其所孕育出来的艺术不是稳固的、显现的、较难消亡的东西.梨园戏与其它戏曲姊妹艺术被列为非物质遗产.在看似风光热闹地被保护现状下.“遗产”这一核心内容反而可能掩盖住了——既为“遗产”只要一不小心就难逃消亡的结局.一旦没有梨园戏的传统经典剧目一代代传承.梨园戏只会成为历史.哪怕有如《董生与李氏》这样的优秀精品。

  • 标签: 梨园戏 核心价值取向 道德困境 非物质遗产 《董生与李氏》 文人
  • 简介:赛义德指出东方主义两大母题:东方是被打败的和危险的;但忽视了伏尔泰代表的第三个母题:浪漫化东方,批评西方。伏尔泰对东方的了解虽然肤浅,但他的剧作宣扬宗教和文化宽容,挑战占统治地位的丑化东方人的观念,成就卓著。西方社会内部对自身文化的批判和对他者文化的向往也有一个重要的传统,这一点应该引起当代学者的注意,这样才能全面认识历史上跨文化交流的真实面貌。

  • 标签: 跨文化戏剧 东方主义 浪漫化东方 文化宽容 多元文化
  • 简介:布莱希特假设,幻觉戏剧本身即是作为纪觉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史诗剧场的间离效果能够将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的观众从戏剧与意识形态的幻觉中分离出来。阿尔托认为,流行的所谓心理现实主义戏剧,不过是现代文明伪善与迷幻的舞台形式,残酷戏剧以令人震惊的方式打破这一弥漫整个社会的幻梦,引起疗救。布鲁克试图在反抗流行戏剧与意识形态的立场上结合阿尔托与布莱希特,不仅找到了史诗剧场与残酷戏剧可以分享的意识形态批判基点,还找到了史诗剧场与残酷戏剧共同指向的现代戏剧作为人的集体精神仪式的创造方向。戏剧是一种打破现代文明意识形态幻象的精神仪式,它以美学解放的方式超越意识形态霸权,给人一种精神再生的机会。

  • 标签: 史诗剧场 残酷戏剧 意识形态 幻象
  • 简介:董永遇仙的故事从汉代滥觞,经历代演绎而渐趋丰满,成为一个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故事。在清朝中后期,随着花部兴盛,这一故事又被广为搬演,有《百日缘》《槐荫记》《七仙女下凡》等不同名目。黄梅戏《天仙配》源自青阳腔剧目《槐荫记》,讲述秀才董永卖身傅家为奴,以所得银钱葬父,孝行感动天帝。恰逢七仙女有思凡之心,玉帝乃命七仙女下凡,与董永配成百日夫妻。董永于上工之日,在槐荫树下与七仙女结为夫妻。后七仙女一夜

  • 标签: 传统力量 创新谈 力量批判
  • 简介:赛博科幻电影作为一种表现形式,近期热映的《头号玩家》也借鉴了其手法,并将批判矛头指向技术理性下的机械是社会关系及生产方式.但是当我们再回头对这种批判方式进行审视时,我们会发现这种影像化批判最终还是坠入了其极力批判、全力反抗的对象所营造的生产体系之中.

  • 标签: 赛博科幻 技术理性 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