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冠心病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5例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然后按Gensini积分结果,将55例患者分为3组,积分<20组(27例),20≤积分<40组(12例),积分≥40组(16例),测定各组血清中ADMA浓度,进行对比,分析ADMA水平与冠心病Gensini积分的相关关系。结果三组患者血清中ADMA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中ADMA水平与冠心病Gensini积分无明显相关关系,提示外周血中ADMA与冠心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对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数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实验观察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7月-2011年7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证实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病例46例,并另抽取体检检查显示不存在缺血指征的健康人群50例,对这两组均进行RDW以及一些其它参数的测定,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组的患者的RDW检测结果与正常人群的检测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数与缺铁性贫血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在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应对其予以注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脏病人左室舒张各期局部心肌应变积分(IS)特点及卡维地络对其局域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例高血压心脏病人,应用卡维地络治疗1年,分别记录心尖二腔动态组织多谱勒图像。应用应变积分曲线(ISC)描记技术获取左室各节段心肌长轴方向的同步应变积分曲线,测量舒张各期的时间、应变积分值及变化幅度。对前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高血压心脏病舒张各期依前壁心尖、心底、中部的顺序,IS呈负值绝对值增大的梯度变化的规律多数(26/36例,83.33%)消失。②应用卡维地络治疗后,多数节段(386/416段,92.79%)ISC为向上波段,且走形较一致;而治疗前ISC为水平或向下波段(196/288节段,68.06%),且各节段波走形不一致,前后相比,P<0.05。③应用卡维地络后应变积分曲线多为快速向上波段(394/416节段,94.71%);而之前多为水平或向下波段(210/288,72.92%),前后相比,P<0.05。结论高血压导致等容舒张期沿长轴方向的局部舒张期应变积分显著异常。应变积分能敏感、直观地无创定量评价局部心肌舒张功能异常;而卡维地络能显著改善左室局域舒张功能异常。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胸腹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中二野淋巴结清扫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胸段食管癌患者72例,采用经右侧第五肋间前外侧切口+上腹正中切口行食管-胃右胸顶吻合术,观察二野淋巴结清扫的效果。结果72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及吻合口漏,围手术期一过性房颤4例,胸胃排空障碍1例,胃食管反流6例,吻合口轻度狭窄2例,上切缘癌残留1例,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5例,声音嘶哑1例,乳糜胸2例。检出淋巴结1296枚,淋巴结阳性率为12.5%(162/1296),淋巴结转移率为73.61%(53/72)。随访1年,生存率91%(66/72)。结论经右侧胸腹二切口行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术野暴露充分,更便于肿瘤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残端阳性率低,术后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示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Triplevessellesion,,TVD)且低SYNTAX(synergybetweenPCIwithtaxusandcardiacsurgery)积分的患者三种治疗方法预后比较。方法回顾性连续选取2010年1月到2015年12月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入院且行CAG检查示TVD的病人,进行SYNTAX评分,再从其中筛选出SYNTAX(0-22)低积分组病人255例,上述按治疗策略不同进行分组,分为药物保守治疗组(n=58),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组(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n=137),及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aorticbypassgrafting,CABG)治疗组(n=60),并详细记录临床相关信息。随访年限为5年,平均时间为50.5±10.33个月,并建立随访数据库。结果药物保守治疗组MACCE发生率、5年内心源性死亡发生率、靶器官再次血运重建率均高于PCI组及CABG组(P<0.05),非致死性脑卒中与PCI组及CABG组无明显差异(P>0.05)。PCI组与CABG组对比,PCI组总的MACCE、再次血运重建率及再发心肌梗死率高于CABG组(P<0.05),PCI与CABG的心源性死亡率没有差异(P>0.05),脑卒中率CABG高于PCI组(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冠脉三支病变(TVD)且低SYNTAX积分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PCI治疗效果不次于CABG。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探讨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与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为提高二期梅毒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06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单位进行治疗的二期梅毒患者100例,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进行探究分析。结果分析患者资料发现,二期梅毒患者男性居多,年龄集中于22-40岁之间,且以个体经商者居多;比较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躯干四肢和掌跖部斑疹、丘疹,以及肛周会阴扁平湿疣;采取治疗后,1周后内皮损消退21例,2周消退24例,3周消退15例,治疗后三个月进行RPR复查,55例转阴,41例滴度下降,4例无变化。结论二期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使得诊断工作困难化,容易造成误诊,因此应该结合系统的身体检查与基础资料进行诊断,并采取对症治疗,减少患者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