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背景:干细胞转化技术研究已成为干细胞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对干细胞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均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目的:对干细胞转化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方法:在标题和摘要中,以"Stemcells,Transformation,differentiation"或"干细胞,转化,分化"为主题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15年4月关于干细胞分化技术的文章。优先选择近期发有或发表在权威杂志上的文章。初检得到121篇文章,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其中的64篇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干细胞转化技术近些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包括改进培养液的配比,增加特定的诱导因子、蛋白质、酶、受体,注射特定的基因,使用新氧化剂,改善培养微环境,在低氧环境下培养,使用支架,采用转基因技术,三维球形培养,共培养等。干细胞转化新技术的诞生和使用,显著提高了干细胞的转化率,为人类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IK细胞治疗老年非小细胞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EMT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老年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42例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分析CIK患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治疗前后循环肿瘤细胞中EMT标志物表达变化、卡式行为状态评分、毒副反应。结果上皮细胞标志物CK19、E-cadherin及EMT标志物Vimentin、Snail的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80%、17.35%,65.31%、62.24%;治疗后卡式行为状态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大部分患者都没有显著不适感。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内有EMT,和肿瘤发展具有相关性,自体CIK细胞治疗对EMT有抑制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蛋白调控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ofScience检索1990年1月—2015年1月国内外关于CagA及EMT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CagA蛋白通过Ⅳ型分泌系统(T4SS)进入宿主细胞后,除了既往认为的可能参与胃黏膜上皮早期癌变的发生,还可与多种信号分子结合,通过调控基因转录水平(如上调Twist、Snail等与EMT相关的信号通路分子)、上调相关miRNA(如miRNA-584、miRNA-1290等)来降解或阻遏目标mRNA等不同途径来调控细胞的生长和运动相关的信号通路,导致胃癌细胞EMT的发生。结论CagA可通过不同的途径调控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EMT。对这些途径及其机制的全面且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对胃癌浸润和转移的机理的了解。
简介:目的探讨IL-17对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取对数生长期的胃癌细胞株MGC-803,分别运用浓度为0、1ng/mL、10ng/mL、100ng/mL、1μg/mLIL-17干预48h,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取细胞形态变化最为明显的浓度作为后续实验最适浓度。浓度为100ngJmL的IL-17干预胃癌细胞48h,设为实验组;加入等量PBS干预胃癌细胞48h,设为对照组。(2)RT—PCR检测两组胃癌细胞中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RNA表达水平。(3)Westernblot检测两组胃癌细胞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相对蛋白表达量。(4)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1)胃癌细胞EMT形态变化:不同浓度IL-17处理MGC-803胃癌细胞48h后,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主要是细胞由多角紧密连接状态逐渐向连接松散,梭形形态转变,细胞粘附能力明显下降,且随着IL-17浓度从0增加至100ng/mL时,细胞形态改变逐渐明显;当浓度达到100ng/mL时,细胞形态改变最明显;但当IL-17浓度继续增加至1μg/mL时,细胞形态改变不再显著,部分细胞出现死亡,漂浮现象。(2)RT—PCR检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胃癌细胞中E—cadherin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5±0.13和1.06±0.23;Vimentin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594-0.55和1.23±0.gl,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11,2.923,P〈0.05)。(3)Westernblot检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胃癌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6±0.17和1.56±0.29;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12和0.56±0.17,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51,3.601,P〈0.05)。(4)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划痕56h后,实验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D164在胶质瘤组织及细胞系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以及CD164对胶质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blot检测CD164在45例胶质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westernblot检测CD164在胶质瘤细胞及人正常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构建沉默CD164的慢病毒载体,并将其感染至胶质瘤细胞株U251,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blot法检测瞬转CD164shRNA后对CD16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CD164在胶质瘤组织的表达较正常脑组织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P<0.001);与NHA细胞相比较,CD164在人胶质瘤细胞系SF295、SHG-44、U87和U251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P<0.001);U251细胞感染CD164shRNA后可抑制U251细胞侵袭。结论CD164在胶质瘤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均显著上调,CD164与胶质瘤细胞EMT明显相关。
简介:自20世纪70-80年代发现血管内皮细胞(VEC)能分泌前列环素、NO等具有舒张血管作用的因子,人们对该细胞的功能有了全新认识.许多研究证实内毒素、免疫复合物、血流切应力、炎症因子、氧自由基可造成VEC损害,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而烧(创)伤、脓毒症、MODS等病理生理过程与VEC损伤及功能紊乱密切相关.近年来,许多学者对VEC进行了深入研究,拓展了对VEC损伤机制的认识,同时研究如何调控VEC功能以帮助诊断和治疗临床疾病.下面着重介绍近几年我们在烧伤及感染后VEC损伤机制方面的研究新进展,并提出转化应用的可能性.
