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intraepithelialneoplasia,VIN)是一种由不典型增生的鳞状细胞构成的外阴癌前病变。近20年来,VIN的发病率从1.1/lO万上升至7/10万,尤其是在35-40岁的女性中发病率不断增加,呈年轻化的趋势[1]。VIN有一定的恶变潜能,据统计,VIN进展为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CC)的几率约为15%~25%[2]。由于VIN和SCC的发病率较低,国内尚无常规的筛查策略。本文就ⅥN的诊断、治疗、发病机制及预后进展等方面综述如下。
简介:目的:研究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宫颈锥切术等的4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运用自身对照法,对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检查效果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术病理检查不符合者27例(61.4%),完全符合者17例(38.6%);在因早期浸润而行宫颈锥切术27例中,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其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的仅11例(39.3%),在宫颈锥切术后,对发现的早期浸润癌行广泛子宫切除术2例(4.5%);因CNⅡ级或Ⅲ及有微小浸润而行全子宫切术9例(20.5%);对行宫颈锥切术的33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保留了生育功能,且在18个月的随访中,未发现有患者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结论: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阴道镜下的多点活检术不能将其取代。是临床值得推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尤其对于具CINⅢ级且想保留生育功能患者。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院924例宫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治疗CIN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术后的病理结果。结果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5.50%,其中14.50%(134/924)LEEP术后病理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程度重,43.83%(405/924)病理程度较阴道镜活检轻。LEEP术后,发现早期浸润癌4例(o.43%);CINⅢ级累腺19例(2.06%)。随诊6~3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LEEP在治疗CIN中具有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简介:目的体内组织重建和生理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特异性抑制剂(TIMPs)保持着动态平衡,不同的TIMP对不同的MMP具有不同的亲和性,本课题旨在研究MMP2、MMP9、TIMP1和TIMP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收集1996年5月~2001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手术切除,并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132例病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果MMP2、MMP9、TIMP1和TIMP2均表达于细胞胞浆内,均随着上皮性卵巢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增强;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且MMP9/TIMP1、MMP2/TIMP2比例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明显增高;相关性分析表明MMP2和TIMP2、MMP9和TIMP1间存在相关性(P<0.0001).结论MMP2、MMP9、TIMP1和TIMP2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演化、侵袭过程关系密切.
简介: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碳酸酐酶Ⅸ(CAⅨ)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50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61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Galectin-3、CAⅨ的表达情况。结果1Galectin-3、CAⅨ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2%和59.0%,明显高于良性及交界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Galectin-3及CAⅨ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患病年龄状况无关(P〉0.05);2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Galectin-3与CAⅨ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2,P〈0.01)。结论Galectin-3、CAⅨ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肿瘤浸润、转移,可能成为指导肿瘤预后的参考指标。
简介: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采用环形电切术(LEEP)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分析在北京市密云县妇幼保健院阴道镜下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且行LEEP术的192例患者,对比分析LEEP和阴道镜活检的病理结果、HPV感染、切缘阳性及预后的有关因素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LEEP术前与阴道镜活检病理符合率108/192(56.25%),CIN级别上升35/192(18.23),CIN级别下降49/192(25.52%);切缘阳性26例,其中CIN21/78(1.28%),CIN323/108(21.30%),宫颈癌早浸2/6(33.33%);192例患者HPV感染180/192(93.75%),对180例患者术后随访中7例病变持续或进展,其中2例切缘阴性,5例切缘阳性均是同HR-HPV持续感染。结论LEEP术后切缘阳性与病变严重程度及病变残留有关,术后同一HR-HPV持续感染应警惕CIN病变持续存在或进展为宫颈浸润癌。
