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胃肠道肿瘤患者管理中,置入末端瓣膜高压注射PICC导管产生的效果。方法:2021.01~2022.11期间从我院中选择需进行PICC导管置管的8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置入普通PICC导管,观察组置入末端瓣膜高压注射PICC导管。就实际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置管效果留置时间低于对照组,间歇期冲封管次数以及维护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置入末端瓣膜高压注射PICC导管能有效控制不良事件的产生,置管实际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 胃肠道肿瘤 不良事件 置管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向瓣膜PICC预防肝衰竭患者置管并发症的效果研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首次确诊为肝衰竭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和留置针组。其中男128例,女12例。所有三向瓣膜PICC置管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直留置针患者均知情同意,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采用自设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三向瓣膜PICC置管并发症记录表收集患者置管后第一个月、第二个月及第三个月的并发症资料,采用直留置针置管并发症记录表收集患者住院治疗三个月期间所有留置针并发症资料。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结果PICC置管组相对留置针组穿刺口/针口渗血/渗出/坏死发生率低、一针穿刺成功率高、穿刺点异常发生率低、静脉通道堵塞发生率低、静脉炎发生率低、肢体肿胀发生率低和职业暴露风险低。结论对于肝衰竭患者实行三向瓣膜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避免置管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为肝衰竭患者建立长期静脉通道。

  • 标签: 三向瓣膜式PICC 肝衰竭
  • 简介:我科自2006年3月~12月共收治油漆高压注射伤6例,根据患者不同的伤情分别采取急诊彻底清创一期闭合创面、置管持续冲洗或彻底清创后敞开伤口引流、二期重复清创闭合创面。合并皮肤缺损者同时予以皮瓣修复等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高压注射伤 治疗效果 油漆 手部 置管持续冲洗 彻底清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化疗治疗的淋巴瘤患者应用耐高压注射中心静脉导管与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到2023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68例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双色小球法进行分组,参照组34例应用耐高压注射中心静脉导管,研究组34例应用植入静脉输液港。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置管后各时间段的生存质量评分较参照组更低,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以上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化疗治疗的淋巴瘤患者应用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更为理想,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避免其出现相关并发症,且可以有效增加留置时间,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可以有大幅改善。

  • 标签: 化疗 淋巴瘤 耐高压注射型中心静脉导管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应用效果
  • 简介:例1,男,35岁。因左中指被高压油漆喷枪击伤8d,左手、前臂肿胀,疼痛逐渐加重入院。伤后在当地医院简单清洗、包扎,抗炎、退肿治疗无效。局部检查:左手背、前臂明显肿胀,手指及手掌被银灰色油漆污染,左中指掌指关节掌侧见0.5cm创口,渗出淡黄色液体,各手指屈伸活动受限,中指血运差,感觉减退,皮温低。X线片示左中指近节被油漆异物包裹(图1)。

  • 标签: 高压油漆喷枪 注射 手部 前臂肿胀 掌指关节 黄色液体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隧道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采取隧道PICC置管,观察患者置管后导管异常事件发生情况,及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40例患者经隧道PICC置管后,无导管异常事件发生,有1例患者出现渗血,1例机械性静脉炎。结论: 在肿瘤患者中采取隧道PICC置管,可避免导管异常事件发生,减少渗血、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产生。

  • 标签: 隧道式PICC 肿瘤患者 导管异常事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隧道PICC置管临床应用观察。方法:于2021年的1月至12月期间选择82例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病人进行调研,按照置管方式进行分组,每组所纳入病人例数为41例。按照置管方式进行命名,分别命名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所采用的置管方案为超声引导下常规PICC置管,研究组则采用超声引导下静脉隧道PICC置管。总结置管效果。结果:常规组导管移位发生率与研究组相比较高,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

