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介绍一种简单的重建牙槽嵴技术。腭部取骨可以用来即刻重建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取骨区术后反应轻的优点。材料和方法17名患者(男性10人,女性7人),治疗时间1年以上。使用环形钻从上腭穹窿部取核状骨重建美学区域的牙槽嵴。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骨缺损的类型和位置、取骨的大小、是否同时拔牙、是否即刻种植、是否需要软组织瓣覆盖以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结果取骨的平均长度12.5mm(长度范围9~14mm)。平均宽度7.3mm(宽度范围5~9mm)。在11个病例中,采用了拔牙后旋转腭侧带蒂的结缔组织瓣技术。没有患者出现取骨区不适。16名患者成功的完成了单牙的种植修复。讨论骨重建的最佳材料是自体骨,而且应该在取骨简单、术后反应小的部位取骨。使用上腭区核状骨重建牙槽嵴具有以上的全部优点。结论在这篇初步的研究中,介绍了一种新的重建牙槽嵴的技术。“上腭区核状骨”重建牙槽嵴具有取骨简单、有效、取骨区术后反应轻的优点。可以对牙槽嵴的缺损进行三维重建。
简介:目的:检测磨牙冠部中央区釉牙本质交界(dentin-enameljunction,DEJ)和牙本质的极限抗拉强度(ultimatetensilestrength,UTS)及断裂面分析。方法:第三磨牙牙合面分层堆积树脂,沿颊舌方向切割成厚度为1mm的薄片后,用金刚砂车针打磨成截面积大约为1mm×1mm的哑铃型试件。测试磨牙中央区DEJ、牙本质浅层、牙本质中层、牙本质深层垂直和水平向的极限抗拉强度。所有试件断口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牙本质不同层面的UTS呈各向异性,由牙本质浅层至牙本质深层UTS递减(P〈0.05),釉牙本质交界区域和牙本质中层的UTS无统计学差异(P〉0.05);断口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管周牙本质、管间牙本质显示不在同一平面的断裂形式,牙本质和牙釉质断裂过程中裂纹进展方向改变,大多数DEJ试件的裂纹常发生在牙釉质侧。结论:磨牙冠部牙本质抵抗水平向断裂的能力强,DEJ对釉质裂纹的扩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简介:根管闭锁(pulpcanalobliteration,PCO)是牙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于青少年,多见于年轻恒牙。PCO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外伤后受损的牙髓出现血管再生和(或)神经再生的结果,也可能是由于外伤本身或者复位固定外伤牙后牙髓血液流量的改变导致。对于牙外伤后出现PCO的患牙,一些学者认为根管治疗不仅可以避免出现根尖周炎症,而且有利于患牙的美容修复。大多数学者则认为可对患牙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只有伴有PCO的外伤牙出现牙髓坏死或者发展为根尖周炎时才考虑根管治疗,而且根管治疗对PCO的患牙是一项挑战,在技术上是复杂的。总之,为了及时检测到PCO的发生,对外伤牙定期随访和密切观察是十分必要的。
简介:目的单组分粘接剂越来越广泛地在树脂及银汞合金充填时用作粘接剂和封闭剂,具备抗菌性能对其更为重要。本文采用直接接触法(DCT)和琼脂扩散法(ADT)对单组分粘接剂聚合后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法对6种单组分粘接剂(Bond-1、OptiBondSolo,One-Step、Gluma、Prime&BondNT和Synergy)的各4个样本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检测。DCT法中,材料放置在96孑L板侧壁上固化。涂布10μl变形链球菌悬液后在37℃放置1小时。加入培养基,放人可控温酶标仪内。ADT法:将样本放入琼脂平皿上打好的小孔内,培育72小时后测量抑菌环直径。结果DCT法中所有粘接剂均显示出抗菌性,所有样本表明均无活菌生存。样本在磷酸缓冲液内放置24小时后仍然具有抗菌性。放置7天后,则失去抗菌能力。ADT法中所有样本均没有形成抑菌环。结论在DCT法体外实验中,单组分粘接剂聚合后至少24小时内具有抗菌特性。
简介:瓷贴面修复体要比冠或高嵌体等其他修复体薄得多。在03~15mm的范围内,临床医师很难进行理想的基牙预备,同时口腔技师也很难随心所欲地制作出理想的形态。对于预备的牙来说,保留牙釉质的优点和不伤害原则提示尽可能少地去除牙体组织有利于保持基牙的健康,维持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维护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在临床医师为了达到美观效果所需进行的牙体预备和牙科的微创原则之间必须有一个平衡。在瓷贴面修复的时候,瓷层可能存在的厚薄差异,将会造成一系列美学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很难在粘结时纠正,患者还是会很清晰地看出这些问题。这里我们列出一些临床病例来说明这类问题。