简介: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的特征及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2002年8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科收治的171例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中61例复发病例进行比较.结果171例上皮性卵巢癌中,61例复发,总复发率35.7%.有乳腺癌及其他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症的患者复发率为45.5%,有妇科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患者复发率为100%;Ⅰ、Ⅱ期复发率15.2%,Ⅲ、Ⅳ期复发率48.5%(P<0.05);低分化者复发率47.2%,中高分化者复发率21.1%(P<0.05);行肿瘤细胞减灭术者,在残留灶>2cm者22例中,22例全部复发,复发率54.5%,残留灶≤2cm或肉眼无残留者复发率32.9%(P<0.05);合并盆腔淋巴结剔除术者复发率为36.6%,未行淋巴结剔除术者复发率为39.7%(P>0.05);完成化疗计划者复发率29.6%,未完成化疗计划者复发率49.1%(P<0.05).肿瘤复发与年龄、孕产次、避孕方式、病理类型、腹水情况、原发灶的部位等均无关.61例复发患者中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结合化疗等综合治疗者占39.3%,复发后平均存活时间较未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者明显延长(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的复发多在治疗后3年之内,最常见的复发转移部位为盆腹腔和肺,复发与合并有乳腺癌及妇科其他恶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家族史、临床期别、组织分化、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余灶的大小及术后规范化疗有关.复发患者应进行以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简介:目的通过对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观察以及对术前血清VEGF水平的检测,探讨VEGF与上皮性卵巢肿瘤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方法,对79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包括21例卵巢良性囊腺瘤,12例交界性卵巢肿瘤和46例上皮性卵巢癌)术前血清VEGF水平和术后组织标本中VEGF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①上皮性卵巢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78.26%)显著高于交界性肿瘤(41.67%)和良性囊腺瘤(33.33%)(P<0.01);上皮性卵巢癌中,晚期癌(Ⅲ、Ⅳ期)的VEGF阳性表达率(92.00%)显著高于早期癌(Ⅰ、Ⅱ期)(61.90%)(P<0.01),且强阳性表达率(52.00%)也显著高于早期癌(14.29%)(P<0.05);有腹水组VEGF阳性表达率(87.50%)显著高于无腹水组(57.14%)(P<0.05);②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也明显高于良性囊腺瘤患者和交界性肿瘤患者(P<0.01),卵巢癌中,低分化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高、中分化患者(P<0.01),血清VEGF水平在临床Ⅲ、Ⅳ期患者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有明显腹水者比无腹水者高(P<0.01).结论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增加以及血清VEGF水平的升高与上皮性卵巢癌的恶性度及腹水形成有关.
简介:目的探讨2013年WHO关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二级命名法的临床应用及相关问题。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16、Ki-67蛋白在111例宫颈良性反应性病变(良性病变组)、81例CIN1、39例CIN2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宫颈低级别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二级命名法中,不同级别病变与p16、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p16在良性病变、CIN1和CIN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92%、41.98%和64.10%,良性病变组与CIN1、C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良性病变、CIN1和CIN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43%、32.10%和69.23%,CIN2组与CIN1组、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16和Ki-67蛋白联合检测:在良性病变、CIN1、CIN2组中,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11.71%、9.88%和43.59%,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7.21%、32.10%和20.51%;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20.72%、22.22%和25.64%;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60.36%、35.80%和10.26%。三组中p16阴性着色特点不同,Ki-67的阳性着色特点不同。结论p16蛋白联合Ki-67可以很好地区分低级别和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但其有赖于免疫组化判读标准的严格执行;同一级别不同的染色特点可能代表组织的不同生物学特性,但尚需大量的临床验证。
简介:目的分析宫颈LEEP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门诊接受LEEP治疗CIN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后病理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以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LEEP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占65.5%,术后级别下降者占24%,上升者占10.5%。22例切缘阳性,其中1例为CIN2,20例为CIN3,镜下早期宫颈浸润癌1例。随访的192例中有7例未愈患者,6例CIN3持续存在,1例进展早期浸润宫颈癌,7例中5例切缘阳性,2例切缘阴性,7例均是HPV持续感染。结论LEEP锥切术是诊治CIN的理想手段,但对于术后有病变残留、复发的患者应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与锥切标本的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为CIN2/3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冷刀锥切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在87例CIN2患者中,LEEP锥切术后病理结果:炎症12例,CIN119例,CIN248例,CIN38例,符合率为55.17%(48/87);在95例CIN3患者中,冷刀锥切术后病理结果:炎症10例,CIN211例,CIN368例,宫颈浸润癌6例,符合率为71.58%(68/95)。结论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宫颈活检诊断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必要时术前应进行诊断性锥切。
简介:目的探讨E-选择素的表达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卵巢癌患者(恶性组)和30例卵巢囊肿患者(良性组)中E-选择素蛋白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卵巢癌组中E-选择素表达阳性53例(85.5%),有淋巴转移患者的E-选择素阳性率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E-选择素的表达阳性率逐渐增加。卵巢囊肿组中E-选择素的表达阳性12例(40.0%)。卵巢癌组织E-选择素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囊肿和癌周正常上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免疫组化检测E-选择素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可能成为辅助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