简介:背景:研究表明,移植的胚胎肝前体细胞在受体内大量增殖及长期存活困难,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介导的肝星状细胞联合移植有望解决这一科学难题。目的:观察TGF-β1介导的小鼠肝星状细胞与小鼠胚胎肝前体细胞联合移植对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①建立慢病毒介导的稳定过表达TGF-β1基因的小鼠肝星状细胞株,通过细胞免疫荧光、qRT-PCR、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肝星状细胞转染目的基因情况;②体外培养小鼠胚胎肝前体细胞株mHPCs-E14.5并以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③通过CCl4腹腔注射联合2/3肝切除构建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然后进行mHPCs-E14.5单独移植(mHPCs-E14.5移植组),mHPCs-E14.5与mHSCs-pHBLV-CMVIE-TGF-β1联合移植(过表达TGF-β1联合移植组),mHPCs-E14.5与mHSCs-pHBLV-CMVIE-GFP联合移植(对照联合移植组);④在肝切除后14d,共聚焦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小鼠脾实质内ALB、CK19、a-SMA阳性表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移酶、谷草转移酶活性。结果与结论:①成功建立稳定过表达TGF-β1基因的小鼠肝星状细胞株,与空载对照组相比,慢病毒mHSCs-pHBLV-CMVIE-TGF-β1组目的基因TGF-β1、α-SMA表达明显增高(P<0.01);②mHPCs-E14.5细胞株大量表达AFP,微弱表达ALB和CK19,提示该细胞株为胚胎肝前体细胞;③mHPCs-E14.5移植组脾实质内存在少量CK19阳性细胞和ALB阳性细胞;对照联合移植组脾实质内存在少量CK19阳性细胞、α-SMA阳性细胞及较多的ALB阳性细胞,而过表达TGF-β1联合移植组存在大量CK19阳性细胞、α-SMA阳性细胞,少量ALB阳性细胞;④细胞移植后血清谷丙转移酶及谷草转移酶有所下降,过表达TGF-β1联合移植组下降更明显(P<0.05);⑤结果提示,移植的胚胎肝前体细胞在脾实质内定植并分化为肝细胞和胆管细胞,TGF-β1信号介导的肝星
简介:目的研究虫草肾茶胶囊对培养在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HMC)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防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虫草肾茶胶囊及福辛普利药物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经体外培养的HMC在各种处理因素的作用下上清液中TGF-β1、纤维连接蛋白和层粘连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以福辛普利为对照。结果高糖能明显促进HMC分泌TGF-β1、纤维连接蛋白和层粘连蛋白(P〈0.05或P〈0.01)。而虫草肾茶胶囊能抑制HMC分泌TGF-β1、纤维连接蛋白和层粘连蛋白,并呈一定量效关系(P〈0.05或P〈0.01),且某些方面明显优于福辛普利。结论高糖可促进HMCTGF-β1及ECM分泌,虫草肾茶胶囊能明显抑制高糖条件下HMC分泌TGF-β1及ECM,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简介:为探讨补脾肾活血升阳除湿法组方加味升阳益胃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对72只大鼠采用尾静脉二次注射阿霉素法建立模型。实验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中药低剂量组及中药高剂量组。观察实验大鼠治疗前后一般状态;将肾组织病理切片进行HE、Masson染色,观察治疗前后病理改变及肾间质病变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8周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大鼠尿蛋白下降明显,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中药高剂量组的肾小管间质损害评分下降明显(P〈0.05),中药低、高剂量组及苯那普利组肾间质中α-SMA过度表达减少,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肾小管间质α-SMA的表达水平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加味升阳益胃汤能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排泄量,能下调肾小管间质α-SMA表达,从而抵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来减轻肾小管间质损害。
