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小儿从出生到建立完好的恒牙列,是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常见的龋、牙齿发育异常、口腔不良习惯等,均会对牙、颌、面的生长产生影响,导致面型异常及各种错牙合畸形。如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采取早期治疗,治疗效果最好,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常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用比较简单的矫治方法和矫治器改正,及早地阻断错牙合畸形的发展,引导牙、颌、面正常发育。开展早期治疗,要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依据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发育的顺序进行诊断和治疗。早期治疗可能只是整个治疗计划的一部分,大多数的患儿常常需要到替牙期后再进行后期常规正畸治疗,所以要把乳牙、混合牙列期的早期治疗作为从乳牙、混合牙列期到恒牙列期的整体正畸治疗过程的一个环节来正确认识。
简介:目的探讨广西南宁民办幼儿园儿童龋活跃性(CA)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于2008年、2009年对南宁市3所民办幼儿园184名3~6岁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和有关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和家庭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新增乳牙龋失补牙面数(dmfs)。采用×z检验、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新增dmfs的影响因素。结果184名受调查幼儿2次调查患龋率分别为57.1%和76.1%.dmfs分别为5.02±7.49和12.05±13.00。受试幼儿园儿童1年之中的患龋率增长,经x: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mfs增长较明显,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次均接受检查的儿童1年中新增dmfs的比例为7.08±8.30。多因素分析显示受试者基线dmfs、睡前进食、牛奶或饮用水加糖是1年中新增dmfs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幼儿CA与受试者龋坏程度、既往龋坏情况、睡前进食、牛奶或饮用水加糖有关,提示幼儿龋病预防工作从这几方面干预的可能性。
简介:本文对53例少年儿童TMJD患者的和咬合状况进行系统检查及确定,分析了各咬合干扰和早接触牙的牙位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并对各种错与干扰之间作了相关分析,为进一步探讨能因素对少年儿童TMJD的作用以及早期正畸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目的通过对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COHRQoL11-14)中文版的验证研究.探讨其在中国适龄人群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国际生存质量评价项目的标准程序,对原版COHRQoL11-14系列问卷11-14岁儿童感知问卷(CPQ11-14)、父母感知问卷(PPQ)和家庭影响问卷(FIS)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改造,建立COHRQoL11-14中文版。使用该系列量表对11-14岁的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调查,考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67对儿童及家长接受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CPQ11-1462份,PPQ和FIS各65份,量表的完成率在89%以上。CPQ11-14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92,条目-量表相关系数为0.49~0.70,ICCs为0.90.分半信度系数为0.85。PPO和FIS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1和0.89,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84和0.83。因子分析显示中文版量表所包含的条目存在预想的逻辑关系。结论COHRQoL11-14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其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性质为其在中国适龄儿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