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边缘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特征、诊断指标,并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门诊部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2例边缘性角膜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指标,并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42例,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和研究组(60例,采用药物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轻中度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痛、眼红、眼部有异物感和流泪等不适症状,重度患者除常规的不适症状外,角膜还出现水肿和浸润现象。102例患者中共有47例(46.1%)患者检查出风湿三项异常,其中16例(15.7%)患者为血沉阳性,39例(38.2)患者为类风湿因子阳性。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3%)明显高于对照组(59.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三项可为边缘性角膜溃疡疾病诊断提供良好的依据,临床可依据患者发病情况和诊断结果,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将能有效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率。
简介:分析了中心/环绕Retinex算法在阴影消除上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边缘模糊Retinex,用于城市彩色航空影像中的阴影消除。首先利用阴影检测算法,把图像分割为阴影区域和非阴影区域。然后对阴影边缘进行模糊化。并利用中心/环绕Retinex算法,分别处理模糊化后的图像阴影区域和非阴影区域。最后将结果合并,并去模糊。实验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前路结核病灶边缘性切除术治疗重度脊柱结核伴后凸畸形与截瘫的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5月-2005年6月间32例伴有后凸畸形与截瘫的重度胸腰椎结核病人,采用前路结核病灶边缘性切除术,同时用钛网和钢板重建脊柱稳定性,观察术后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截瘫恢复及结核病灶愈合情况。结果:平均随访3.5年,30例患者获访,平均融合时间为6个月。骨性融合率100%。在胸段、胸腰段及腰段后凸畸形分别平均纠正29°、25°及19°,随访时矫正度丢失〈10°:伴截瘫者11例,Frankel神经功能达到E级;本组脊柱结核均治愈。结论:前路结核病灶边缘性切除术治疗重度脊柱结核,可彻底清除病灶,畸形矫正效果好,骨性融合时间短,减压彻底,结核病灶无复发。
简介:目的为了提高芯片封装外观质量检测速度并降低检测成本,基于FPGA开发芯片引脚边缘检测系统。方法根据FPGA并行处理高效率的特点,搭建FPGA+SDRAM高性能硬件处理平台,利用QuartusII软件采用VerilogHDL硬件描述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对芯片引脚进行边缘检测。结果该平台仅使用FPGA少量的逻辑资源实现对芯片引脚进行有效的边缘检测。结论该检测系统提高了工业应用中芯片引脚边缘检测的效率,同时可应用于ARM、DSP芯片封装外观质量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S-LASIK术后边缘无菌性角膜浸润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18-2021年在我院行FS-LASIK术后出现边缘无菌性角膜浸润的患者共3例,分析其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观察其预后。结果:3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角膜灰白色浸润及时给予典必殊眼水2小时/次,可乐必妥2小时/次,每天复查观察病情变化,排除术后感染可能后,加典必殊眼膏。一般用药1周左右稳定。结论:FS-LASIK术后边缘无菌性角膜浸润是FS-LASIK术后罕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一定要及时处理,控制病情。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父母养育方式对比及心理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正常人4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全部资料。比较两组父母养育方式,总结观察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观察组父母教育方式因子如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度保护、过分干涉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保护因素为母亲温暖、理解;危险因素为母亲拒绝、否认、父母是否离异和父母职业等。结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发生主要受到母亲温暖、理解、父亲职业、母亲拒绝、否认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加强心理护理,以改善其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