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对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产妇分娩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5月31日产妇3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产妇实行自然分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使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两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行为神经评分、产妇视觉模拟(VAS)评分、母婴结局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行为神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母婴结局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使用在分娩镇痛对新生儿无影响,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妇的疼痛感,安全性比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分娩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3月在我院行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主体,随机将200例产妇分为麻醉组和常规组,麻醉组100例给予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常规组100例采用常规分娩,不采用任何镇痛方法,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出血量、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麻醉组100例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组100例产妇阴道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平均出血量、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模式有助于缩短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降低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上腹部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患,ASAⅠ~Ⅱ,并将50例病患分为复麻组(25例)和全麻组(25例)。并分别对两组病患进行生命体征的常规监测,并详细记录两组病患麻醉用药情况以及术后清醒时间及有无躁动情况。结果复麻组在切皮及拔管后的SBP、MAP、DBP、心率上升幅度均较全麻组低,其差异P<0.05。且复麻组全麻用药量、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也明显较全麻组低,P<0.05。结论上腹部手术病患在临床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后,其血流动力学稳定、病患应激反应也较小;同时,全麻用药量少、苏醒时间短、术后躁动少。因此,该麻醉方法适于上腹部手术病患进行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产妇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06月30日到2015年05月31日于我院行无痛分娩的临产产妇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常规自然分娩者2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出血量、分娩方式以及疼痛程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长较短,但第二产程虽说有一定程度延长,但仍处于正常范围内,其剖宫产率为26.92%,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产后出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对产妇进行无痛分娩,有利于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风险,缓解疼痛,效果安全可靠,推广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妇行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2月—2017年8月收治的98例孕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自然分娩,研究组行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比较两组患者镇痛的总有效率和阴道顺产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镇痛的总有效率、阴道顺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孕产妇患者施行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方式,能有效缓解和降低患者行阴道分娩的疼痛,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阴道顺产的几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应用要椎旁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102例患者,随机划分为甲组、乙组,各51例。乙组与甲组分别接受腰椎旁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统计麻醉效果(起效时间、疼痛时间以及尿潴留情况)、麻醉优良率情况,并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乙组起效时间、疼痛时间以及尿潴留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甲组麻醉优良率为88.24%,乙组为98.03%,对比乙组优良率更高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而言,选择腰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更好,不仅对机体多项功能的影响较小,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在食道癌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食道癌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纳入本次研究,将8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疼痛状况及不良反应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术后拔管时间以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采取复合麻醉后,有2例患者出现躁动,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有5例患者出现躁动,5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病率对比具有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食道癌实施手术治疗患者,采取全身麻醉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身麻醉,复合麻醉患者的不良反应率降低,具有较高的麻醉安全性,有助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注药治疗腰腿痛的效果分析。方法采用硬膜外阻滞治疗,穿刺点多在病变的上一间隙,选12号硬膜外穿刺针进行,穿刺成功后分别注入曲安奈德注射液,2%利多卡因,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结果100例腰腿痛患者经硬膜外阻滞治疗结果如下16~39岁年龄段患者显效、有效率之和为98.3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0%;40~59岁年龄段患者显效、有效率之和为95.2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60~85岁年龄段患者显效、有效率之和为92.8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0%,以年轻、病程短、腰椎间盘突出者治疗效果最佳。结论硬膜外阻滞治疗腰腿痛是目前比较确切和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足部软组织损伤和足部骨折患者手术中运用跟骨髓腔内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院内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止诊治的78例足部软组织损伤及骨折病人为回顾分析对象,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方案,观察组患者采取跟骨髓腔内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麻醉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而麻醉维持时间则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13%,低于对照组的17.9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足部软组织损伤及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跟骨髓腔内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前者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并延长麻醉维持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进行相同的术前准备;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手术。两组均于术后48h后拔除镇痛泵,观察组同时拔除硬膜外导管。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以及术前及术后的MMSE评分,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结果随着术后镇痛时间的延长,VAS评分逐渐减小,术后48h达到最小值;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MMSE评分均有所回升,且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手术中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更好,对神经系统也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腔追加生理盐水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足月孕产妇80例,随机双盲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蛛网膜下腔注药10分钟后,分别向A、B两组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和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6ml。记录两组注药前,自硬膜外注药后5min,10min时无痛平面(T),监测用药后30分钟内血压下降的例数,观察下肢运动恢复时间。结果两组麻醉无痛平面均得到了扩展,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压下降的例数A组明显比B组少,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运动恢复时间基本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硬膜外腔追加生理盐水和甲磺酸罗哌卡因都能有效的扩展麻醉平面,满足手术要求,但追加生理盐水更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