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电影民族化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争论的中心在于,对于电影要不要提“民族化”的口号?什么是电影的“民族化”?“民族化”指的是内容,还是形式?或者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民族化”?等等。《电影艺术》今年第5期发表了读者晓肖的来信,信中建议:“为了使电影民族化问题的讨论在一个更科学、更严谨的水平上进行,应该提出一些基本问题,并提醒参加讨论的同志注意这些基本问题,不要忘记在这些基本问题上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以为信中提的意见很好。为此,我将近几年来我国关于电影民族化的探讨与争论,做一个概略的整理,供大家参考。一、要不要提倡电影民族化?1980年第7期《文艺报》发表了题为《关于电影民族化问题的探讨》一文。这是那年召开的一次座谈会的报道。在这次座谈会上,郭维说:“电影民族化问题,
简介:运用优秀影片对在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国家称之为“优秀影视片进校园工程”.我们且称之为“校园电影工作”。这项工作在全党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其地位和作用显现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2004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而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少年儿童电影工作的通知》广发影字[2004]739号文件,以下简称《通知》1以后,全国各地校园电影工作开展有序.形势喜人。然而.有些地方有些领导(主要是教育部门的部分局长和校长们)由于未能准确理解文件精神.使校园电影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发展很不平衡.实在令人遗憾。本文试图重新解读国家六部局739文件.以帮助这些领导走出校园电影工作的几个“误区”.尽快建立持久长效的运作机制.使这项工作全面步入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的运行轨道.
简介:《纪录片编辑室》,是上海电视台于1993年2月创办的栏目,它每周播出一期,重播一次,每期40分钟。它是一档时代感强、贴近生活、通俗好看、很有追求的纪实栏目。在全国,在黄金时段为电视纪录片专辟栏目播出,上海电视台是第一家。它的开办,标志着长期受冷落的电视纪录片,开始逐渐成为观众收视的热点,仅仅几个月,它就成为上海电视台诸多栏目中的拳头栏目。《纪录片编辑室》的崛起和它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它首先表明,观众不仅需要反映快捷、视野广阔、信息密集的新闻报道,而且欢迎对事件和人物作深度的展示和有血有肉的表现。电视纪录片恰恰在这点上,满足观众的需求。当然,如果仅止于此,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