  • 标签: 隧道式PICC置管 静脉炎 渗血
  • 简介:临床上常因局部组织压力大推注药物困难(如瘢痕内注射),而常用的注射器均不能完成此类操作。为此,笔者研制了一种高压注射器(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号:z101236121.6),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 标签: 高压注射器 瘢痕内注射 局部组织 专利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隧道PICC置管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PICC置管的患者40例,为进一步观察隧道置管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常规PICC置管的方式,乙组患者采用隧道PICC置管,观察不同置管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隧道PICC置管的乙组患者,其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渗血程度以及导管位移发生率均低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更高。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隧道PICC置管的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现象的产生,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隧道式PICC置管 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直插高压注射器应用及护理方法,提升检查准确度。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疑似冠心病患者76例,使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直插高压注射器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直插高压注射器应用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因检查过程中出现期前收缩或心律不齐者有2例,屏气不良导致伪影出现者有2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外渗情况,增强效果均能够达到诊断要求。结论由于直插高压注射器与针筒高压注射器在使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检查过程中对比剂和盐水的切换会对检查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使用直插高压注射器对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准备,减少检查过程中对比剂的使用剂量,降低对比剂外渗的概率。

  • 标签: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 直插型高压注射器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腔内心电图定位留置三项瓣膜PICC患者应用集束化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48例腔内心电图定位留置三项瓣膜PI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体外测量及X线定位干预,观察组采用体外测量、腔内心电图定位以及X线定位集束化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导管尖端位置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集束化干预 腔内心电图定位 三项瓣膜PICC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注射CT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231例为对照组,再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243例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高压注射CT造影剂外渗的原因,给予观察组一定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造影剂外渗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为0.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0%(p<0.05)。结论预防和护理措施应用于CT增强扫描中,减少了造影剂的外渗,得到了患者和临床医师很大程度的认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外渗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进展脑梗塞患者实施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本院神经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进展脑梗塞患者68例分成2组,针对参照组34例患者实施依达拉奉右莰醇的治疗,针对治疗组34例患者加用高压氧的治疗,比较两组进展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且治疗组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对于参照组明显更低(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展脑梗塞患者实施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明显,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减少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高压氧 依达拉奉右莰醇 进展型脑梗塞 治疗优良率
  • 简介:目的探讨手及前臂化学物质高压注射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组12例手及前臂化学物质高压注射伤,伤后在臂丛麻醉下及时扩创,切开减张,筋膜室放置负压胶管引流。结果12例患者平均27d伤口愈合,平均随访14.5月,按中华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标准:优8例,良2例,差2例。结论肢体因化学物质高压注射伤应及时扩创、充分引流,可最大限度恢复伤手功能。

  • 标签: 化学物质 注射伤 前臂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 重症心脏瓣膜病 患者接受 瓣膜置换 手术对应 麻醉处理 方法 。 方法: 下面文章内容 2017 年 01 月 --2020 年 03 月在 本医院 拟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 28 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 予以指标相关数据统计,针对全部患者都实施瓣膜置换手术对应麻醉处理干预 , 记载麻醉成功情况及死亡情况、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分析麻醉诱导之前和麻醉诱导之后的平均动脉压指标具体检测结果、心率指标具体检测结果 。 结果: 成功麻醉 占 100.00% ; 麻醉诱导之后的平均动脉压指标具体检测结果、心率指标具体检测结果 比较 麻醉诱导之前对应统计内容 下降 ( P<0.05 ) ; 主动脉开放之后 出现 心脏自动复跳患者 78.57% , 一次除颤干预后出现心脏自动复跳患者 17.86% , 两次除颤干预后出现心脏自动复跳患者 3.57% 。 结论: 将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接受瓣膜置换手术 的 对应麻醉处理 做好非常重要,有助于提升其成功麻醉情况,促进其心脏自动复跳 。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麻醉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在危重患者中应用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的方法与效果,为该置管方式的推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40例纳入研究,其中使用传统PICC导管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20例患者使用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为研究组。对两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实施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一次置管成功、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分别有19例、3例,占比分别为95.0%、15.0%,对照组的对应指标数据为17例(85.0%)、6例(30.00%),以上指标研究组均更优,不良反应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的使用,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和痛苦,提升治疗效率,同时安全性更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 危重患者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