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在体外能促进多种中枢及外周神经元的存活及突起生长,体内也能促进神经元的修复与再生.FGF是1974年Gospadarowicz[1]从牛脑的垂体中分离纯化出的一种多肽分子.根据等电点的不同,FGF分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两类.本文就aFGF与bFGF因子在脊髓的分布情况与不同作用、急性脊髓损伤aFGF、bFGF的不同表达以外对急性脊髓损伤体外应用FGF的实验性治疗方面加以综述.

  • 标签: 急性脊髓损伤 AFGF BFGF 表达
  • 简介:脊髓损伤后期trkB的变化及作用仍不清楚,本实验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hSCI),术后14天取损伤脊髓用定量PCR测定trkB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损伤脊髓trkBmRNA水平明显下调。推测trkB减少可能是不利于修复的因素之一,值得重视。

  • 标签: 脊髓半横断损伤 TRKB 定量PCR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迟发性颅窝血肿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01月收治的23例小儿外伤性颅窝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小脑硬膜外血肿11例(3例血肿骑跨幕上),占47.82%,小脑硬膜下血肿6例,占26.08%.,小脑半球血肿4例,其中伴阻塞性脑积水2例,第四脑室内出血2例。6例行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18例行颅窝血肿清除术(其中有1例为非手术治疗的中转手术),17例治愈,1例死亡,死亡率4.34%。结论小儿外伤性迟发性颅窝血肿病情隐蔽,早期诊断、及时发现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迟发性 后颅窝 血肿 儿童
  • 简介:目的探究大鼠脊髓损伤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PEBP1)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105只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实验组。采用Allen’s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BP1在脊髓的定位变达,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EBP1的mRNA和蛋白在脊髓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EBP1在正常脊髓角的神经胶质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表达,在脊髓损伤与sham组相比PEBP1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此外,实时定量PCR显示PEBP1的mRNA在大鼠脊髓损伤12h,1d,3d,7d,14d和28d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与sham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印迹实验显示,与sham组相比,PEBP1蛋白在大鼠脊髓损伤的7d,14d和28d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PEB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在脊髓角的表达明显减少。提示脊髓损伤PEBP1可能参与调控神经胶质细胞的存活和凋亡,进一步影响脊髓损伤的感觉功能。

  • 标签: 脊髓损伤 PEBP1
  • 简介:脊髓损伤亚急性期p53的表达变化仍不清楚,本实验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hSCI)大鼠模型,用定量PCR探讨脊髓p53基因水平变化,结果发现,术后14天,损伤脊髓p53基因表达明显下调。提示p53参与了hSCI损伤修复过程,值得重视。

  • 标签: P53 脊髓半横断 Q-PCR
  • 简介:目的分析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脑卒中伴发睡眠障碍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舒乐安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睡眠质量有明显改善,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有效改善脑卒中伴发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养血清脑颗粒 脑卒中 睡眠障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 简介:目的研究阿司匹林(aspirin,ASA)预处理对豚鼠内耳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和保护机制。方法健康豚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术前腹腔注射阿司匹林50mg/kg,每天一次共7d),模型组和干预组各分成3个亚组:IRI6h组、24h组和48h组。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耳蜗的形态学改变;用原位凋亡法(TUNEL法)检测耳蜗各部位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耳蜗罕见凋亡细胞;模型组Corti器、螺旋神经节在再灌注各个时间点均有细胞凋亡,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Corti器、螺旋神经节在再灌注各个时间点均有细胞凋亡,程度较模型组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A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内耳起保护作用。

  • 标签: 耳蜗 阿司匹林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穹窿海马伞切割侧和非切割侧大鼠海马伞内神经干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切割SD大鼠右侧穹窿海马伞,于术后2d经腹腔注射BrdU,连续5d,术后7d取脑冰冻切片,进行BrdU/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检测。结果穹窿海马伞切割侧海马伞内的BrdU阳性细胞数和Nestin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非切割侧,且出现较多的BrdU/Nestin双标的阳性细胞,而非切割侧未见BrdU/Nestin双标的阳性细胞。结论穹窿海马伞切割,切割侧海马伞内出现较多增殖的神经干细胞,我们推测海马伞的损伤,导致海马伞内局部微环境发生变化,产生某些信号物质,刺激脑内其他部位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并迁移到海马伞内。