简介:目的通过对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上颌后牙区的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片(CBCT)分析,探讨上颌颊腭向骨质在不同种植植入角度下的厚度,为临床微种植钉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0例Ⅱ类矢状骨面型青少年患者,依照垂直骨面型分为低角、均角和高角三组,进行CBCT扫描和三维重建.分别测量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根间区牙槽嵴顶到上颌窦底的高度,并分别测量距离牙槽嵴顶4mm处,与相邻牙长轴成90°、60°、45°和30°四个颊侧植入角度的骨质厚度.结果(1)不同垂直骨面型间,上颌窦底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6,P<0.05,低角型最大,高角型最小);(2)不同垂直骨面型组在相同的植入角度下,骨质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低角型与高角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角型组大于高角型组(P<0.05);(3)同一垂直骨面型组在不同植入角度下,骨质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45°、30°植入角和90°、60°植入角度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组、60°组大于45°组、30°组(P<0.05).结论相同植入条件下,Ⅱ类矢状骨面型高角型青少年患者较低角型穿通上颌窦的风险更大.
简介:目的:对套筒冠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治疗后基牙的牙周情况进行追踪观察。方法:对15例牙周病患者行缓冲型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牙齿松动度、牙周组织炎症、龈附着水平、牙周袋深度、牙槽骨边缘骨高度、牙周膜宽度和硬骨板的丧失、龋患、基托下组织炎症和颞下颌关节、咀嚼肌适应情况变化。并通过随访问答形式了解患者的主观感觉。结果:对15例牙周病患者进行了缓冲型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共制作套筒冠义齿17件,基牙共计73颗,追踪观察时间1-3年。患牙经修复治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牙周袋逐渐消失,牙齿松动度逐渐变小,有根分叉病变的牙齿有新的附着形成,X线片显示基牙的牙周膜和骨硬板清晰完整,牙槽骨边缘高度未再见降低,骨密度明显增加,除个别牙齿有牙龈缘的轻微炎症和萎缩外,所有修复体均应用良好。随访问答结果显示,患者对套筒冠义齿修复的效果是满意的。结论:套筒冠义齿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疗效显著、肯定。
简介:目的探讨牙槽骨缺损修复后不同时机进行牙齿移动的时机。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和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完成。选择40只大白兔,建立一侧下颌牙槽骨缺损模型,植入骨粉,置Bio-Gide膜,另一侧正常拔牙对照。分别于术后1周和1、2、3个月牵引两侧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加力1个月后,取实验侧和对照侧下颌骨组织块,电子游标卡尺测量下颌第二磨牙与第三磨牙之间的距离;组织块制作石蜡切片,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选取第二磨牙牙根根中1/3处牙周膜,每个部位随机选择3个视野计数破骨细胞数目总和。1周组、1个月组、2个月组、3个月组的实验侧与对照侧的下颌第二磨牙移动距离、同一时间点压力区的破骨细胞数均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1周组、1个月组实验侧下颌第二磨牙移动距离小于对照侧,压力区破骨细胞少于对照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个月组、3个月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牙槽骨缺损修复2个月后适合进行正畸牙移动。