简介:重症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CN)是一种罕见的骨髓衰竭性疾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明显减少,具有强烈的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转化的风险,目前发现与SCN相关的异常基因有14种,ELANE是SCN最常见的致病基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有CSF3R突变,可导致SCN转化为AML。深入研究SCN/AML转化机制有助于该疾病诊治。本文就SCN患者的遗传学及表型多样性,G-CSF对SCN的治疗作用及风险,SCN患者集落刺激因子3受体(CSF3R)突变影响G-CSF信号传导,CSF3R突变是SCN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重要因素和了解SCN/AML转化机制有助于疾病诊治等问题作一综述。
简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是恶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其复发和难治常常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手术、放疗、化疗和姑息治疗等作为传统的抗肿瘤治疗模式,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每年仍然有大量患者因肿瘤不治而死亡.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尤其是表达CD20的成熟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在利妥昔单抗问世之后,其治愈率有了大幅度的上升,然而仍然有近20%-40%患者因复发和难治而去世.近5年来,随着可特异性识别B细胞表面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的T细胞(CAR-T)的发展,尤其是CD19CAR-T细胞免疫治疗在针对复发和难治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CAR-T细胞免疫治疗便逐渐受到广大研究者和临床学家的重视,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多家医疗机构纷纷注册和开展了针对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临床试验.本文就CD19CAR-T细胞在治疗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过程中的发展历史,在前进行中的主要的临床试验和已经证实的主要潜在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简介:背景:髓核间充质干细胞(nucleuspulposusmesenchymalstemcells,NPSCs)在椎间盘损伤退变修复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诱导髓核间充质干细胞向类髓核细胞分化是关键步骤.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骨形态生成蛋白2(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BM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3,TGF-β3)诱导髓核间充质干细胞向类髓核细胞分化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取3月龄大鼠尾椎髓核组织,分离培养髓核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形态学观察、三系分化鉴定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表面抗原.将培养获得的NPSCs分为4组,对照组、20ng/mlTGF-β3组、100ng/mlBMP-2组和20ng/mlTGF-β3+100ng/mlBMP-2组,分别加入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对NPSCs进行诱导培养.采用CCK-8增殖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因子毒性,在诱导第7天、第14天提取mRNA进行实时定量RT-PCR检测各组髓核特异基因Aggrecan、SOX-9、Collagen-2、Krt19的相对表达量;在诱导第14天进行阿利新蓝染色检测细胞外基质的表达量,对比各组染色强度来比较各组NPSCs分化程度.结果:成功从髓核组织分离NPSCs并进行鉴定.原代细胞培养11d后传至P3代,贴壁细胞呈纺锤长梭形,旋窝样生长.CCK-8实验结果显示,加入细胞因子组细胞增殖水平在培养3d后较对照组升高,但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排除由细胞增殖导致的胞外基质增多.RT-PCR结果显示,在诱导第7天时加入细胞因子组髓核特异基因的表达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在第14天时,20ng/mlTGF-β3+100ng/mlBMP-2组髓核特异基因的表达较20ng/mlTGF-β3组和100ng/mlBMP-2组升高(P<0.05).阿利新蓝染色结果显示,20ng/mlTGF-β3+100ng/mlBMP-2组细胞外基质分泌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联合使用TGF-β3和BMP-2能够有效诱导NPSCs向类髓核细胞分化,可为下一步应用NPSCs治疗椎间盘退变打下基础.