  • 标签: 海马伞 神经干细胞 增殖 Nestin阳性细胞 大鼠
  • 简介:目的分析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抑郁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828,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332,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初产妇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7.948;P<0.001)。结论对初产妇采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分娩抑郁情绪,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 初产妇 分娩方式 抑郁
  • 简介:目的为临床晚期不能手术治疗的肺癌或中晚期化疗加放疗、化疗加手术的综合性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观察121例成年尸体的右侧肋间动脉与右支气管动脉的共干类型、右侧支气管动脉开口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测量右侧第三肋间动脉在腋中线的外径.结果右侧第三肋间动脉与支气管动脉的共干情况有四种;支气管动脉共干开口处平对T4~T6椎骨,右侧第三肋间动脉在腋中线的外径平均为0.78mn±0.33mm.结论根据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学基础,在腋中线选右侧第三肋间动脉行保留导管,定期向癌区灌注化疗药物的方法,对晚期或中晚期右侧肺癌进行综合性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 标签: 腋中线 第三肋间后动脉 右侧肺癌 应用解剖学
  • 简介:当前,素质教育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方向与要求,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于50分钟的课堂教学。《人体解剖学》是当前大、中专医药院校学生必需学习而且须学好的一门学科,该门学科不仅是其它医学基础学科的基础,也是各门临床学科的基础,对该门学科理解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对其它各门后续学科的学习,乃至以后的临床工作能力,而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对学生能否学好该门学科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 标签: 解剖教学 《人体解剖学》 医学基础学科 临床工作能力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 简介:在解剖课目标教学实践,注重把握机会,创造条件,摸清生情,科学施教,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读、记、看、思、练等基本能力,乃是解剖学教师运用目标教学手段,开展医学基础课程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通过几年解剖目标教学以来,我们在社区医学中坚持学生能力的培养,现将做法和体会总结交流如下:1导读、培养阅读能力

  • 标签: 中的学生 学生能力 教学中的
  • 简介:目的探讨头部的体表定位与脑膜动脉的关联性。方法对3个颅骨外所需的体表定位用红笔标识,将颅骨锯开进行预实验观察研究脑膜动脉的体表定位,然后对30件头部标本按不同的部位要求进行开颅验证。结果所研究的脑膜动脉解剖定位经过开颅观察统计都在头部体表定位的标识区域内。结论脑膜动脉解剖定位的测量研究,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体表定位,可以判断颅外伤时硬脑膜外出血的部位,也可指导开颅手术避开三个易伤点,以免损伤脑膜动脉。

  • 标签: 脑膜中动脉 解剖定位 应用
  • 简介:目标教学,要使95%的学生都达到过去只有少数尖子生才能达到的好成绩,其中课后补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我们的任课老师却因此要耗费大量的休息时间,付出艰辛的劳动.

  • 标签: 目标教学 课后补救
  • 简介:在现代的教学过程,老师对学生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进行德育教育。尤其是医学专业,更应该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学习。本文将通过中等职业院校解剖学教学的德育教学来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德育教育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 标签: 解剖学 中职教育 德育渗透
  • 简介: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仅依靠挂图、幻灯片讲述,学生难以理解人体的动态生理过程,难以想象人体的三维结构,教学存在很大的困难。随着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在教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高交互性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解剖学教学。目前,大部分解剖学教师使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虽操作简单易懂、设计灵活、使用方便,可以随时对课件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但是课件表现形式死板、单调,尤其反映不出人体的动态生理过程,体现不出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为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解剖学教学的优势,弥补传统教学之不足,我教研室采用PowerPoint与3DSMAX相结合的方式制作解剖学课件,实现了人体三维结构和人体动态生理过程的虚拟。

  • 标签: 人体解剖学教学 课件内容 PowerPoint 虚拟 计算机多媒体 生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