简介:目的了解γ干扰素(IFN-γ)对瘢痕疙瘩Fb(KFb)中TGF-β/Smad信号通路的作用,探讨IFN-γ治疗病理性瘢痕的可能机制。方法切取3例患者的瘢痕组织,体外分离培养KFb,实验选用第3-5代细胞。(1)将KFb分为:对照组,加无血清DMEM培养;TGF-β1组,用10ng/mL的TGF-β1单独作用;IFN-γ组,用100ng/mL的IFN-γ单独作用;TGF-1,+IFN-γ组,10ng/mL的TGF-β1与100ng/mL的IFN-γ联合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mRNA、蛋白表达,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与阳性细胞表达情况。(2)另取KFb,用10ng/mL的IFN-γ作用,于作用前及作用后30min和1、2、4、6、8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Smad3和Smad7的mRNA表达,于作用前及作用后1、2、4、6、8h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mad3和Smad7的蛋白表达。(3)另取KFb,根据添加的IFN-γ终浓度不同分为1、10、100ng/mLIFN-γ组,均作用4h;设立未添加IFN-γ的KFb为对照组。同前检测各组Smad3和Smad7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1)IFN-γ组KFbCTGF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为0.017±0.009与1.198±0.004,较对照组(0.024±0.013与1.229±0.011)显著减少(P〈0.05);TGF-β1+IFN-γ组CTGF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为0.634±0.138与1.204±0.010,较TGF-β1组(1.331±0.298与1.727±0.004)显著减少(P〈0.01)。IFN-γ组KFb中,α-SMA阳性细胞荧光强度(0.922±0.059)和α-SMA蛋白表达量(0.3051±0.0031)较对照组(1.055±0.005与0.4513±0.0094)显著减少(P〈0.01);TGF-β1+IFN-γ组-α-SMA阳性KFb荧光强度(1.129±0.004)和α-SNA蛋白表达量(0.6734±0.0098)较TGF-β1组(1.270±0.005与1.3842±0.0024)显著减少(P〈0.01)。(2)10ng/mLIFN-γ作用后第1个时相点,Smad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出现一过性增高,随后降低,mRNA表达量于作用后4h降至最
简介:目的模拟人体内核心蛋白多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接触方式,观察核心蛋白多糖固相拮抗TGF-β1刺激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效果。方法制备成纤维细胞胶原网格(FPCL)体外三维培养模型,将其分为4组。对照组:向FPCL中加入培养液;核心蛋白多糖组:向FPCL中混入终浓度2mg/L的重组人核心蛋白多糖,再加入培养液;TGF-β1组:向FPCL中加入含5μg/LTGF-β1的培养液;TGF-β1+核心蛋白多糖组:向FPCL中混入终浓度2mg/L的重组人核心蛋白多糖,然后加入含5μg/LTGF-β1的培养液。在培养12、24、48、72、96h时观察各组FPCL的收缩情况,并用蛋白质印迹法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FPCL中瘢痕成纤维细胞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培养时相点下,TGF-β1组FPCL收缩比对照组明显增强,核心蛋白多糖组FPCL收缩则比对照组明显减弱。TGF-β1组的PAI—1、α-SMA的蛋白及相应mRNA表达水平(3482±211、4320±272;0.89±0.15、0.56±0.11)显著高于对照组(1764±147、1699±146;0.29±0.06、0.21±0.06,P〈0.01);其余两组相应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核心蛋白多糖混入胶原凝胶,可显著抑制TGF-β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刺激作用,表明在体外核心蛋白多糖具有拮抗TGF-β1的作用。提示皮肤组织损伤后,由于创面机械性缺少核心蛋白多糖,TGF-β1活性上调,可能是瘢痕增生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